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gBee技术实用开发参考指南
2011-06-24
作者:致远电子
来源:来源:电子技术应用2011年第4期
1 概述
ZigBee技术发展了很多年,这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变迁,国际间的技术推广、技术本身透过厂商产品的不同设计,以及最终用户根据应用需求对产品的特定需求,都在塑造着ZigBee技术的实用化形式,可以说ZigBee技术的发展,本身就是国际组织、各个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嵌入式系统设计厂商以及无数的客户共同参与绘制的一幅图画。
本文站在ZigBee技术应用的第一线,关注ZigBee无线通讯系统设计中,用户最为关心的一些因素。之所以关注这些因素,一方面用户可以将本文看做应用ZigBee无线技术参考指南,另一方面又可以从中窥探到,用户需求对于ZigBee这项技术发展,特别是产品形式,起到的一个塑造力。
2 应用中的问题
笔者在ZigBee模块研发与应用中碰到不少的客户,咨询同样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汇总起来,不难看出,设计一个2.4 GHz无线通信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1 模块能传多远,能否满足我的设计需要
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在标准流程的无线系统设计过程中,现场勘查与信道评估是项目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无线通信系统没有了信号线,空间成为了信道,我们知道不同材料的传播速度不一样,复杂的空间物体布局,便像一个材质混杂的导线,不了解现场情况,你没办法说从发射到接收之间信号衰减了多少,更无法评估无线信号传播距离。因此,信道评估应该在前期做好勘查,并让设计人员参与其中,做好勘查记录。
得到现场的资料之后,要知道ZigBee模块是否能达到要求,我们还需要知道一些关于无线信号传输的一些基本知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无线信号衰减曲线
如图 1所示,信号在自由空间按照指数形式衰减,离发射源最近的1 m内,通常会有40 dB的信号衰减,1 m~10 m又有20 dB的衰减,也就是说到达10 m,即使空间中没有任何障碍物,输出功率也会由源的0 dBm(1 mW),下降到-60 dBm(1 μW),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2)障碍物衰减
除去自由空间,现场往往还有障碍物,不同材质的障碍物对于2.4 GHz无线信号的衰减有一些经验参数,如表2所示。
(3)链路预算
链路预算为发送功率和接收灵敏度的绝对值之和,它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射频芯片的总体收发性能。
以ZM2410模块为例,接收灵敏度-97 dB,发送功率6 dBm(5 mW),6+|-97|=103,ZICM2410芯片的链路预算为 8+|-98|=106 dB,从芯片到模块,损耗了3 dB。
对于ZM2410模块103 dBm的链路预算,根据表 1和表2的数据可知,在1 m之外,只剩下63 dB的链路预算,从而能估算出还可以穿透3~6堵钢筋混凝土墙。
2.2 对等网还是主从式网络
在ZigBee应用当中,组网是一个需要仔细考量的问题,用户需要考虑实际通信需求,一般来说,对等网也称MESH网络,即任何节点都可以向其他节点发送数据,每个节点都会帮助其他节点转发数据,应用简单,冗余性强,适合大多数应用。而对于实时性要求严格,且对于路由有特殊需求的客户,则应当使用主从式网络,区分出主机和从机来,由主机发起通信,从机只做应答,采用轮询的方式进行交互,这样的实时性是最好的。
对于主从式网络与对等网络,可以参照现有的传媒模式来做个对比,主从式网络好比传统的传媒,由电视台和报社派出记者,到现场采访,民众回答记者的问题,记者回到报社撰稿发布信息。而MESH对等网,则类似时下流行的微博,每个人都是一个微记者,参与对实事的感知和信息采集发布,每个人也都作为一个转发者,路由传递信息。
这两种组网方式,各有优缺点,在选择的时候,不妨横向用传媒的例子去对比,或许对于系统结构会有更深的理解。
2.3 二次开发还是拿来主义
用户的应用千差万别,没有哪个模块能实现所有的需求,对于功耗需求严格,且功能较为简单的应用,可以考虑在内嵌MCU的单射频芯片当中,嵌入自己的应用,完成全部的功能,目前市面上的ZigBee模块一般作为一个通信Maxim模块使用,然而射频芯片有不少集成了8位甚至32位的MCU核,供芯片级应用客户(多为有实力的代理商)在内部开发无线路由协议栈,因此在硬件资源上,是具备用户二次开发的基础的。
然而目前的现状是,要么全部开发工作都交给客户,厂商只提供一些底层函数,要么仅提供为数不多的AT配置命令,实际上,对客户开放的程度过深或者过浅,都不利于开发使用。
笔者认为,目前在二次开发方面做得较好的是一家美国的嵌入式软件公司——Synapse Wireless,该公司专门为专业射频厂商提供无线路由固件,采取“虚拟机+脚本”的形式,大部分的路由和底层操作都由底层驱动来完成,而面向客户的是类似VB开发环境的IDE编程环境,用户程序以脚本的形式下载到虚拟机中,被虚拟机按照事件驱动的形式执行,用户体验非常好。
Synapse Wireless公司的固件称为SNAP,有专门针对CEL公司的射频芯片ZICM2410的版本,也有针对TI、飞思卡尔以及Ateml公司的射频芯片版本。
周立功公司代理的CEL公司模块ZICM2410以及自主研发模块ZM2410,都可以运行SNAP固件,并且对每个用户,都有六个节点的免费授权。
2.4 排针封装还是贴片封装
国外品牌的ZigBee模块,大都使用贴片形式的ZigBee模块封装,这虽然是一个大趋势,但是在焊接工艺还不太成熟的厂商,以及应用初期阶段(可能需要更改模块),这样的封装是比较麻烦的,焊接与拆卸不但麻烦,还容易出现问题,因此,针对中国现阶段的市场,排针形式的ZigBee模块,相对会更受工程师的喜爱。
2.5 天线接头的选择
2.4 GHz无线模块外置天线一般有两种形式的接头,如图 2所示,一种为U.FL接头,体积很小,一种是SMA接头。模块上的U.FL接头需要通过天线转接线转到SMA接头上,才能与外置天线连接,这其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馈线的接头扣得不紧容易造成连接不牢靠,这是系统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必须使用优质厂商(如日本村田公司)的射频馈线,二是这样的小接头不能使用较粗的馈线,这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线路损耗。因此,对于安装精密程度不太高的、应用环境较为恶劣的场合,建议直接使用SMA接头的模块,直接将模块安置在产品PCB靠近外壳的边上。
2.6 外置天线的选择
对于外置天线的选择,需要考虑频段、增益和驻波比三个参数。
不同频段的天线是不能混用的,除非特别指明是宽频段天线,否则ZigBee必须使用2.4 GHz的天线。
天线的作用仅仅是将球型辐射的功率变成水平或者扇形的,无源的天线并不会增加系统的输出功率,而只是在其辐射区域相比于球型辐射增强了信号。选择天线时,需要指定天线的增益,增益越大,长度越长,5dBi的增益长度在20 cm左右,3dBi增益的长度在12 cm左右。增益越大,辐射区域传输距离越远,但是非辐射面的信号就越差。
驻波比反映了天线辐射能量的能力,参数上是一个大于1的值,越接近1越好,不等于1的原因是天线将一部分能量反射回系统中。一般天线厂商会将此值做到1.5以下,驻波比为1.5时,表示天线能将前级给它的能量辐射出96%,也有部分厂商只做到2以下,驻波比为2时,也能辐射出88.9%。
对于ZigBee产品应用,本文只是冰山一角地提到了工程师常遇到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需要考虑的问题,比如无线路由节点的布局,低功耗处理等,只有各家芯片厂商不断地交流分享应用心得,互动起来,才能有效地推动整个技术的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