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其他 > 业界动态 > 机器视觉:价格竞争是行业早衰还是春天要来了

机器视觉:价格竞争是行业早衰还是春天要来了

2008-01-10
作者:佚名

   “行业专家认为,目前国内MV业市场竞争无序化,‘一有项目,不管高端的、低端的,大的,小的,部件供应商们就像蚂蚁见了糖似的拼命拥上,他们根本不考虑项目是否适合自己。’为了拼一个单子,不少供应商把机器视觉" title="机器视觉">机器视觉部件当成萝卜白菜卖了。如果果真如此,这场提前到来的价格战会不会引发行业的早衰?”中国机器视觉网的主编艾小洋在《行业早衰即将到来?》一文里,表示了对目前中国视觉市场的担心。

  早在05年的时候,邦纳和康耐视等厂商的高层就已经预言了价格战的到来。到了06年的时候,中国的工业相机" title="工业相机">工业相机市场果真感染上了中国娱乐界的标准的八卦做派。CMOS与CCD打得不分胜负,USB2.0与GigE狼烟四起,线阵相机迅速抢占了纺织高地,面阵相机又不甘示弱地进入,那边海外相机纷纷登陆,这边国产相机呱呱坠地。而且还有更令人跌破眼:老外的相机价格高得令人咋舌,而本土相机竟然打起了价格战。一边是中国制造商埋怨中国用户不支持国货,另一边海外工业相机制造商和他们的中国代理商却也郁闷着中国用户的寒酸抠门儿。

  在一定程度上,低价是一个市场成熟的标志。当然,中国的机器视觉市场显然离成熟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面对激烈的价格竞争,难道说,我们就悲哀的认为中国的视觉行业进入了一个早衰时期?这显然过于悲观而轻率。笔者动笔前,问欧姆龙的一个朋友怎么看待中国的视觉市场,他的回答极为简练:“还没做死,朝阳产业。”这一句“还没做死”形容的可谓是贴切,中国的视觉产业没有做死,也不会做死。

  中国的视觉市场,从一开始就可谓是个战场,硝烟不断。从87年开始,到随后90年代企业的纷纷涉足,中国的视觉市场一直处在一个摸索的时期。技术要摸索,集成方案要摸索,我们的用户要摸索,而且,我们的视觉企业的领导人也要摸索,这一群人,从技术出身,到管理者,一直孜孜不倦的,百折不挠的奋斗着,凭的便是一种理想和坚持。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微视图像的副总胡金麟,他的经历不可不谓为一种传奇,现在,恐怕你已没办法再说服他,让他离开视觉再开始另一个行业。

  一直不断的有人切入,又不断的有人退出,但是中国的视觉企业却始终保持在四十家左右。这本身就是市场的一个自身调节功能的发挥,不论是一直在进行的“大浪淘沙”式的竞争,还是将来可能的“行业洗牌”,总会有厂家“适者生存”下来。作为单纯的代理商,本身就不可避免的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由于目前从事代理的公司过多,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导致代理公司过早进入恶性的价格竞争阶段。加之国内相当多的OEM以及最终用户,对自身视觉开发能力自视过高,造成代理隔过系统集成商直接与最终用户交易的不合理情况。因此,有专家得出“目前引发价格战的始作俑者主要是机器视觉部件制造商以及他们的代理商”的结论便无可厚非。虽然不能否认有个别厂商不按市场规律行事,没有考虑到自身的产品定位和客户需求,单纯的用价格误导客户。但我们并不能就因此否定整个中国的视觉市场,下一个悲哀的结论。

   从某种角度看,竞争过于激烈,恰恰说明了市场的繁荣。其实,机器视觉在中国一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就是口号热,而动作少。经过一段摸索和孕育,是时候出现这么一个小高潮了。价格竞争作为一种市场调节的手段,在这里优化资源的配置,虽然难免“杀敌一万,自损八千”,但是,那个市场不是如此呢?哪个行业例外过呢?真正有远见,有实力的企业业,总会笑到最后。

  而且,中国的用户也在渐渐的成熟起来,虽然,注重实用性,但是,实用并不是低价,价格决定一切的时代早已远去,这从国外产品让咋舌的价格中也可窥知一二。因此,这常竞争并不是简单的价格的拼杀,而最后留下来的,便是能经历考验的,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的企业。而且,中国的机器视觉行业内不乏像微视图象这样的有远见的企业。欧阳骏在采访中就曾表示,要把最近的三道五年内列为为是图像的修整期,而张立中也在最热闹的时候冷眼看视觉。到现在,像恒大,微视等,经历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依旧葱葱郁郁的中国视觉企业并不少见。

  如果,这场价格竞争来得有点早,那么这之后的平静更加令人期待。机器视觉的发展,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这已经是业内的共识。经过这场竞争,那些把水搅混的企业,或者想要浑水摸鱼的公司,其结局必定难免出局。

  美国邦纳的李根良就曾表示:“对于用户来说,机器视觉产品的价格当然是越便宜越好,所以价格竞争不可避免,但不能发展到损害品质的程度。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这些做机器视觉的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创造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而北京微视图像的欧阳骏早在之前的采访中就曾呼吁中国本土制造商联合打出四张牌:低价、服务、研发、合作。

  根据相关的数字统计,目前,中国的机器视觉市场容量已经达到了1~2亿美元。虽然在全球机器视觉6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中,这不过是一个小得可以被忽略掉的数字,但没有人可以否认中国机器视觉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计算,按我国GDP的增速为8%计算,其中工业增长的份额为20%~30%,那么即使保守估计,机器视觉的增长速度也不会低于10%~15%。中国正在成为全世界最有潜力的机器视觉市场。

  中国的“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机器视觉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众多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在被迁移到中国的同时,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器视觉系统也随之来到中国。这无疑为中国的视觉市场注入了一剂催化剂。

  而且,最初的机器视觉多用于电子及半导体行业" title="半导体行业">半导体行业,更有“国外机器视觉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半导体行业的发展”的说法。而今,机器视觉已经广泛应用到汽车制造、食品饮料、制药、印刷、烟草等行业。像NI(美国国家仪器公司),邦纳等厂家也纷纷表示,未来的发展重点" title="发展重点">发展重点将放在汽车,制药等领域。在另一方面,专家认为,机器视觉在电子业" title="电子业">电子业的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比如PCB面板的检测。中国的视觉行业不乏有机器视觉理想和视点的企业。而作为一个不乏有机器视觉理想和视点的企业和人才的市场,其未来必定是开阔的。剩下的问题,不过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机器视觉时代的到来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是三五年或是一二十年的问题。

  最后,借用雪莱那句老土的,蕴涵着更老土的道理的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