人工智能产业现状及趋势

据预测,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1190亿人民币,未来10年,人工智能将会是一个200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非常巨大。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将催生新的技术、产品、产业、业态、模式,从而引发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提升。可以说,人工智能将是众多智能产业发展的突破点。
      通过对人工智能产业分布进行梳理,可以绘制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图,主要分为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三个层次。

    衍生业态主要有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能金融、智能教育、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物流等细分行业。


    关联业态主要有软件产品开发、信息技术咨询、电子信息材料、信息系统集成、互联网信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电子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等。

    核心业态主要可分为智能基础设施、智能信息及数据、智能技术服务、智能产品等方面。


人工智能标准化现状

人工智能是一个多维度、多角度的技术。随着人工智能与传统行业的融合逐步加深,智能驾驶、语音和图像识别等诸多领域都取得重大突破。不过,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人工智能标准化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却已影响到技术应用和产业链条打造,成为行业痛点。近年来,国际标准化组织、国外标准化组织、以及国内标准化组织都在研究人工智能问题,并进行相关技术的标准化工作。
  • ISO/IEC JTC 1: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已有 20 多年的历史。前期,在人工智能词汇、人机交互、生物特征识别、计算机图像处理等关键领域,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传感网等人工智能技术支撑领域,ISO/IEC JTC 1 均已开展了相关标准化工作。
  • ISO:主要在工业机器人、智能金融、智能驾驶方面开展了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
  • IEC:主要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开展了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
  • ITU:从 2016 年开始开展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
  • IEEE:主要聚焦人工智能领域伦理道德标准的研究。
  • NIST:在人工智能数据采集分析工具、未来专家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集体生产质量控制、高通量材料发现和优化应用的机器学习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在研或发布相关的标准。
  • 其它:ETSI在人工智能标准化方面重点关注认知技术,并将人工智能纳入 ETSI 技术路线图。
  • SAC/TC 28:对口 ISO/IEC JTC 1 工作,人工智能方面主要在术语词汇、人机交互、生物特征识别、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开展了标准化工作。
  • SAC/TC 159:下设 SC 2 机器人装备分技术委员会工作范围主要涉及工业机器人整机、系统接口、零部件、控制器等领域。
  • SAC/TC 242:主要围绕音视频、智慧家庭医疗健康产品开展相关标准化研究。
  • SAC/TC 260:在生物特征识别、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了相关安全标准化研究工作。
  • SAC/TC 268:主要在智能交通领域开展了标准化工作。

人工智能标准需求分析

  • 需求1界定人工智能需要研究的范围
  • 需求2描述人工智能系统的框架
  • 需求3评价人工智能系统的智能等级
  • 需求4促进人工智能系统的互操作性
  •   
  • 需求5进行人工智能产品的评估
  • 需求6对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
  • 需求7确保安全及伦理道德
  • 需求8针对行业应用特点的标准化
  •   

我国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解读

  • 工信部:加快建立人工智能标准、测评、知识产权等服务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将人工智能作为推动智能制造的重要抓手,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务实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一是加强产业发展布局。二是推动产业核心技术攻关。三是促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全文

  • 中国人工智能国家政策及解读(一)

    人工智能自2016年起进入国家战略地位,相关政策进入爆发期,今天我们首先来为大家简单梳理下近几年来人工智能在顶层设计方面的各种相关政策,随后我们将对政策在各行各业的影响以及相关细分政策进行梳理。>>全文

  • 中国人工智能国家政策及解读(二)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引》是基于《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的权威技术读本,对工控安全形势、政策、防护技术与实践等做出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系统地提出了具体可行的防护策略、实施建议和解决方案,为工业企业开展工控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