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非一蹴而就 需要构建完善的产业链
2011-03-24
作者: 汇文 收编
来源:中关村在线
谁也不可否认,云计算将是继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IT产业革命,将引领未来5到10年新技术的发展,将给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深刻的变革。据美国国际数据公司(IDG)预测,到2012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420亿美元。
面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政府相当重视云计算所带来的机会。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已先后推出了物联网和云计算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其中,上海发布3年规划投资31亿推进13个项目;北京则启动祥云计划,力争建立世界级的云计算基地,在2015年使云计算的三类典型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及软件服务形成500亿元产业规模,并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2000亿元产值。可以说,当前国际和国内的大环境为云计算的发展打开了行业发展空间。
谈到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时,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国内的云计算市场前景极为乐观。世纪互联云计算事业部副总经理许广彬指出,中国的互联网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而国内的用户对于云计算产品也表现出很强的兴趣与需求,并且在实际使用中反响积极。
IDC中国计算机系统研究部高级分析师周震刚则指出,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中小企业,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而言,自己投资建立数据中心的投资回报率较低,并且很难与业务的快速成长匹配。“而云计算的租用模式刚好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了合适的解决方案。中国市场上最终用户对于云计算的需求将成为其在未来几年中高速发展的基石。”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有鉴于云计算涉及到服务器、存储、网络、安全等技术以及不同的应用模式等,需要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机构和厂商一起同心协力,才能把云计算这块“蛋糕”真正做大。
为此,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积极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同时在产业规范和标准方面进行正面和积极的引导。两部委在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五个城市的试点示范工作主要包括:推动国内信息服务骨干企业针对政府、大中小企业和个人等不同用户需求,积极探索各类云计算服务模式;加强海量数据管理技术等云计算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组建全国性云计算产业联盟。两部委还明确,将加强云计算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和有关安全管理规范的研究制定,着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可以说,中国在政策层面上已经为云计算的发展铺好了道路。
在技术层面或者说产业链层面,在国内外厂商的共同努力和探索下,近年来围绕着云计算概念展开的产业链逐渐成形。云计算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能够实现虚拟化、自动负载平衡、随需应变的软硬件平台,在这一领域的提供商主要是传统上领先的软硬件生产商,领军企业包括IBM、英特尔、思科、微软等,国内的相应的公司包括华为、中兴、联想、浪潮等。
以英特尔为例,作为以推动新一代云计算数据中心发展为宗旨的公司,英特尔积极致力于打造“端到端的平衡的云”。在英特尔看来,数据中心是一种拥有完善的设备(包括高速互联网接入带宽、高性能局域网络、安全可靠的机房环境等)、专业化的管理、完善的应用级服务的服务平台,是云计算的核心地带。
为此,英特尔致力于打造端到端的云计算解决方案,而其云计算布局可分为四大方向——1、数据中心的优化,英特尔为世界上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提供优化技术;2、打造基于开放标准的数据中心,构建未来的系统架构,打造可扩展性最好、最高效的云数据中心;3、推出英特尔云构建计划,通过开发者项目、最佳实践和研究工作,促进云计算开发和部署;4、提供适应云计算的平衡的客户端技术。
与此同时,英特尔参与了一个由70多家全球领先企业联合组成的“开放式数据中心联盟”,联盟成员包括宝马、中国人寿、德意志银行等重量级企业,而非OEM合作伙伴。这体现了英特尔关注最终用户的风格,以便从用户处了解对软硬件方面的需求,以便开发更加开放、更具互操作性的云计算和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英特尔还呼吁产业链更应该看到,未来在云计算客户端领域更加需要创新,使最终用户通过富客户端云软件获得无缝的体验,富客户端和富云软件能提供更好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