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顿于机遇迷宫 3Com遭遇思科反超
2011-08-02
来源:Sina
“对不起,史蒂夫,我不能接受你的盛情邀请。”1979年,被称为“以太网(Ethernet)之父”的鲍勃·梅特卡夫(Bob Metcalfe)拒绝了史蒂夫·乔布斯邀请他到苹果公司主持网络开发的工作。
那段时间,乔布斯狂挖施乐公司的人才。但梅特卡夫却没有被乔布斯的魅力所征服,他准备创办自己的公司,亲自改变这个世界。
“我的上帝,是我创办了3Com公司,组成董事会,可最终他们却将我一脚踢开。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经历。”梅特卡夫曾这样回忆说。
1979年的一天,梅特卡夫和DEC公司的技术灵魂人物戈登·贝尔(Gordon Bell)聊天,讨论如何实现电脑之间顺畅沟通的问题。梅特卡夫写下了电脑(computer)、沟通(communication)和兼容性(compatibility)这三个单词,然后在头三个字母“com”下划了道线,问道:“能不能把这三个字组合起来,作为公司的名字?”
1979年6月4日,3Com公司诞生。
梅特卡夫说:“为了创办自己的公司,我足足花了两年的时间和风险投资商周旋,并听取他们的各种意见。他们要求我创办的公司必须要在5年内将资产提升到5000万美元。”
在梅特卡夫夜以继日地工作时,3Com公司董事会却在谋划逼梅特卡夫“让贤”。1980年11月,惠普公司PC部门总经理比尔·克劳斯(Bill Krause)被3Com公司董事会看中。克劳斯认为自己已学到了惠普之道,他总结说:“公司要有基本的、可操作的计划和执行战略,公司内部要有共同的价值体系和原则。”他想把这些用到一个像纸一样白的新公司上。
克劳斯答应去当3Com公司的CEO。当他回家把此事说给妻子听时,妻子哭了,她说:“惠普公司这样重用你,为什么要离开?”
为了慰藉公司创始人梅特卡夫,董事会安排他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同时兼任公司市场和销售部副总裁。“我想,这是他们为了避免我和比尔·克劳斯之间发生权力斗争而采取的一个小阴谋。”
成为3Com公司CEO的克劳斯则认为他化解了与梅特卡夫的心结,他说有两个因素帮助化解了这一切:“首先,公司内部必须规划出非常明确、清晰的公司愿景,确定共同的价值观、工作任务和战略目标。我们称之为‘MOST’:Motion(动机)、Objective(目标)、Strategy(战略)、Tactics(策略)。其次,我们制定了简明的年度计划,让全公司的人都能够理解,并参与其中。”
克劳斯夸梅特卡夫很聪明,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善于与人打交道,能将整个3Com的成功置于个人的利益之上,也许这让梅特卡夫隐忍了自己的不满。
当时市场上已有包括MCA、ARCnet、Omninet等在内的数十种局域网技术,以太网是其中的一种。作为以太网技术的奠基人,梅特卡夫成功地说服了DEC、英特尔和施乐,将以太网技术作为网络领域的标准,从而占领了产业的制高点。1980年,3Com公司交付了全球首款TCP/IP for Unix的商用版本,并且在1982年交付了PC以太网。
3Com公司随后跑马圈地,在网络适配器、网络服务器到网络操作系统等领域,圈下一块又一块领地,大把的机遇撒在3Com前进的路上。梅特卡夫与克劳斯那时候都还没有小孩,除工作之外几无牵挂,两人勤奋工作,他们是每天晚上最后关灯离开办公室的人。
3Com公司飞奔在高速行驶的快车道上,直到遇到一个奇特的搭车者。
与微软不欢而散的合作
“这个世界将是他的,只要还有任何东西不在他的控制之下,他将不遗余力……”梅特卡夫曾这样评价与3Com合作的微软盖茨。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微软起初是以合作者的形象出现在3Com公司面前,因为他们面临一个共同的对手:Novell 公司。
当时的Novell公司进入3Com公司把持的网络领域后,采取了重点突破的策略,主攻网络操作系统,它采用和微软MS—DOS同源的DR—DOS,因此它的网络操作系统可以完全独立于微软的软件运行,同时又和微软的DOS兼容。这对视操作系统为生命线的微软形成威胁,但也波及到3Com公司。Novell公司买了几家网络硬件公司,生产网络硬件,以低价冲击3Com公司利润丰厚的硬件产品线。于是,3Com公司准备与微软联手对付Novell,双方联手开发网络操作系统,它基于OS/2操作系统。而OS/2操作系统则是由微软与IBM联合开发的、准备取代DOS操作系统的产品。
不过微软没有告诉3Com,微软在与IBM联合开发OS/2的同时,在精心筹备自己的Windows3.0操作系统。随着Windows3.0的精彩亮相,OS/2成了鸡肋,依托它开发的网络操作系统也成了无源之水。而微软则在合作中学到了自己想要学到的东西,开始全面进军网络操作系统市场。
与微软不愉快的合作没有影响3Com公司前进的脚步,在公司发展的同时,3Com公司创始人梅特卡夫在网络界扮演着先知的角色,他曾提出著名的、与摩尔定律相媲美的梅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
梅特卡夫似乎对外界给予的“预言家”身份很喜欢,他开始更多地置喙产业趋势的发展,他曾断定互联网将在1996年崩溃:“我预计互联网会在很短时间内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然后又在1996年遭遇灾难性的崩溃。”
为了显示对自己预测的信心,梅特卡夫曾放出话来,说如果他的预测不准确,他就吃下自己的文章。后来的结果是他在众目睽睽下,将刊登自己预言杂志的那页纸真的吃了下去。
阻止糟糕的事蔓延
“你有过这种感觉吗?一些糟糕的事就要发生,而你却没有能力阻止它。”80年代末任3Com公司CEO的埃里克·本哈默曾这样说。
年轻时,埃里克作为难民从阿尔及利亚移居到法国,并随后通过了语言关,进入美国公司。
“埃里克的英语很好,但很明显他不是一个美国人。”70年代读研究生时的同学Howard Edelstein曾回忆说:“埃里克开着一辆美国大轿车,却不知道闪着警灯的警车正叫他停车。”
1981年,埃里克与伙伴共同创建了Bridge Communications公司,并担任副总裁,负责工程。1987年,3Com公司收购了Bridge公司,埃里克也随之进入3Com,掌管公司的工作站业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趋势的发展,埃里克对工作站业务持悲观态度,他认为:“3Com公司应放弃眼前的工作站市场,整合为一家完全的网络公司,成为一个生产研发包括集线器、路由器和交换机等产品在内的统一结构。”而此时在3Com 3+网络操作系统引导下的工作站是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
埃里克的建议在3Com公司无疑是平地一声雷,克劳斯表示强烈反对,他认为3Com公司应继续在工作站领域发展,从而成为像Sun公司那样的计算机公司。有些出人意料的是,作为“以太网之父”的公司创始人梅特卡夫也同意克劳斯的意见。
3Com公司董事会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最终采纳了埃里克的建议,并聘请他出任公司CEO,同时将梅特卡夫赶出了3Com。梅特卡夫愤愤不平:“这家伙太一般了,端不上台面。他虽不令人讨厌,但也没有出众的魅力。”
埃里克上任后,对公司进行了彻底的重组,他借3Com网卡产品强劲的销售势头,开拓集线器市场。他果断地收购了当时英国不起眼的BICC数据网络公司,以挑战凯创(Cabletron)公司。许多人认为他头脑发热,这家小的英国公司怎么能够与当时该领域的领先企业凯创较量。但在他的领导下,3Com公司很快成为令牌环和以太网集线器市场的主力。
埃里克随后看上了路由器的发展潜力,全力进入并获成功。埃里克随后开展了系列收购,快速扩展公司的势力,让3Com公司的年营业额达到了60亿美元。
在整合被并购企业时,埃里克展现出很强的组织能力,这些被收购公司的原高管没有树倒猢狲散,许多留在3Com公司担任要职。埃里克说:“由于被收购,公司创业者原有的梦想破灭了。为了让他们振作起来,惟一的办法就是给他们送去另一个更大、更美好的梦想,一个实实在在的但更有吸引力的愿景。”
埃里克提出了“无所不在的网络”的理念,成为那个时代标杆性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