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嵌入式技术 > 设计应用 > 稳定的特征选择研究
稳定的特征选择研究
来源:微型机与应用2012年第15期
李 云
(南京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摘要: 特征选择是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而特征选择的稳定性也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主要对特征选择的稳定性因素和稳定性度量进行分析,并详细介绍了目前比较经典的两种提高特征选择稳定性的方法。
Abstract:
Key words :

摘  要: 特征选择是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而特征选择的稳定性也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主要对特征选择的稳定性因素和稳定性度量进行分析,并详细介绍了目前比较经典的两种提高特征选择稳定性的方法。
关键词: 特征选择;稳定性;集成;样本加权

    随着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现实生活及科学研究中产生大量的高维海量数据。为了从大规模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知识,特征选择已成为高维数据分类或者回归中的关键问题[1],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文本分类、图像检索、基因分析和入侵检测等。所谓特征选择就是从一组特征中挑选出一些最有效的特征以达到降低特征空间维数或者发现自然模型真实变量的过程,其通常包括两个关键问题:搜索策略和评价准则。参考文献[2-4]对已有特征选择方法以及特征选择统一框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特征选择算法根据训练的数据集中样本有无标记通常分为监督、非监督和半监督特征选择算法。在评价过程中,监督的特征选择方法通常通过评价特征与类别之间的关联性或者特征的分类性能来获取特征的相关性。非监督的特征选择方法通常通过探究未标记数据分布特性来获取特征的相关性。半监督特征选择方法则同时利用标记的和未标记的样本。此外,根据评价准则,特征选择又可以分为过滤器、封装器以及嵌入式三类基本模型[2]。过滤器模型是将特征选择作为一个预处理过程,利用数据的内在特性对选取的特征子集进行评价,独立于学习算法。封装器模型则将后续学习算法的结果作为特征子集评价准则的一部分。嵌入式模型则试图利用前两种模型的优点,在不同的搜索阶段利用不同的评价准则。一般而言,过滤器的时间复杂度比封装器低,且结构相对简单,因此广泛用于对高维数据的处理。如果根据输出结果来区分,特征选择又可以分为两种[3]:一种是输出所有特征权重,并对其进行排序,如Lmba[5]、SQP-FW[6]等;另一种是输出选择的特征子集,如SVM-RFE[7]等。
1 稳定性分析
    特征选择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发现自然模型的真实变量,在很多应用场景下,特征选择所选取的特征或者变量应该是具有可解释性的。如在文本分类中,本研究利用一些先验知识很容易检查所选择的单词对分类是否有意义。此外在基因数据处理中,所选择的基因也可以解释。但是,如果当收集的某种病例样本发生变化时,特征选择算法获取的基因子集或者排序结果差别较大,那么专家就会对基因选择结果产生疑虑,而且也给结果的验证带来不便,从而难以确切获得解释该疾病的相关基因组。因此在某些领域,特征选择的稳定性也是至关重要的。特征选择的稳定性是对所选择的特征子集相似性度量。它主要研究当样本或者算法自身的参数有变化时,特征选择算法的鲁棒性。也就是说,对于高维数据的分类或者回归,其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是设计尽可能好的算法,以获取对未知样本较高的预测能力;另一个是除了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性能,还要能深入理解特征与样本输出之间的关系[1]。对于这第二个任务来说,除了要提高特征选择的分类性能外,还需要关注其稳定性,否则第二个任务将难以完成。不稳定的特征选择结果将带来很多歧义,难以获取可以理解的真实特征(变量)。
1.1 稳定性因素
    产生不稳定特征选择结果的主要因素有:
    (1)数据扰动。数据扰动包括两个方面:①数据本身变化,包括数量变化和训练样本分布的不同;②添加噪声特征。
    (2)算法本身没有稳定机制。已有的算法在设计特征选择评价准则时,只是考虑了分类性能或者聚类性能,而没有关注算法的稳定性。
    (3)当特征集里含有大量的冗余特征时,由于冗余特征之间的关联性较强,具有相似的(分类)性能,也会产生多个具有近似性能的特征子集,从而影响算法的稳定性。
    (4)高维小样本。由于这类数据的训练样本较少,而特征维数非常高,如基因数据等,虽然训练样本只有细微的变化,而特征选择的结果将发生很大变化。
为了有效提高特征选择算法的稳定性,目前主要有基于经典特征选择算法的集成特征选择[8]、基于样本加权的算法[9]和特征组群的方法[10]。
1.2 稳定性度量
    特征选择的稳定性是对所选择的特征子集相似性度量。它主要研究当样本或者算法自身的参数有变化时,特征选择算法的鲁棒性。所有特征选择结果的相似性越大,则认为特征选择的稳定性越高。而整体的稳定性就是所有特征选择结果的相似之和的平均值:

 



参考文献
[1] FAN J Q, LV J C. A selective overview of variable selection in high dimensional feature space[J]. Statistical Sinica, 2010(10):101-148.
[2] LIU H, YU L. Toward integrating feature selection algorithm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clustering[J]. IEEE Transaction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2005, 17(3):1-12.
[3] ZHAO Z. Spectral feature selection for mining ultrahigh dimensional data[M].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hD Dissertation, 2010.
[4] GUYON I, ELISSEEFF A. An introduction to variable and feature selection[J].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2003,3(3):1157-1182.
[5] LI Y, LU B L. Feature selection based on loss margin of nearest neighbor classification[J]. Pattern Recognition, 2009,42:1914-1921.
[6] TAKEUCHI I, SUGIYAMA M. Target neighbor consistent feature weighting for nearest neighbor classification[C].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NIPS), 2011:1-9.
[7] GUYON I, WESTON J, BARNHILT S, et al. Gene selection for cancer classification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J]. Machine Learning, 2002,46:389-422.
[8] SAEYS Y, ABEL T, PEER Y V. Robust feature selection using ensemble feature selection techniques[C]. Proceeding of the European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 (ECML-PKDD), Lecture Note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8,5212:313-325.
[9] YU L, HAN Y, BERENS M E. Stable gene selection from microarray data via sample weighting[J].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 2012,9(1):262-272.
[10] LOSCALZO S, YU L, DING C. Consensus group stable feature selection[C]. Proceeding ACM SIGKDD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KDD), Paris France, June 28-July 1. 2009:567-575.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