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记忆电阻器上榜
2008-12-30
作者:来源:科技日报
由科技日报社组织,部分院士、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及本报读者参与评选的“2008年国际十大" title="十大">十大科技新闻”今天揭晓。
2008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是(按事件公布时间排序):
一、器官移植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血管修复中心科学家1月13日在《自然—医学》杂志在线版发表论文称,他们通过给“脱细胞化”处理后的动物尸体心脏注入活细胞,成功地使这些心脏恢复了跳动。这是器官移植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也是人类首次在生物体外用组织培养出完整器官。
由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则利用部分由成人干细胞培养的气管,于6月12日成功为30岁西班牙女患者实施了器官移植,术后反应良好。这是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移植用患者自身干细胞再造器官的病例,证实了成人干细胞与经过重新改造的生物材料结合,能够用来定制人体器官,治疗以往难以治愈的顽症。
二、首次人工构建完整基因组
美国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科学家1月24日在《科学》杂志在线版刊登文章称,他们通过合成生殖支原体细菌JCVI—1.0中的58.297万个碱基对,成功制造出生殖支原体的完整基因组,创造了目前世界最大" title="最大">最大的人工合成DNA组织,成为合成基因组学的又一大突破。该成果使人类以化学方法制造DNA片段成为可能,并为合成与复制DNA的技术提供了新方法。
三、电路世界存在第四种基本元件
美国惠普公司实验室研究人员在5月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宣称电路世界中存在第四种基本元件———记忆电阻器,并成功设计出世界首个能工作的忆阻器原型。这种元件即使在被关闭的情况下仍然具备记忆自身历史的功能。这项重大发现将对电子科学的发展历程" title="发展历程">发展历程产生重大影响。
四、“凤凰”号确认火星有水
7月31日,“凤凰”号火星探测器项目小组宣布,“凤凰”号在加热火星土壤样本时鉴别出有水蒸气产生,从而确认火星上有水存在。除发掘到水冰外,“凤凰”号还探测到了碳酸钙和某种黏土的层状颗粒,并发现了高氯酸盐。这些成果将帮助专家进一步推断火星现在或者以前是否有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
五、受活脑组织控制的机器人问世
英国雷丁大学科学家8月13日展示了他们研制的全球首个受活脑组织控制的生物化机器人米特·戈登,其原始大脑灰质由人工培育的30万个老鼠神经元聚合而成。这项实验科研和医学意义深远,目的是探索天然智能和人工智能之间逐渐趋于模糊的界限,揭示人脑奥秘,可能有助于找到对抗神经退化性疾病(包括早老性痴呆症" title="痴呆症">痴呆症和帕金森症等)的有效治疗方法。
六、发现新的三夸克粒子
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9月初宣布,在对撞实验中发现一种新型粒子———欧米伽b重子,这是迄今为止物理学界发现的质量最大的重子。该粒子与常见的由第一类夸克(上、下夸克)组成的质子和中子不同,由2个奇异夸克和1个底夸克组成,这是人类首次发现由后两类夸克混合组成的重子,从而证实了夸克模型的成功。这一成果对于逐步认识夸克组成物质的全貌,了解凝聚和分离夸克的亚原子力,以及完善重子周期表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七、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启用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9月10日启动,将第一束质子束流注入长达27公里的对撞机隧道,并贯穿了整个对撞机。虽然随后的实验进程因机械故障而暂停,但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启用具有里程碑意义,可望创造出与宇宙大爆炸之后万亿分之一秒时的状态相类似的条件,为研究宇宙起源和各种基本粒子特性提供强有力的手段。
八、中国航天员实现太空漫步
9月25日21时10分04秒,发射神舟七号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成功,搭载3名中国航天员的飞船腾空而起。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自行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九、物质第五态研究获突破性进展
德国美因茨大学科学家10月19日在《自然—物理学》在线版发表论文宣称,他们对物质第五态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发出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成功观察到“玻色—爱因斯坦冷凝物”中单个原子的空间分布,竖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这一成果将加深对物质第五态的了解。
十、看到系外行星“真面目”
美国天文学家11月13日发表一组太阳系外" title="太阳系外">太阳系外4颗新发现行星的照片,这是人类首次直接拍摄到太阳系外行星照片,从而在弄清太阳系以外是否存在类地行星,以及其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