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液体点滴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009-05-06
作者:王梦蛟
摘 要: 针对目前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制了智能液体点滴监测系统。系统采用红外对射对储液高度及点滴速度进行监测。通过构建合理的通信协议,实现了主站与从站之间的可靠通信。试验证明,系统价格低廉、可靠性高。
关键词: 液体点滴监控;红外检测;CAN通信
静脉输液是临床中一种普遍使用的治疗手段,长期以来一直靠人工控制。在传统输液中[1],易发生一些异常情况,如管路堵塞、滴速异常及输液完毕无提示等。如果这些异常情况不能及时被发现,就会给病人造成伤害,严重的还会造成医疗事故。
该智能液体点滴监控系统,可以对多床位进行远程监控,并能针对不同的输液速度设定滴速。该系统分为各床位输液监控装置(从站)及监控中心(主站)两部分。监控中心显示各床位的输液情况。出现异常情况时,各床位的监控仪进行声光报警,并向主站发送报警信号,同时关闭输液装置或进行自动调整,等待护士前来处理。
1 从站设计方案
1.1 预期效果
上电后,滴速记忆器自动记忆滴速,进入工作状态。利用矩阵键盘设定滴速,然后控制步进电机转动实现滴速调整,同时对滴速进行检测和LCD显示。
可对异常情况报警并做出相应处理:(1)当管路堵塞时,发出报警信号,自动关闭输液器,等待护士前来处理;(2)当滴速异常时,发出报警信号,自动调整滴速或等待护士处理;(3)输液结束时,自动关闭输液器并报警。输液管路中应留一部分药液,从而给护士留出时间前来处理,也使得在需要继续输液时,前后输液兼容。报警提示一段时间后,需要中断向主站传送的报警信号,以不妨碍其他病床输液监控及报警。但从站本身依旧处于报警状态,直到手工解除或报警情况消失[2]。
1.2 原理框图
监控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1.3 主要模块设计方案
1.3.1 滴速检测
滴速检测采用光电传感器,主要由红外发射与红外接收对管组成。当有液滴滴下时,在输出波形上会出现脉冲。通过对脉冲计数,可以测出滴速。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外界光源以及输液管管壁上的水珠等都会对计数造成干扰。检测装置外罩上黑色橡皮套,以减少外界光源影响,并且采用硬件方案对误差进行消除。具体电路如图2所示。
由红外对管产生的不规则脉冲经过LM339比较器进行比较,将其转换为方波信号;然后利用单稳态电路,通过设定合适的电阻电容参数,消除双脉冲干扰。去噪后的信号接到单片机INT0,通过中断服务程序对点滴进行计数。
1.3.2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本系统中,通过步进电机带动滑轮来控制储液瓶的高度实现滴速控制。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如图3所示。电路中采用了ULN2003芯片,它是7路达林顿驱动器阵列组成的集电极开路(OC)输出反向器,最大驱动电流可以达到500mA,足以满足步进电机的驱动要求。
1.3.3 滴速记忆模块
滴速记忆装置选用MICROCHIP公司生产的24LC16作为存储芯片。它是具有I2C接口的EEPROM,分为8个页面,每页256 B,完全满足存储空间及性能的要求[3]。芯片的时钟脉冲端(SCL)接P1.2,通过内部定时器输出频率为1kHz的时钟信号,数据传输端(SDA)接P1.3。
1.3.4 余液检测电路
余液检测电路采用红外对射管实现。将红外对射管分别放在警戒液位两侧。当液面下降至警戒液位以下时,其输出电平发生跳变。将输出电平接至P1.0引脚,单片机检测到跳变电平时,发出报警信号。由于液面的变化只使输出信号跳变一次,故可以不考虑噪声干扰。其设计电路如图4所示。当余液液面降至警戒液位之下时,P1.0上出现电平跳变。
1.3.5 通信模块
该设计中采用CAN通信方式。CAN-bus总线在通信能力、可靠性、实时性、灵活性及易用性方面有明显优势,并且传输距离远,成本低廉[4]。系统采用PCA82C250作为CAN总线的收发器,以实现CAN总线物理层的通信。具体电路如图5。
1.4 软件设计
在实际通信过程中,各从站需要从主站得到分配的地址,才能保证通信的正常进行。在从站进入工作状态后,通过键盘设定滴速,使用红外对管检测滴速并显示。当出现异常时,向主站发出报警信号,并进行相应处理。具体流程图6所示。
2 主站设计方案
2.1 预期效果
主站接收从站发来的信号并对其进行记录。当检测到报警信号时,主站发出报警信号,并显示异常类型。护士对于一些异常情况可以在主站进行调控,如滴速调整。各从站的数据元素都存入数据库中,方便今后的检索及查询,数据单元包括护士姓名、药名及用量、输液滴速变化情况、病人信息、日期等[5]。
2.2 设计方案
主站的设计包括从站信号收发模块及PC机软件设计。利用CAN收发芯片PCA82C250接收从站信号后输入AT89C52。单片机将接收到的信号送入PC机并进行判断。若为异常情况信号,则发出报警。PC机软件主要包括从站信号的记录以及异常情况的提醒。具体流程如图7所示。
3 系统通信
系统采用总线型网络和时分多路复用协议(TDMA),将主机与检测终端之间点对多点的通信转化为点对点的通信,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同频段数据冲突问题[6]。
每个工作的从站都由主站分配唯一的地址,主站与从站采用应答模式进行通信。由主站向各终端逐个发出命令,收集监测信息。各从站对主机发出的命令进行响应。若发现数据目标地址与自身地址相符则响应,否则丢弃。主机巡回检测完所有中断后,检查是否有新的端口入网。若有,则为其分配地址,进行下一轮巡回检查。
主站与从站之间的通信格式如图8。
主从标志用于判断是主站发送的信息还是从站发送的信息,为1时表示主站,为0 时表示从站。命令号用于区分检测还是设定,为1 时表示检测,为0时表示设定;报警标志用于从站传送报警信号,默认值为0000,表示未报警,0001~0011表示三种异常情况,前两位保留,方便今后扩展。
该系统综合运用了单片机监控技术、通信技术等。经试验证明,最大误差检测只有2%,很好地满足了实际应用要求。且其具有功耗低、体积小、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等优点,能够有效地减轻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提高医院信息化程度[7]。
参考文献
[1] 王紫婷,王瑞峰,严天峰.智能液体点滴速度监控仪[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4(5):48-50.
[2] 于汇泉,吕丽雪.普通输液报警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研制[J].医疗设备信息,2004(9):10-11,17.
[3] Micochip.24LC16B 6K 2.5V I2C[TM] Serial EEPROM Datasheet[EB/OL].http://www.microchip.com/downloads/cn/DeviceDoc/cn011855.pdf,2001.
[4]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5] 尹明,谢云.一种新型无线输液监护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7(8):176-178.
[6] 肖玮,涂亚庆,王杰,等.液体点滴的无线智能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量技术,2008(1):133-136,255.
[7] 羚阳.用凌阳SPCE061A实现的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J].电子世界,2003(1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