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8-7998(2013)04-0039-03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当前先进的数字通信设备系统对高速度、高分辨率ADC的需求不断增加[1]。数字通信协议也在快速发展,这些通信协议所需要模/数转换器的性能指标是不一样的[2],所以多种不同的协议标准的共存无法避免。为实现不同通信标准的融合,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是通信系统将能提供多种服务的集成,即对不同通信协议标准的兼容。在实现功能多样化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功耗和成本,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设计了一个14 bit、100 MS/s的流水线ADC,并且根据ADC系统逐级缩减的设计原则,设计了可重构配置电路,能通过关断子级电路控制流水线ADC在8 bit、10 bit、12 bit、14 bit的不同模式下工作,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领域,更有效地减小功耗。
1 流水线ADC系统设计
现在的流水线ADC大多采用带冗余位结构,1.5 bit/级和2.5 bit/级结构都被广泛采用。根据参考文献[3]提出的分析方法,考虑流水线ADC的可重构特性,并从优化整体功耗和性能的角度出发,选定了2.5 bit/级的ADC结构,末级采用2 bit的Flash ADC,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如图所示, ADC系统主要包括一个可重构控制器、前置采样/保持电路、3级可控的2.5 bit/级的流水线子级模块、冗余位数字校正和延时对齐电路。可重构控制器根据系统控制信号CON产生不同的状态信号控制关断子级电路,改变ADC的工作模式,可以实现分辨率位数分别为8 bit、10 bit、12 bit、14 bit的动态可变。各相应未参与贡献分辨率的流水线级可进行关断不工作,以节省功耗。另外,考虑电容失配的影响,根据参考文献[4]中的介绍,首级采样电容匹配精度的下限值要求为:
2.2 运算放大器
根据设计要求,本文采用了全差分增益增强型折叠式共源共栅运算放大器[7],如图4所示。
增益提高的原理:通过负反馈环路来决定M2管子漏电压的大小,负反馈驱动直到M2和M1之间电平与
整个可重构流水线ADC的工作原理为:系统将重构控制信号CON送给可重构控制器,控制器内部的译码器对可重构控制信号进行译码,而译码器的输出D3、D2、D1、D0决定了可重构ADC的工作模式。D3、D2、D1、D0共有0001、0010、0100、1000 4种状态,通过逻辑状态配置来控制Vin(前置采样/保持的输出)的输出路径C7、C5、C3、C1,分别对应控制ADC不同工作模式8 bit、10 bit、12 bit、14 bit,并且,通过信号C2、C4、C6把没有用到的流水线前端子级关断,以节省功耗。
3 系统性能仿真
本文用Matlab的Simulink仿真工具对整体ADC电路进行系统级仿真[8]。在仿真中,充分考虑流水线ADC的各个非理想效应,流水线ADC的输入是频率为10 MHz的正弦信号,采样频率为100 MHz,采样点数为4 096。为了更好地分析流水线ADC的整体性能,根据系统缩减方案,在仿真中设定级电路电容失配依次为0.03%、0.04%、0.06%、0.08%、0.12%、0.18%,级间增益误差和比较器失调误差都设为0.5%。其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仿真如图7所示。
由结果可知,对于较低分辨率下的模式(如8 bit和10 bit时),流水线ADC的仿真性能能很好地达到要求。但对于较高分辨率(如对于14 bit模式),有效位数ENOB在12 bit标准(有效位数ENOB是在ADC器件信噪比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其反应了信噪比的好坏)。而对于越高分辨的ADC,系统的影响因素(如失调、失配影响)会越来越严重。总之,仿真数据说明本设计的可重构流水线ADC基本满足设计指标。
利用Cadence中计算器里的AVERAGE对电源处的电流波形进行计算,最终可以得到各模块的功耗。对各模式下的功耗比例进行计算,可以得到表3所示结果。
本文设计的改进型可重构ADC在低精度工作模式下的功耗相比精度固定的ADC能降低约50%。总体来看,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不同的重构配置,在不同模式下的功耗降低非常明显。
本文对可重构流水线ADC结构电路进行了设计,采用高速前置采样/保持电路、宽带高增益折叠式共源共栅运算放大器、可重构控制器等关键电路,在性能上均有明显增强。并仿真验证了该ADC在各种工作模式下都可以达到良好的性能,满足多标准数字通信终端的多模式工作的应用要求。下一步还需对速度可重构进行研究,以更有效地进行重构降低功耗。
参考文献
[1] 何乐年,王忆.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仿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VINEENT Q,PHILIPPE D,ALEXANDRE B,et al.A lowpower 22-bit incremental ADC[J].IEEE J.Solid-State Circuits,2006,41(7):1562-1571.
[3] CHIU Y,GRAY P R,NIKOLIC B.A 14-b 12-MS/s CMOS Pipeline ADC with over 100-dB SFDR[J].IEEE J. Solid-State Circuits,2004,39(12):2139-2151 .
[4] QUINN P J.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multi-bit front-end stage and scaled back-end stages of pipeline ADCs[C]. ISCAS 2005,3:1964-1967.
[5] ALLSTOT D J.A precision variable-supply CMOS comparator[J].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2006,41(12):2658-2668.
[6] 吴建辉.CMOS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7] 吴宁,吴建辉,张萌.用于高速高分辨率ADC的CMOS全差分运算放大器的设计[J].电子器件,2005,28(1):150-153.
[8] 李萌,张润曦,陈磊,等.基于Matlab的新型PipelineADC的建模与仿真[J].电子器件,2008,31(3):834-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