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其他 > 业界动态 > 透过数据看2009我国太阳能市场新的发展动向

透过数据看2009我国太阳能市场新的发展动向

2010-02-04
作者:千龙网
关键词: 新能源 太阳能 市场

     4200万:2009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已达到4200万平方米,年增长速度达到35.4%;太阳能热水器年产值达到578.5亿元,增长了34.5%。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太阳能热水器这种既节能又环保的产品,已经占到热水器市场份额的57%,远远超过传统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的组合。全国保有量达到1.45亿平方米。迄今,太阳能集热器共覆盖4000万家庭约1.5亿人口。目前,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累计替代常规能源达2亿吨标准煤,碳减排能力达2亿吨。

  1200亿元:家电协会秘书长姜风表示,如果农村地区的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达到20%,将会给全行业带来1200亿元以上的销售额。
  1%: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仲继寿副主任指出,通过调查,在业主入住前统一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城市社区占总量的14.3%,业主入住后自行安装的社区为51.3%。而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楼盘中的利用率平均却只有1%。

  44.4%: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被访问的人中有44.4%的人对太阳能热水器比较了解,了解一点的人占45.9%。同时,有71%的人认为采用太阳能是为了节能,60%的人认为是为了环保,而有29.5%的人认为采用太阳能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热水。一平方米集热器,在太阳能资源一般的地区节能效果可以达到41%,在太阳能较丰富地区节能效果可达53%,在太阳能丰富地区节能效果可达到了65%。1平方米的太阳能集热器=95.39公斤煤产生的热量=70.11公斤的CO2=19.475平方米的草坪=0.779平方米的落叶乔木=1.5平方米的绿地。

  82.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的质量抽查显示,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2.5%,其中大型生产企业的产品抽样合格率为100%,产品质量较好,部分中小型生产企业的产品存在一些质量问题。此次抽查项目包括12个项目,共涉及北京、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广东等8个省、直辖市40家企业生产的40种产品(不涉及出口)。

  9%:从中国国家统计局获悉,2008年中国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为69%,石油和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为22%,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量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为9%。

  4500亿元: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透露,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经济竞争制高点,国家发改委正在抓紧制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随着这一规划的实施,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未来5年投资需求高达4500亿元。

  8000万元: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根据《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对纳入示范的城市,中央财政将予以专项补助。资金补助基准为每个示范城市5000万元,最高不超过8000万元,另每个示范县补助资金总额最高不超过1800万元。

  75%: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宣布,在对中国京、沪、穗以及哈尔滨、银川、临汾等10个城市的居民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76%的受访者认同煤炭污染空气的看法,74%的受访者还认为全球变暖是造成极端天气的原因,他们同时表示愿意为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支付19%的价格增长,而15~24岁年轻人更表示可接受高达22%的价格增长。

  调查还发现,受访者普遍赞同并支持中国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产业作为全球变暖的应对策略,75%的受访者认为这将为中国未来的能源“提供一个更为可靠的和更为有效的长久性来源”,69%的受访者认为这将会“促进经济的增长”,58%的受访者认为这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50%:11月3日,清水湾胡润富豪榜首次发布了低碳行业的富豪排名。在这个环保产业富豪排行榜中,上榜富豪20人,平均财富为52亿元,近五成都从事太阳能行业。该榜单上,从事太阳能行业的朱共山以97亿排名第二,施正荣以75亿排名第三。在20位低碳富豪中有9位从事太阳能行业,其中以保利协鑫的朱共山和尚德太阳能的施正荣为代表,大部分太阳能产品以出口为主。

  15%: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45%:12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领导人会议上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15%;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4000万公顷,到2050年开始减少碳排放。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