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设计应用 > Android环境下国产手机的生存法则
Android环境下国产手机的生存法则
王斌
摘要: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手机行业的竞争问题。越来越体会到手机行业竞争模式已经从单一的产品之争,转向生态系统之争。无论是苹果的强大,还是Google android的风靡,还是诺基亚symbian的衰落,微软着急与诺基亚合作打造windows phone7都印证了这一点。
关键词: 国产手机 行业竞争
Abstract:
Key words :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手机行业的竞争问题。越来越体会到手机行业竞争模式已经从单一的产品之争,转向生态系统之争。无论是苹果的强大,还是Google android的风靡,还是诺基亚symbian的衰落,微软着急与诺基亚合作打造windows phone7都印证了这一点。

很多人认为在这场生态系统之争里,国产手机将加速衰败,因为MTK让大多数国产手机如同吸食鸦片一样早已经没有任何能力投入到Android智能机研发。但是一组数据却让我们看到国产手机的希望,华为刚刚宣布其天翼C8500智能手机销量突破百万部,这是首款国内销量破百万的Android智能机。

华为终端莫非在构建自己的ecosystem?

华为将自己获得如此成就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把握运营商需求;二方面,全球化和区域化优势;三方面公司内部和产业链协作。的确,华为得益于其在通信设备上的优势,与运营商之间关系紧密,拥有全球优势,这些都是其他国产手机企业无法比拟的。

但是在我看来华为终端之所以在国产手机整体低迷的环境下,在Android手机市场获得如此好的成绩,得益于华为在Android生态系统之中,又构建了以自己为核心的ecosystem(生态系统),让华为终端成为平台提供商,可以调动更多的资源参与市场竞争。

华为终端CEO万飚在讲话中提到了“端管云”战略,这个战略仔细分析就是开放平台,就是构建以“端”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具体来讲,“管”是华为通信设备,基础设施,华为通过打通部门之间壁垒,让“管道”发挥作用,优化手机端、移动宽带、融合终端的上网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

而“云”则更体现了华为终端的开放平台理念。一方面,让产业链、软件开发者都加入到华为终端这个平台中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比如,与腾讯深度合作的第一款内置QQ Service服务的HiQQ智能手机,就整合了腾讯十多款有竞争力的手机应用,让用户体验到“统一通信”的便捷。另一方面,通过与运营商的紧密合作,让运营商可以方便的对用户终端进行系统配置、故障排查和业务管理,帮助运营商节约用户管理成本,增强用户黏性。

在“端”上,华为终端更是依托强大的研发能力,在普及型智能手机市场牢牢站稳脚跟。而对于未来的发展,华为终端CEO万飚表示会加大整体智能手机投资,特别是精品和旗舰智能手机的投资,产品线将涵盖从旗舰、精品到普及的全系列智能手机。

总之,华为终端的成绩主要来自于他将自己定位在了“平台提供者”角色,并且与产业链一起为用户提供服务,同时并未受制于Android手机的同质化。

本土手机企业应对竞争的三要素

从华为终端的“端管云”战略也让我们看到,“开放平台”并非互联网公司的专利,打造ecosystem也并非ios\andorid\symbian\windowsphone7这些操作系统提供商的专利,任何企业都可以构建自己的ecosystem,可大可小,关键在于整合自身优势。

但是国产手机企业要想打造以自己为核心的ecosystem,必须要具备三方面条件:一、技术实力;二、资金实力;三、做产品的心态。这三方面的条件缺一不可。

先谈技术实力。当前所有的国产手机企业几乎都在宣称自己在做Android手机,但是真的可以大规模商用,并获得用户好评的,也只有寥寥几家。原因在于MTK时代多数国产手机完全放弃了研发,在需要技术的智能机时代,已经无能力做好产品,都在等待成熟的“公版”Android方案。而华为、中兴等以技术著称的企业则有把握Android机会的能力。

在资金方面,很多国产手机企业基本都濒临亏损,完全没有钱去做研发,也不舍得花高价钱招募技术人才,导致企业发展完全为了“保命”,为了节省成本提高产品上市周期不得不走“山寨”知名品牌热门机型外观,使用turn-key模式而非自主研发。这样做的结果是恶性循环。而做产品的心态也就完全为了赚钱,无长远战略规划,更无心思考如何在“ecosystem”之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可以预见的是,像华为终端这样“觉醒”的国产手机企业会成为智能机时代与外资品牌抗衡的主要选手,而其他手机企业将很难有作为,亏损、关门的企业也会不断涌现。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