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厂“逃生”:奔向工业4.0
2015-01-19
几年前,复印机、打印机和扫描仪等设备的更迭速度之快,让创美工艺董事工场长金吉光早早陷入危机感之中,于是更早地探索更新的模式。如此,他领导的创美工艺,也得以在这一波技术更迭中生存下来。
现在,创美工艺正与用友软件合作,希望联手打造一个工厂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样板生产线,提供给其他制造企业。创美工艺以工厂管理的技术和经验,做好“自动化”的部分;用友软件则以其在制造业的客户积累,做好“智能化”的部分。而这正是双方在探索工业4.0在中国制造业的应用。
传统工厂逃生
创美工艺原本主要的业务是复印机、打印机配件,在电子工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一行业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技术含量不够高。所以,它注定了要更早感受技术革新带来的冲击。
创美工艺的日本总公司,在泰国、菲律宾、波兰等地还有八家工厂。金吉光告诉记者:“菲律宾工厂最多时有1800人,瞬间订单没有了,现在工厂只剩150人,等于死过一次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宏观经济下滑,对复印机打印机之类的办公设备的需求下滑,而这一领域的设备更迭速度又非常快:主流设备从黑白打 印机到彩色打印机、到扫描仪复印机打印机一体化;而到了今天,各家公司干脆时兴无纸化办公——结果是大幅减少购置这些设备的需要。
复印机、打印机的配件,占到创美工艺三家工厂收入的半壁江山,占苏州工厂收入的比例更高,创美工艺苏州工厂的主要客户,是大名鼎鼎的佳能。在比 较恶劣的行业形势下,2013年,创美工艺的营业收入变化不大,仍然是接近10亿元,利润较往年显著下滑,为2000万元。这一年,传统制造业表现不乐 观,金吉光观察到江苏一些同类企业挣扎生死线上,创美工艺的表现虽然不及以往,但感觉是暂时逃生了。
复印机和打印机等设备一贯是日资企业的强项,这个行业的变迁,带来许多日资在华工厂的困境。金吉光目睹了周边很多跟自己颇为类似的企业解体,他的危机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而危中求生存求发展,被他称为一场“逃生之旅”。
最开始,创美工艺开始直接向客户销售冲压件,像汽车金属框架和大小液晶屏、打印机辅助设备的零件,使用的工具是模具和机械设备,原本这些工艺工 装是创美工艺的工厂自己生产制作和使用的,后来干脆直接销售模具和自动化装备,高技术内涵的产品虽然不像其他产品是批量生产,其毛利率也要高很多。金吉光 表示,2013年,模具和自动化装备给创美工艺带来不菲收入,并贡献了公司的大部分利润。
从生产大批量的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到生产高毛利的、小批量的产品,这是许多拥有良好工艺和比较质量控制的工厂都会走的一条路。日资工厂则因为工艺和质量控制闻名。很多日资工厂,会被新型的创业型企业选为合作伙伴,为之进行小批量、高品质的硬件设备。
比如,深圳智能硬件品牌Sleepace在生产其睡眠检测硬件时,公司的生产总监一直在日本企业做厂长;Sleepace创始人黄锦锋在看了 20多家工厂后,最后选中一家日资工厂来生产。向金融企业提供IT外包服务的祺鲲科技,需要生产自己研发的PAD,而且最开始订货时,一批只需要100 个、200个这样量级的产品,最终也是在深圳找到一家日资工厂来生产。
拥抱工业4.0
从生产打印机配件,到直接出售模具和自动化装备,是金吉光探索的求生存之路,但他还要考虑如何求发展。下一步,创美工艺该怎么走呢?
以前,金吉光似乎不需要考虑太多战略问题,2002年创美工艺建了常熟工厂,然后将常熟工厂的体制和方法搬到苏州建一个苏州工厂,2006年, 又在常熟工厂附近复制了一个工厂。金吉光在各大工厂推行精益生产体制,发动所有员工对公司的管理制度、生产流程提意见,力求公司从研发到生产到质量控制, 都做到尽善尽美,最终做出质量不错的产品,基本出售给日资企业,收入和利润都稳步上升。
但这种典型的前工业时代的做法,在2008年后被打破。金吉光也看到周边的工厂在经历着这样那样类似的困境,他知道,要转型的并不只是创美工 艺,而是:“今天,所有的企业都要考虑战略。”而且,并不仅仅限于电子产业因为技术革新必须迅速应对、像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的制造业、顾客偏好迅速改变的 某些消费行业,其中的公司都面临自己生产的产品,需要迅速变化以适应客户的需求。
也就是说,在前工业时代,工厂都按照订单大批量生产标准化的产品;在接下来,这些工厂得能适应生产小批量、相对个性化的产品;而且,客户在订下 一批产品时,可能会在上一批的基础上做不小的改动;甚至有客户希望在下订单后,宁愿支付额外的费用,也要改变一些产品生产时的参数,甚至退货。金吉光想到 的是,传统的工厂管理方式,显然无法应对这样的要求,必须真正的“自动化+智能化”才能解决,他希望最终做出这样一套模板,为千千万万的工厂提供工业 4.0时代的解决方案。
最终,金吉光找到了用友软件,并与用友软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的考虑是:用友软件有大量的制造业客户,对制造业企业的了解无出其右,能做“智能化”的部分;创美工艺则在工厂精益管理、自动化设备提供、各种机械设备的柔性改造方面有优势,能做好“自动化”的部分。
用友软件机械行业总监曹晖告诉记者:希望以创美工艺为原型,打造供更多制造企业参观和研修的工业4.0样板工厂,这需要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物联网等技术,在设备、控制、软件、流程等各方面进行智能化改造;未来的愿景是:样板工厂所有的创新实践将来都可以复制到其他制造企业。
目前,在用友软 件的协助下,创美工艺已经在MB车间(小尺寸液晶显示器事业部)搭建了一条智能生产线:这条生产线能根据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指令,通过工业软件拉 动设备进行作业加工和物流执行。在生产线的‘头’有人准备物料,‘尾’有人接收成品,中间从上料到整个加工过程、到成品的运输和管理,都是自动化的,所有 加工设备之间的协同都通过机械手来进行操作,所有设备加工状态都可以通过MES系统进行秒级实时监控。
曹晖介绍,MES系统的应用,可以让工厂厂长对生产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在一些传统工厂,工厂厂长其实无法实时知道生产情况,比如一个车间有几 十台设备,如果他不去现场看,他可能不知道哪台设备今天在运转,更无从知道每条生产线的产量和良品率;以往,这些都需要在生产结束人工统计才能知道,—— 生产实绩的滞后,使管理者无法实时决策和快速进行排产调整。
曹晖介绍,中国绝大部分制造企业还停留在工业2.0向工业3.0突破的阶段,很多企业只是实现机械化生产和局部自动化,在高度自动化、全面数字 化、柔性智能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曹多次去创美工艺,观察到创美在自动化、数字化水平处于领先,自动化率达到50%。创美通过追求生产过程自动化,一些 流程尽量用机器来代替人,既避免由于人的不确定性而给生产带来不确定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希望把工人从这类简单枯燥高频度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而 是做更多机器无法进行的、现场决策的工作。
金吉光告诉记者,创美工艺的愿景是做工业4.0的产品线,这个产品线是一个可以复制的“样板生产线”,这一样板生产线最开始由创美工艺应用,最 终能由其他制造业企业来使用。其流程是:客户下了订单后,就可以全程监控订单的交付过程,知道工厂此时是否已采购物料,还是已经将物料准备好并放上了生产 流水线加工,包括跟踪产品发运信息;客户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随时“反悔”,即在不同环节,客户支付不同额度的费用,就可以撤单。而这不但需求前述的智能 化+自动化技术,也需要企业财务系统能实时分析出订单执行每一步所发生的成本,这背后隐含着工厂的管理者对工厂各生产线的精细管理。
工业4.0概念很大,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创美工艺和用友软 件的尝试,并不是仅仅强调工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更希望的是,企业在实行“前店后厂”模式时,工厂保持整个生产流程对工厂的客户透明化,客户通过手机对工 厂执行订单进行实时跟踪,这样能使工厂的客户对工厂的控制,像一家企业内部的控制一样有效和可靠。这个模式比起传统模式先进太多,传统模式下,客户到工厂 交货时才获知货物的真实情况。而创美工艺和用友软件推行这一切,最终目的都是希望能协助工厂,能应对未来工业生产的两大新趋势:小批量的订制化生产趋势和 客户需求可能迅速大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