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倒逼电网规划建设
2010-03-29
作者: 范思立
“一些地区为了追求风电发展速度,将大型风电厂拆分审批,出现了大量的‘4.95现象’,而当地用电需求有限,难以消化风电的电力,风电的发展与系统协调问题多。”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郝卫平3月27日对一些地方出现风能过剩提出了警示。
郝卫平所指的“4.95现象”是指,一些地方将风电项目分拆成若干5万千瓦以下的小项目,而地方政府则拥有5万千瓦以下风电场项目的审批权,以此规避国家发改委对大风电项目的审批。
在此间,由中电联举办的“2010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众多发言的官员和企业界人士认为,我国电源与电网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在风能发展与电网配套领域十分突出。
风能过剩?
电监会2009年发布的《中国风电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多数项目等效满负荷运行小时数远低于设计值,但这仍未能阻止风电热。大型发电集团、三峡公司、山东鲁能等国企都有意将风电作为未来重要业务,而内蒙古的目标是2010年达到500万千瓦装机容量。
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规定,对于可再生能源,电网必须全额收购;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发展风电带动地方经济;大型国有发电集团借新上风电扩大装机容量。在这些因素作用下,鼓励了各地大上风电项目。
风电上网电价由国家制定,风电电价与常规电力价格的超出部分由国家补贴。因而出现了出现了“地方和企业请客,中央埋单”的情况,即地方和企业把风电投资的经济性责任全都转移给了国家。
其实,对于风能过剩问题今年两会上就有一番争论。全国两会期间,工信部副部长苗圩3月7日参加湖北团小组讨论时点名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项目为“典型的形象工程”。他说:“国内纷纷上马的风力发电厂大多是形象工程,我国风沙伴存,风电设备受风沙磨损大,上马太多风电项目不符合国情……”而甘肃酒泉市市委书记李建华对此回应:“形象工程一说是开玩笑。”
据悉,我国风电项目上网稳定性等技术困难至今难以克服,这使得多数项目处于闲置状态。内蒙古发改委官员曾透露,目前内蒙古风能资源是已开发、在开发和被闲置各占三分之一。而全国其他省份的风能资源利用情况与内蒙古大致相同。
电网建设滞后
电网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面对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尤其明显。对此,国家电网副总经理郑宝森也认为电源电网发展不协调。他在会上表示,建国以来我国电力工业投资累计6.2万亿元,其中电网投资2.34亿元,占36.2%。2001—2009年,电网累计投资1.8亿元,电源累计投资2.2万亿元,电网投资占45%。其中2009年电网投资3847亿元,电源投资3711亿元,电网投资占50.9%,这也仍低于国际上电网与电源投资6∶4的水平。
“特别是近年来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展的规模大、速度快、周期短,给电网规划、投资、建设和运行带来很大的挑战。急需进一步强化电源与电网的统筹规划,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促进电源、电网协调发展。”郑宝森说。
如何解决风能的上网瓶颈?郝卫平指出,近年来国际上提出了智能电网的发展思路,根据我国国情和电网实际,智能电网要适应风电、太阳能接入的要求,满足用户对电力灵活、可靠性的要求,满足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要求。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电网控制技术,实现电力在发输配用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互动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