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其他 > 设计应用 > 道路交通标志检测分类方法的研究
道路交通标志检测分类方法的研究
来源:微型机与应用2012年第15期
徐华青,刘秉瀚
(福州大学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要: 研究了道路交通标志检测分类问题,针对颜色定位检测交通标志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形状边缘定位和颜色判别的交通标志检测分类方法。首先将原图像从RGB色彩空间转换到HSV,在饱和度S通道上用Canny算子检测边缘,计算边缘的形状参数(圆形度、矩形度以及推广得到的正三角形度)以判定边缘形状,定位出标志的位置;然后采用修正的HSV色彩空间分割模型判别标志颜色以进行分类,分类过程中筛除了非标志区域。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检测分类效果。
Abstract:
Key words :

摘  要: 研究了道路交通标志检测分类问题,针对颜色定位检测交通标志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形状边缘定位和颜色判别的交通标志检测分类方法。首先将原图像从RGB色彩空间转换到HSV,在饱和度S通道上用Canny算子检测边缘,计算边缘的形状参数(圆形度、矩形度以及推广得到的正三角形度)以判定边缘形状,定位出标志的位置;然后采用修正的HSV色彩空间分割模型判别标志颜色以进行分类,分类过程中筛除了非标志区域。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检测分类效果。
关键词: HSV色彩空间;饱和度;Canny算子边缘检测;分割模型;分类

 交通标志是道路交通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提供指示、警告和禁令等信息,起到了引导提示驾驶员操作、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作用。交通标志的检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受到政府有关部门和汽车公司的关注。交通标志的检测分类包含必要的预处理、交通标志图像的分割、交通标志的定位及分类等步骤,是交通标志正确识别的前提。
 交通标志检测的难点在于如何准确地在实景交通图像中定位出标志。实景交通图像背景复杂,标志会受到光线、拍摄角度以及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检测的难度。目前,关于交通标志检测技术的研究很多,常见的方法是分别基于RGB、HSV和YIQ色彩空间的分割模型定位交通标志[1-3]。基于颜色的定位检测会因为阈值的设定而影响定位结果,在背景多变、复杂(如标志周围有相近色彩的物体和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定位结果会受到较大干扰。
 另外,交通标志的定位还有基于边缘的方法[4-5]。相对于颜色定位的方法,基于边缘的方法不需要设定阈值,面对多变的环境显得更为灵活。
 交通标志类别与其颜色及几何形状之间具有唯一的确定性关系。本文针对交通标志的形状和颜色两个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形状边缘定位检测和颜色判别分类的交通标志检测分类方法。该方法在饱和度S通道检测标志边缘,通过边缘的形状参数判定标志的几何形状,定位出标志;采用修正的HSV色彩空间分割模型判别标志颜色以进行标志分类,分类过程中筛除了非标志区域。
1 交通标志检测
1.1 交通标志检测分类流程

 我国道路交通标志的颜色和几何特征显著,以圆形、三角形和矩形作为基本形状,以红色、黄色和蓝色作为基本颜色,交通标志类别与其几何形状及颜色之间具有唯一的确定性关系。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可将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照形状分成3类,再按照基本颜色划分成6类。图1为交通标志检测分类的流程图。




 



 本文结合中国道路交通标志的形状和颜色特征,提出了一种适合于自然场景下的交通标志检测方法。该方法能检测出一定程度上变形、破损和褪色的标志。
参考文献
[1] 孙光民,王晶,于光宇,等.自然背景中交通标志的检测和识别[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36(10):1337-1343.
[2] 高向东,刘红,杨大鹏.交通标志的智能检测方法研究[J].中外公路,2011,31(2):260-263.
[3] 卢盛荣,刘礼锋,李翠华.基于颜色分割和多特征融合的交通标志检测[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0(4):685-689.
[4] 张静,何明一,戴玉超,等.结合颜色和形状的圆形交通标志检测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47(2):233-241.
[5] 王永平,史美萍,吴涛.快速鲁棒的交通标志检测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46(32):163-166.
[6] CANNY J. A computational approach to edge detec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1986,8(6):679-698.
[7] 林川,潘盛辉,谭光兴,等.基于聚类与链码技术的交通标志检测[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19(6):1341-1344.
[8] 陈维馨,李翠华,汪哲慎.基于颜色和形状的道路交通标志检测[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8(5):635-640.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