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韩强敌环伺,台触控面板优势仍在?
2011-04-11
日本强震后,核电拱手让出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太阳能市场近期不断升温。然而,日前全球知名的太阳能产业研究机构Solarbuzz 发布的研究报告则可能导致市场出现戏剧性降温。据Solarbuzz最新年度太阳能市场报告预估,未来五年太阳能组件的出厂价格将会较2010年水准再下降37%-50%幅度。
触控技术应用火势迅速蔓延,从小尺寸智慧型手机朝中大尺寸应用扩展,特别是10-12寸上下的平板电脑及触控笔记型电脑等新产品,在各大品牌推动下,势头锐不可挡。虽然目前台湾触控面板业不论在电容式触控或电阻式触控技术领域,都居领先地位,相关厂商今年也都祭出积极的筹资扩产与垂直整合计划,希望保持领先。不过,来自韩国如ELK、Melfas、Digitech Systems触控业务竞争后劲不如小觑,近来更传出,连中国触控表面玻璃龙头蓝思旺可能也有意朝触控面板切入,在强敌环伺下,台湾触控面板厂商的优势地位是否将面临挑战,值得观察。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拓墣产业研究所较早的统计调查资料,过去全球触控关键技术多掌握在日本厂商手中,2001年全球触控面板技术龙头曾是日本写真印刷,当时全球出货量市占率高达28%,当时松下电子部门全球触控面板市占率亦曾达24%,包括Gunze郡是、SMK、富士通在全球触控市场份额亦都名列前矛。
不过,随着触控技术逐步转移到台湾、韩国,接着又西进中国大陆,从2008年到2009年,全球触控面板产业的版图已经彻底洗牌。日本写真印刷市占率大幅降低,台湾的洋华(3622)、介面(3584)、TPK宸鸿(3673)、时纬,以及中国大陆的华意电路(中华意立企业集团)、Truly信利、南京华睿川、深圳深越等快速崛起,并纷纷挤进全球触控前10强。
2010年,由于苹果Apple的iPhone、iPad先后掀起触控智慧型手机、触控平板电脑应用狂潮,不仅使触控面板市场更为茁壮,也推动触控面板市场再次洗牌。台湾厂商因抓紧了Apple订单,在这波版图重划中,包括TPK宸鸿、胜华(2384)、奇美电(3481)均以玻璃式电容触控面板技术在触控面板领域站上重要地位。而友达(2409)旗下达虹(8056),彩晶(6116)夥伴和鑫(3049),以及华映(2475)等初期虽仅以供应触控感测器为主,但亦逐渐凝聚实力。
至于洋华、介面等原先以电阻式触控面板取得优势的厂商,在2010年终于加快脚步朝电容式触控面板发展,惟碍于玻璃制成技术、专利、良率等障碍,都以薄膜型电容式触控面板。若与2010年初时的荣景相较,现阶段不论就产能、出货量或营收表现,市占率已削减。
为了巩固并持续扩张优势地位,台厂2011年都持续推动相当积极的触控面板产能扩充及强化垂直整合的计划。例如TFT-LCD面板大厂友达、奇美电、华映、彩晶,分别从触控感测器到触控面板模组,都有大规模扩充,惟因总体玻璃、模组产能都很惊人,实际能供应的触控面板数量到底多少,难以细算。关键反而在于业务接单能力。但若以10%营收比重为计算基础,奇美电每月触控面板营业额可达30-40亿元,显示TFT液晶面板大厂的切入,已拉开一、二线触控竞争门槛的距离。
专业触控面板厂商方面,TPK宸鸿目前单月营收高达100亿元水准,胜华营收也有70-80亿元规模,若以营业额来看,已站稳领导地位。TPK宸鸿预估到2011年第二季,小尺寸(以3.5寸计)玻璃式触控面板产能将达1400万片/月,中尺寸(以10寸计)玻璃式触控面板产能将达600万片/月,薄膜式触控面板产能亦将达300万片/月。同时今年还将投注巨资进行触控感测器与表面玻璃产能扩充,希望建立更完整的触控产品供货能力。
胜华到2011年第二季底前,小尺寸触控面板产能亦将达1000万片/月,中尺寸触控面板产能将达570万片/月。在产能规模上亦不落人后,同时每次触控扩产也都从ITO玻璃、触控感测器到触控模组同步进行,维持相当高的整合自制比率。接下来更将朝OLED技术发展,为新世代显示技术布局。
曾经以电阻式触控面板成为全球触控龙头的洋华,如今虽然风华不再,但单月营收仍有10-12亿元上下,预估到2011年第二季底,小尺寸触控面板产能将达1500万片/月,中尺寸触控面板产能估达300K/月。公司接下来的扩产目标是小尺寸触控产能要达2000万片/月,中尺寸达500K/月,以产能数量来看,在电阻式触控面板的地位仍大致领先。
而积极转型到电容式触控市场的介面,目前触控总产能约600万片/月,若加上已投产的湖南长沙新厂,到2011年下半年,触控面板总产能就会达到1200万片/月,惟目前单月营收约仅约5亿元。
若将电容式(包含玻璃型与薄膜型)和电阻式技术统合比较,介面、洋华与一线竞争对手的差距已经拉开。此外,洋华、介面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系以薄膜型技术为主,但现阶段ITO薄膜关键技术仍由日本厂商主导,因此在关键材料自主性亦较弱。
整体来说,尽管目前台湾触控面板厂商不论是在电容式或电阻式触控面板的技术和产能方面,都大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然而,来自韩系厂商与中国大陆厂商的竞争势力,也不容小觑。
目前韩国台面上几家主要的触控面板厂商,都以薄膜型电容触控技术为主,包括ELK、Melfas、Digitech Systems。由于这些厂商多具备关键材料in-house产能,如Digitech Systems可自制表面玻璃cover glass和ITO film薄膜,Melfas是全球主要触控晶片制造商之一,因此,在成本、良率和技术掌握度方面都有相对优势,2011年营收预期都将有显著成长,是台湾触控面板厂商当前重要竞争对手。
至于中国大陆触控面板厂商,虽然暂时仍以电阻式触控技术为主,主要大厂包括意力 (ECW EELY)、信利(Truly)等等,另外京东方、天马等液晶面板厂也有开发。近期甚至还传出,在触控表面玻璃(因Apple供应链之故)已取得领导地位的精密玻璃大厂蓝思旺,可能亦有意朝触控面板发展,为中国大陆触控面板产业发展又增添一些想像。
虽然一般认为,中国触控面板厂商的技术,短期内还不易打入欧美国际品牌大厂的供应炼,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大厂投入触控领域,加上中国大陆拥有庞大消费市场作为后盾支撑(白牌、山寨、本土电子品牌),未来中国大陆的触控面板产业的发展后劲,仍必须谨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