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电源技术 > 业界动态 > 太阳能倍增计划启动:60亿元攀登微笑曲线

太阳能倍增计划启动:60亿元攀登微笑曲线

2009-06-23
作者:来源:新华网

 

  投资60亿元的80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四期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总投资126亿元、生产1.8万吨硅料的“六九硅业”一期工程将于国庆节前投产……英利集团的一系列新动作,将河北太阳能产业的扩张计划再次前移一步。

 

  2009年,省政府提出制定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利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我省重点产业产值翻一番,通过倍增,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省产业发展的优势,建立起我省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河北正在做些什么?

 

    “趁春天还没来”

 

    启示:一个产业的市场布局,不仅要在市场旺盛的时候进行,更要在市场萎靡的情况下,超前谋划

 

    “光伏产业的春天已经不远了!”

 

    6月8日晚,在纽交所上市两周年那一天,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YGE)在保定市电谷锦江酒店举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庆典。

 

    在那次庆典上,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提出两个紧迫任务:一是六九硅业一期投产、二期迅速上马,二是800兆瓦太阳能电池项目建设。

 

    一周前,在德国举办的国际太阳能展会(INTERSOLAR)上,英利拿到了10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订单。而在此前发布的2009年业绩指引中,英利公布的数据为全年完成500兆瓦到600兆瓦的销售。

 

    “没想到最近会出现这么大的转机,实在是出乎意料!”赵泽林,陪同苗连生到德国参展的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销售二部经理至今仍然觉得不可思议。

 

    他告诉记者,5月27日早上9时左右,展会刚正式开展,9时10分参会客商手里就提着大包小包资料袋四处咨询、洽谈了。

 

    在这次展会上,从世界各地赶来正式参会的客商超过万人,而英利在3天内接待了超过270家客户、1000多人,其中60%以上来自新兴市场。

 

    这一切,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至今尚未见底的情况下实现的。

 

    98%产品处销的光伏产业或许是中国受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

 

    有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国内有近350家光伏企业倒闭歇业,其中大部分是太阳能组件企业。而据业内媒体估计,不仅中小型光伏企业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产能在500兆瓦以上的大型光伏企业,也有一半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除了世界性的资金短缺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市场需求的萎靡。

 

    在世界最大的市场西班牙,2008年全年装机总量超过2000兆瓦,而今年,西班牙政府补贴的总计划只有500兆瓦,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在全年内全部落实。

 

    “我们能取得不错的成果,秘密就在于预先布局。”英利首席运营官李硕镇博士说。

 

    早在去年11月份,英利就将电池、组件价格降下来,从每瓦4美元以上,一口气打到3美元以下!市场反应出奇得好。

 

2008年12月1日,英利与德国最大的光伏产品分销商IBC公司签订了两个合同,一个合同是2008年12月份供货11兆瓦,另一个是2009年80兆瓦合同,这年12月19日英利又与多家客户签订了近200兆瓦的组件销售合同。

 

   口子一开,订单纷至沓来。到目前,来自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订单及意向已超过计划产量。最近,英利又开始将目光对准了美国——随着奥巴马政府对新能源的重视不断增加,美国将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2012年,美国发电量的10%来自可再生能源。按照美国“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到2010年在100万个屋顶或建筑物其他可能的部位安装太阳能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太阳能空气集热系统。

 

    “企业的发展,不仅要在市场旺盛的时候布局,更重要的是在市场萎靡的情况下预先布局。”李硕镇透露,目前英利正在与美国几家大型光伏企业洽谈合作事宜。

 

    “成本,还是成本”

 

    启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不断地技术创新,在于不断地降低自身的成本

 

    在5月底举行的“INTERSO-LAR”展会上,英利最终透露了一项保密已久的计划:“Panda”计划。

 

    这是一项与荷兰方面的光伏技术研究所和供货商合作,旨在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的计划。

 

    目前,双方合作的生产线已经开始在英利生产车间进行安装,该计划最终可使英利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效率超过18%。

 

    “这意味着我们的产品成本将再一次大幅度下降。”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宋登元说。

 

    作为英利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的首席技术官,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宋登元曾经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马丁?格林教授的实验室工作多年,在他的同事中,不仅有无锡尚德的CEO施正荣,也有江苏南京中电的赵建华——国内光伏产业的巨头,大都出身于这个世界上最出名、技术最先进的实验室。

 

    宋登元的主要目标,就是不断提升技术层次,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空间。

 

    对于2009年的中国光伏企业而言,技术和成本的压力是空前的。

 

    光伏产业链主要包括多晶体硅料制造、硅锭/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和光伏系统应用。

 

    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主要来自多晶体硅料和非硅成本两部分组成。2008年以前多晶硅市场价格在400美元/公斤时,硅料占到了整个太阳能组件成本的70%,即使今天硅料价格跌入100美元以内,硅料成本仍占整个组件成本的50%左右。

 

    宋登元介绍,英利生产线的各个环节上,英利大概应用了320多项技术,不仅实现了大规模光伏组件全产业链自动化生产,还将组件的单瓦耗硅量和非硅成本降到了最低。

 

    在宋登元看来,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在太阳能光伏产业,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不大,而且在某些技术上,我国企业还有一定的优势,这将成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最有利的一点。

 

 经过不断努力,英利已完成多个创新项目,180微米硅片切割等300多个创新项目,电池转换效率稳定保持在16.1%,成品率保持在98%以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才是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宋登元说。

 

    “麻烦不再是麻烦”

 

    启示:一个产业的安全,不仅仅在于市场的开发和技术的创新,也在于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

 

    总投资126亿元的“六九硅业”一期年产3000吨硅料生产线将于今年9月底前正式投产,后续工程也正在运作之中。

 

    在光伏业内人士看来,这是英利一张令人羡慕的“王牌”。到2012年全部工程完工之后,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这家硅料生产企业,将进一步降低电池组件的生产成本,增强整个产业链条的安全系数。

 

    事实上,光伏企业们的现实麻烦在于,一度“拥硅为王”——“谁拥有了多晶硅原料,谁就获得了市场和高额利润”的产业规则,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过去时。

 

    据测算,这个行业生产成本的80%左右在于硅料。而随着光伏产业在本世纪初开始发力,硅料的价格似乎坐上了火箭,从每公斤30美元左右一路飙升,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已经涨到了450美元以上。

 

    在那个时候,英利原本有机会以永久牺牲从事硅料生产的机会为代价得到相对便宜的硅料,但苗连生却几次放弃。英利不得不为此付出高额代价:整整5年,他们一直在以比市场价格高得多的价格买进短期硅料。

 

    然而极富戏剧化的是,当初的无奈选择竟然使英利在硅料价格下降的时候,不必背负更为高昂的代价。

 

   伴随着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国内光伏企业的多晶硅项目上马,以及受金融危机的打击,多晶硅价格下挫,在2008年10月份后开始暴跌,从当时的400美元/公斤高位,11月份就跌到150美元左右,目前的价格在80美元上下。

 

    原来签订的长单硅料价格供应优势已被抵消,一些在当初签订了便宜而长期硅料价格协议的企业受到沉重打击。

 

    苗连生说,他的计划,是建设拥有一个完整产业链的太阳能企业,硅料生产这一关系企业生命的环节,不可或缺。

 

    在苗连生看来,六九硅业硅料生产基本与英利太阳能组件产能匹配,同时,这将使英利成为世界上生产成本最低的光伏企业。

 

    “届时,六九硅业将对英利完整产业链的打造和公司战略部署起到重要作用。”苗连生说。

 

    提前布局:寻找光伏产业转折点

 

    “三缕阳光。”有专家这样评价我国2009年3月出台的关于光伏产业的三项政策。

 

    3月26日,财政部在网站上发布《关于就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两个文件,提出财政部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推出“太阳能屋顶计划”,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给予最高20元/瓦的补贴。


紧接着,3月31日,财政部又发文详细解读了关于“支持加快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政策细节。


    专家预计,在补贴鼓励下,2009年全年国内市场新增装机容量可望达500MW-1000MW,国家将补贴100亿-200亿元,形成200亿-300亿元的市场规模,为光伏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增长。

 

    而在国际上,众多发达国家都制订了长期战略规划。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经济振兴计划中对新能源做出了极大倾斜,太阳能利用领域保持领先的德国,则在欧洲百万屋顶计划的框架下,提出了自己的行动规划——6年内安装10万套太阳能屋顶系统。

 

    政府光伏“接力赛”开锣

 

    从国外不同阶段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战略来看,资本市场、政府政策、产业发展、技术进步,这些环节唯有紧密相连,才可能构成一个长期持续性的发展战略。

 

    在众多专家看来,发展光伏太阳能的时机和出台相关鼓励细则的时机已经成熟。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在全世界前十大光伏电池生产商里中国光伏企业占据了四席。2008年中国生产的光伏电池估计在2000兆瓦左右。

 

    但当前,面对国外市场萎缩的不利局面,“如何将光电应用留在国内”,通过扩大内需拯救此前数年过度提升产能的光伏企业,应该成为政府制定光伏产业发展激励政策的主导思想。

 

    实际上,我国一些光伏产业大省间的“接力赛”已经开锣。

 

    据江西省经贸委公布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称,将把新余经济开发区、上饶经济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光伏产业高度集聚的特色产业区。

 

    在江苏省,2009年4月,无锡拟投资4.9亿美元建设高效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与此同时,江苏徐州、扬州以及连云港,河北保定,云南昆明,浙江杭州以及山东济南都在谋求建设国家级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

 

    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金融危机为我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一方面鼓励光伏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同时拓展国内应用市场,加快发展我省光伏发电产业,“跑赢这个接力赛”。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