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行政垄断需与国家改革发展大局同步
2011-11-22
作者:Sina
来源:Sina
本报记者 聂晓飞
央视《新闻30分》节目曝出的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正在对中国电信(微博)和中国联通(微博)进行价格反垄断调查的事件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媒体纷争,专家论战,一场尚未有任何定论的反垄断调查演变成了一轮又一轮激烈的口水战。
但在一片喧嚣声中,我们或许需要一些更理智的思考,厘清一些基本的事实与概念,让事实的真相与逻辑更清楚、更有说服力。从本质上来说,电信行业属于行政垄断行业,行政制度与国家政策决定其具有天然的垄断性,但这种垄断要不要反,该不该反,又该怎么反,都是需要认真权衡的问题。毕竟,宽带关乎国家大计,关乎国计民生,经不起折腾,反行政垄断也同样需要与国家改革与发展同步,否则,盲目的为反垄断而反垄断只能是劳民伤财。
宽带垄断引发口水战
央视的一条报道引爆了舆论。11月9日,央视《新闻30分》节目曝出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正在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进行价格反垄断调查。如果被确存在垄断,将按有关规定,对两公司处以上一年度营业额的1%-10%的罚款,罚款金额将高达数亿乃至数十亿。一系列讨论与纷争由此展开。
工信部下属的通信行业媒体《人民邮电报》以头版大半版的文章对央视的报道提出了质疑,称央视在“混淆视听、误导公众”。一时间,全国各大媒体质疑央视者有之,支持发改委做法者有之,反思国家反垄断行为者有之,分析幕后利益纷争者有之……
而民众方面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有认为电信行业确实存在垄断,应该反;也有人认为,相比石油、煤气、烟草等行业,电信行业的垄断性质是比较轻的,发改委不该拣软柿子捏……
作为当事方的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选择了低调与沉默,而被怀疑为幕后主使者与受益者的广电方则做出了积极反应。日前,广电系统下属的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有线电视工作委员会会长陈晓宁证实,在得知发改委的调查后,广电方面主动要求配合反垄断局的调查取证工作,目前在积极准备材料。但这样“主动积极”的行为,无疑等同于将各方对宽带反垄断实为利益纷争的性质猜测进一步坐实,也让事件的发展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反行政垄断背后的疑惑
反垄断事件本身无可厚非,电信行业性质的特殊性,也使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垄断性质。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认为,在有线的领域包括宽带自然垄断属性是非常明显的,在其他的领域,比方说无线是可竞争的领域,这些东西其实从理论上面,国外也有一些专著,这个结论是比较明显的,在有线领域,宽带领域拥有自然垄断的属性。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阚凯力则认为,电信行业本身存在垄断无可争议,责任不在于电信和联通,而在于我们国家在电信重组拆分设计我们电信行业的产业结构的时候,就把他们放在这种垄断的地位。
如此看来,电信行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是无可置疑的事实,但这种垄断本身似乎是所有行政垄断行业的天然属性。国家的各项政策与排他制度,决定了其不可避免地具有垄断性。如果将此作为反垄断的依据,未免显得不近情理。因此,归根结底,宽带反垄断应该反的不是垄断事实本身,关键在于是电信与联通是否滥用了垄断的权利,在运用权利的过程中,是否做到了程序法定,价格公正等方面。
但目前宽带反垄断调查显然存在诸多不能令人信服的地方:一方面是程序方面,事情尚未定论便由央视公布,而央视的报道并不客观,关于罚款数额甚至加了推测的部分,这显然会误导公众;另一方面,本次反垄断调查撇开了工信部,选择与媒体联合,而媒体的过分干预本身就滥用了公众对垄断行业固有的仇视心理,无疑将妨碍调查甚至司法的合理性与客观性,甚至可能引发另一种腐败。总而言之,无论从报道事实、程序还是所选择的方式方面,本次反垄断调查都存在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
不可忽视国家改革与发展
陷入垄断纷争的不只是电信行业,事实上,石油、煤气等行业的垄断情形尤甚,但问题在于,垄断的根源在于国家制度与政策,我国的发展情况也决定了有些行业不能开放,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垄断,才能避免市场混乱,让资源得到有效配置,让国家保持长治久安。换句话说,这些行业的垄断具有天然性与必然性。
不可否认,行政垄断行业确实引发了不少问题,反垄断本身并没有错,但在反垄断的具体方式与立足点方面还应该多加斟酌。长远来看,从反垄断执法到破除行政垄断,涉及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行政体制改革等诸多重大问题,远非一朝一夕之功。
不管怎样,有一点是肯定的。行政垄断行业本身,都关系国家大计与民生安危,因此,反垄断的方向与步伐也应与国家的改革与发展保持一致,切不可让反垄断成为阻碍国家改革与发展的绊脚石,如此一来就得不偿失了。以宽带为例,“十二五”期间,我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将累计投资1.6万亿元,其中宽带接入网投资5700亿元。无论从国家的投资力度还是宽带对于国民的重要性来看,这都是一个折腾不起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