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嵌入式技术 > 设计应用 > Nucleus操作系统内存池模块移植的研究与应用
Nucleus操作系统内存池模块移植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2012年第11期
陈安地,李小文
重庆邮电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400065
摘要: 基于对Nucleus操作系统内核的研究与分析,在三星ARM1176JZF芯片S3C6410上将Nucleus内存池模块移植并合理应用。根据TD-LTE无线综合测试仪中的设计要求,介绍了Nucleus内存池的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方式,并根据不同应用环境采用对应的内存池分配优化措施,在实现操作系统基本内存管理功能的同时,满足了TD-LTE无线综合测试仪对系统内存资源分配和调度时间的设计要求。
中图分类号: TP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8-7998(2012)11-0034-03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mory pool module of Nucleus in transplant process
Chen Andi,Li Xiaowen
Academ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iqu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 400065,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kernel of Nucleus operating system, this paper transplants and applies the module of memory pool of Nucleus operating system effectively on S3C6410.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D-LTE wireless comprehensive tester, the static allocation and dynamic allocation of memory pool are detailed and optimized on the basis of specific environment. The base function of memory management of operating system are realized as well as the requirements of TD-LTE wireless comprehensive tester in resource allocation of memory and scheduling of time are satisfied.
Key words : Nucleus operating system;memory pool;static allocation;dynamic allocation

    内存池方式的内存管理是一种可计量、高效的内存管理方式,它具有减少内存碎片、提高分配速度、防止内存泄漏等优势[1]。目前在国内基于内核的内存池大多基于Linux内核[2]。本文主要基于Nucleus操作系统内核来介绍内存池静态与动态分配在TD-LTE无线综合测试仪移植中的研究与应用,阐述了在不同分配方式中的内存池结构、分配算法以及适用环境。

1 静态方式分配内存池
    静态内存池管理方式中内存池分为池(pool)和块(partition)。之所以称之为静态管理方式,是因为在使用过程中块的大小是固定的(即在创建过程中块大小是确定的)。静态内存池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池和块都有自己的头,池是由双向循环链表链接而成,块是由单向链表链接而成,每一块的头中还包含了自己属于哪一个池的属性。可用块的信息以单向链表的形式存储于池头中,并且可用块与已经分配的块的个数都在池头中有记录。

1.1 静态内存池的创建
    池头中的主要参数包括内存池控制块指针、内存池名(只取8个字符)、起始地址、内存池总大小(字节为单位)、内存池分块大小(字节为单位)、挂起方式(先进先出或按优先级)等,图2是仿真器上运行过程中静态内存池结构体截图。
    对图2中两个结构体链表参数说明如下:(1)pm_created:当前已经创建的内存池,采用双向循环链表连接,插入方式是在最后一个节点和首节点间填充;(2)pm_available_list:存储当前还可用partition的链表,结构与块的头部结构header_ptr相同(PM_OVERHEAD=8 B小块的头header_ptr:单向链表,内部有指向下一小块的指针和所属大块的控制块地址)。

    在Nucleus内核中,内存池的创建主要由函数PMC_Create_Partition_Pool负责,创建流程如下:调用过程中首先进行参数合法性检测;然后在池头(控制块)中写入各个参数,创建链表;之后是一个重要的循环体,负责初始化partition链表,分配所有的partition,每个partition的大小在分配时需要在函数传入参数值的基础上加8 B,用来存储header_ptr;最后在内存池线程保护后将新的内存池插入内存池链表并计数。
1.2 静态内存池的分配
    在TD-LTE无线综合测试仪中分配前由协议栈提供所需要分配的大小,这里主要是放置协议内部配置信息与层间交互原语。由于这些信息的大小固定,只是有几种不同大小的固定模式,所以很适合采用静态分配的方式来分配内存,只需要根据数据大小选择密度合适的内存池即可。移植过程中使用了不同大小的partition构建不同密度的内存池,因此,可根据申请partition的大小来判定用那种密度的内存池,以减少内部碎片的大小。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空间浪费[3],同时又可提高分配效率。
    在Nucleus内核中静态内存池的分配主要由函数PMC_Allocate_Partition负责,其主要参数为内存池指针(指向调用的内存指针,不能为NULL,设置为可用内存地址即可)、分配大小和挂起标志位。函数中主要判断内存池指针是否合法、内存池与partition是否匹配、指向调用的内存指针是否合法、任务挂起标志位是否有效。其分配流程如图3所示。过程如下:调用内核函数TCT_System_Protect(TCT_Protect)保护内存池同步互斥通道。判断是否还有可用partition,若有,则将可用数量减1、分配数量加1并更新pm_available_list以及将指向调用内存指针赋值为当前分配的partition地址(partition地址要+8 B删去头);若没有,则将任务挂起直至有可用Partition才恢复。最后解保护并返回。

1.3 静态内存池的释放
    系统采用PMC_Deallocate_Partition函数来完成释放。流程如下:调用内核函数保护内存池同步互斥通道。判断是否有等待任务,若有,则分配给这个任务当前partition,再判断当前任务是否允许被抢占,允许就调用TCT_Control_To_System抢占当前任务、激活等待内存的任务;若没有,则等待任务,将当前partition重新接入到可用partition列表的头部。最后调用TCT_Unprotect解保护。
2 动态方式分配内存池
    动态内存池也分为池和块两个部分,动态池直接由双向循环链表实现连接。内部块是动态分配的,由最小可分配空间来限制块的最小值。与静态分配不同,动态分配块也由双向循环链表来链接。创建时的初始结构为两个块,在申请时动态分割。图4是仿真器上运行过程中动态内存池与块的结构体截图。

    池控制块结构中dm_memory_list与块头结构体相同,池通过dm_memory_list来完成块搜索;块头结构中dm_memory_pool与大块头结构相同,通过它来比配大块。
2.1 动态内存池的创建
    初始化完成时的内存结构:初始化创建完成时内存池中有2个块,1个大小为总大小减去32 B,包含自己的头DM_OVERHEAD=16 B,设置为可以状态free=‘0x01’;1个大小为16 B,只有自己的头,没有空间,设置为不可以状态free=‘0x00’。因此,此时的可用空间为除去池的控制块外的总大小减去32 B。初始化结构如图5所示(没有将池控制块表示出来)。

 

 

    创建时,首先为控制块指针赋值,内存池大小与最小分区大小进行字对齐校正;判断控制块指针、起始地址、最小分配空间、挂起标志是否合法。创建过程如下:初始化控制块中的各个参数,并按图5初始化小块、创建小块双向循环链表,与静态分配相同需要先进行线程保护再加入到池动态内存池链表。
2.2 动态内存池的申请
    动态申请主要用于操作系统内模块(如任务、队列等)的堆栈分配与模块占用空间的分配。由于在TD-LTE无线综合测试仪中这些分配的空间大小浮动不定,因此需要使用动态分配内存。Nucleus中动态分配采用首次匹配原则,每一次申请内存时动态分配申请大小加16 B(这个16 B的头对应剩下的可用空间)的内存池空间,并把分配过的部分设置为不可用状态free=‘0x00’。
    负责实现的函数是DMC_Allocate_Memory。首先进行各种参数的合法性检测,然后将分配空间size小于最小分配空间的分配空间大小赋值为最小空间,对size进行字对齐处理,调用线程保护后采用首先匹配法来找适用空间,即:在循环体中先判断free标志,是空闲块(free=‘0x01’),则算出减去本次分配的头后所剩的空间,当此空间大于本次请求size时进行分配,小于时则移动到下一个块;若不是空闲块,则直接把剩余空间设置为0进行后面小于size时移动到下一个块的判断。注意:这里用到了控制块中的dm_search_ptr属性(结构与小块的头相同),该属性用于记录开始匹配的起始位置,作为判断循环体结束的条件之一,如果循环到此处,就表示没有找到可分配空间。图6是动态分配的流程图。

    循环结束后判断是否找到可用于分配的块,若找到则进行是否需要分割该可用块的判断。条件是这个可用块的大小大于或等于本次所需空间size+头大小+最小分配空间的值,若满足此条件则分割出一个新块并对其加头初始化,再计算出剩余可用空间;不满足此条件则直接计算剩余可用空间。分配的空间标志为非空闲后,把所分配空间的地址赋给指向调用的内存指针(注意去头)。为提高效率,还需要进行一个简单处理,即判断如果在搜索块时一次性匹配成功,则将dm_search_ptr移向下一个块。
    如果没有找到可用块则将任务挂起等待,没有采用挂起模式则直接返回NULL给指向调用的内存指针,最后调用TCT_Unprotect解保护。图7是分配第一块内存后动态内存池的结构。

2.3 动态内存池的释放
    释放过程与静态类似,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相邻块有空闲块需要合并,则合并后把dm_search_ptr指向当前合并的空闲块。
    动态分配内存的算法复杂度要高于静态分配,从时间复杂度来看,静态分配是O(1)、动态是O(n)。但是动态分配的内存利用率要高于静态分配内存[5],在实际应用中要结合具体情况决定采用何种分配方式。在本设计中合理使用了两种分配方式:在静态分配中进行密度的动态判断,在动态分配中进行静态的最小分配大小匹配。动、静相结合,使操作系统在分配中尽可能地节约内存的同时,有效减少了内存碎片。本分配方式已经运用于TD-LTE无线综合测试仪中,在实现操作系统基本内存管理功能的同时,满足了TD-LTE无线综合测试仪对系统内存资源和调度时间的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 冯宝祥,王桂棠.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Nucleus PLUS在S3C2410A上移植的实现[J].电子设计应用,2007(5):104-106.
[2] 王小银,陈莉君.Linux内核中内存池的实现及应用[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1,16(4):40-43.
[3] 张磊,王忠仁.嵌入式系统中一种池式内存管理中应用 [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2):150-152
[4] LMAS S H.An application-level memory management service[C].ICTTA 2008.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7-11 April 2008:1-4.
[5] MUTSCHLER D W.Enhancement of memory pools toward a  multi-thread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Joint integrated mission  model(JIMM)[C].WSC 06.Proceedings of the Winter.3-6 Dec.2006:856-862.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