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智能电网已成为各电网公司、电力设备生产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关注的热点。智能电网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节能降耗以及优质服务,因此以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智能电网必然将逐步引领我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方向。然而从当前我国电网基础来看,实现智能电网的构建将会是一条漫长和艰辛的进程,需要从智能电网基础领域切入,明晰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智能电网框架与组成,为大规模建设智能电网夯实基础。
从智能电网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智能电网的概念是随着技术进步和业务需求而逐步发展起来,智能电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智能电网参与各方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自己的概念。
赛迪顾问认为智能电网是对未来电网美好愿景的统称,它是以先进的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电网设备间的信息交互为手段、以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节能为目的的先进的现代化电力系统。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也是智能电网能够实现新应用的保证;2.设备间的信息交互是实现电网智能化的最重要手段;3.安全、可靠、经济、节能是智能电网建设的目标。
智能电网建设框架及主要内容
从智能电网发展可以看出,目前对智能电网的定义还不是特别清晰,还只是对未来电网的美好想象,在对智能电网的各种定义和概念中,只要和未来电网相关的东西都被扣上了智能电网的帽子,但这种泛化的概念会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逐渐清晰起来,而智能电网的建设框架集建设内容也会随之更明确。
赛迪顾问认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框架可以划分为基础设施、接口通讯、应用三个层次,主要内容包括改造和升级电网基础设施,完善智能电网基础通讯以及发展智能电网高级应用,而完善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则是智能电网的建设基础。
1、改造和升级电网基础设施
智能电网的核心在于构建具备智能判断与自适应调节能力的输配网调度、保护、反馈控制系统,在具体执行层面,智能电网执行元件除了完成其本身固有的通断执行之外,未来将具备数据归类和分析功能,并由此给出基本判断与自动执行动作。因此,尽管目前我国电网现状具备较好智能电网建设基础,但是距智能电网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要实施智能电网建设,则需要进一步加强各项电网基础设施改造与升级。
1) 逐步升级和改造现有电网,构建基于通信标准的智能电网架构系统,进一步完善电网结构,适应分布式电源和间歇式能源接入,适用复杂环境下电能调度等智能电网需求。
2) 完善基于全网的智能检测与计量系统,在向智能化电网升级过程中,必须建立新的测量系统、安装新型传感器、升级变电站、完善电网接入设施等适应电网智能化的基础建设。
3) 加强电网安全,增加电网冲击保护设备。需要升级和改造电网安全设施,实现电能动态实时地调节输出,可以快速地处理电能质量问题,实现动态无功补偿以保持电压恒定,有效保护系统免受电压快速下降和闪变的影响。
4) 逐步更换智能电表、策略终端以及终端管理设备,改造电力光纤复合线缆终端及网络管理体系,优化电力线通讯系统管理和控制,实现符合国际标准的电网体系。
2、完善智能电网基础通讯网络
智能电网需要采集大量的设备(包括一次、二次设备)状态数据和各类表计计量数据,对于这些量大、采集点多且分散、但对实时性要求比电网实时运行数据低以及数据需要被多个系统和业务部门使用的数据,已经不适合采用传统的电力SCADA通信方式。因此在智能电网中,对这部分数据的采集需要采用基于开放标准的数字通信网,并能提供协议转换,兼容现有设备,实现多通道共用,提高通道利用率,多通道容量可以同时被其他数据通信利用,同时适合对大量的设备状态数据和计量数据的采集。
因此完善智能电网电力通信网络,需要能够支持在现有的电力线的基础上,新建或完善相应的通信网络以及无限网络系统,解决电力通信问题,可以通过对我国电力主网改造的机遇,实现多通道主辅线缆捆绑的合成,建立多通道共享的系统网络管理技术,同时促使变电站数字化升级改造,更换以满足不同客户需要的智能终端,有效解决电力数据采集、传输、集成、优化和表达的流程运转。
3、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应用
电网数据应用与分析优化是智能电网应用的核心内容,是电网智能化的根本体现,而从我国目前电网数据应用还处在基本层面,除了日常的业务管理系统应用外,其他高级应用很少,不足以满足智能电网的应用需求,因此除了支持日常电网运作的业务系统应用外,智能电网还可以在监控、调度、设备资产、电能交易等方面开展多层次的应用,包括:
1) 在电网监控与调度方面。完善的智能电网需要建立涵盖从发电、输电网到配网的电网实时监控系统,全面查看电网状态,监控电网运行,解决预测、检测和修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营问题。
2) 在设备资产集成维护方面。因此需要构建基于远程网络的设备资产监控体系,实现远程监测电力设备状态,掌握电力设施运行状况,优化网络结构和运行方式。
3) 在电能交易方面。构建相对完善的智能电网电能交易撮合系统,提高电能交易的效率,电能交易的范围更加广泛和复杂,除了传统的交易对象外,还将包含如太阳能、风能等分布式能源和间歇式能源供给,以及各类具有个性要求的用电客户。
4) 在信息系统集成方面。针对电力企业已经存在的信息“孤岛”和“烟囱”,智能电网强调需要建立高速的信息集成通道,使数据在业务流引擎的驱动下,在电网设备运行、电网调度以及各业务系统间有序流动,包括电网实时运行数据、电网拓扑结构数据、计量数据、用户数据以及外部应用系统数据等,从而实现信息集成,形成跨部门、跨系统、跨应用的业务协同环境。
4、构建开放的智能电网标准体系
在建设智能电网过程中,除了涉及输电网技术、各种通信技术和安全技术外,还有各类标准体系,通过完善统一的标准可以实现各类电力设施、应用之间的互联互通。在国外,相关的标准化团体也已经开始行动,例如,IEEE于2009年3月19日批准成立旨在确保智能电网相互兼容的工作组《IEEE 2030指南:能源技术及信息技术与电力系统(EPS)、终端电器及负载的智能电网互操作》(P2030)等。
同时建立兼容集成的智能电网建设新标准,特别是智能电网通信系统标准,是保准大规模的智能电网物理建设的关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已有了智能电网的一些初步标准,它包括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通用信息模型(IEC61850、IEC 61970/61968)可作为参考。
因此,中国大规模建设智能电网的关键必须制定自有的智能电网标准体系。一方面需要深入开展智能电网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积极参与智能电网国际标准研究和制定,争取中国在智能电网领域国际标准体系的话语权;另一方面结合国内电网环境和特点,梳理当前各种互相竞争的协定和标准造成的困扰与混乱情况,整合一整套适合国内智能电网建设适用性强、兼容性好的开放标准体系。
同时,针对一些智能电网的创新应用,积极进行跨产业协调,引导相关厂商共同研究,形成系统开发和共享的信息模式,开发智能电网应用,并提出并开放相关的应用标准,作为中国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扩展,加速智能电网走向现实的进程。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发展趋势,然而对中国电网企业来说,建设智能电网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智能电网支撑技术研究、电网基础建设和升级改造以及开放标准体系研究上稳打稳扎,逐步推进。同时在国家政策层面,也需要制定积极地智能电网发展政策,在智能电网发展战略与规划、产业政策扶持、资金扶持等方面政策进行配套,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发展,加快电网行业产业化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