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8-7998(2014)08-0062-03
CAN总线接口,具有较高可靠性。
1 系统原理
整个蓄电池充放电装置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本文的设计主要针对控制系统。
图1 蓄电池充放电装置图
控制系统主要负责对DC/DC电路、PWM整流器进行相关控制,采集传感器的相关信号。DC/DC变换器的主要作用是将外部被试直流电源的直流电压转变到系统运行要求的值域范围内,此外将对输入功率进行调节和控制,DC/DC变换器前端设计的熔断器和真空继电器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PWM整流器则将DC/DC变换器输出的稳定直流电压逆变为三相交流电压;隔离变压器实现蓄电池充放电装置与电网的隔离,提高试验系统的安全性能,保障操作者的人身安全,提高蓄电池充放电装置对被试电源的适应性[9-10]。隔离变压器与交流电网之间的滤波器和断路器则是为了滤除PWM整流器工作产生的高频谐波污染和在需要时将蓄电池充放电装置从电网中完全切除。
2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2.1 控制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硬件设计采用DSP-TMS320F2812PGFA为核心,实现反馈信号的处理、A/D转换、DC/DC变换器和PWM整流器控制脉冲的产生、系统运行状态的监视和控制、故障保护和存储、RS485通信等功能,外部扩展了CPLD、SRAII、双口RAM、四通道14位A/D转换器、四通道12位D/A转换器等,利用CPLD实现了16路数字输入通道和16路数字输出通道,另外还具有16路PWM输出通道、八路模拟信号输入及处理电路,对外串行接口包括符合CAN2.0A/B协议的隔离的CAN总线接口、符合USBI.1协议的USB总线接口、SPI同步串口等。
控制系统的整个结构图如图2所示。
图2 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2.2 接触器电路的设计
接触器线圈电压为AC 220 V。接触器控制板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
接触器的总体控制如图4所示。其中K1为辅助触头,用于构成自锁电路。另一个辅助触头用于向控制系统输送启动命令。
图3 接触器控制板的电路原理图
图4 控制器总体控制图
2.3 电压传感器板的设计
电压传感器板用于蓄电池电压和中间电压的检测,同时完成与其他传感器的接口。电压反馈采用LV25-P。测量蓄电池电压:按220 V/10 mA设计,输出关系200 V-25 mA;测量中间直流环节电压:按400 V/10 mA设计,输出关系400 V-25 mA。在F2812控制板中,对应的采样电阻降电流变换为3 V电压,电阻大小为120.0 Ω。F2812控制板上的采样电阻应为精度在0.5%以上的高精度电阻,其最大功耗为25 mA×3 V=0.075 W,所以可采用0.5 W电阻。
2.4 网侧滤波器电路的设计
网侧采用形式为LCL的T型滤波电路。靠近电网侧的电感采用变压器的漏感,滤波电容串接阻尼电阻接地。其示意图如图5所示。
图5 网侧T型滤波电路图
变压器二次侧线压有效值为167 V,直流电压为300 V。SVPWM各主要谐波随调制比的增大而增大,6 kHz附近谐波幅值增大,谐波情况也更恶劣。因此电感值设计应选择在最大调制比处。
3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本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分为下位机软件设计和上位机软件设计两大部分。
3.1 下位机软件设计
下位机软件主要包括以下模块:DC/DC变换处理程序、电压相序等中断处理程序、功率保护处理程序、系统故障检测与处理程序以及相关辅助器件等的控制程序等。其中主函数的设计流程图如图6所示。
图6 主函数流程图
系统的初始化函数包括中断初始化、I/O口初始化、工作初始化、外设初始化、用户自定义程序初始化和中断地址初始化。在主函数运行前,必须完成系统的初始化工作。
网压捕获函数的软件设计流程图如图7所示。
图7 网压捕获函数流程图
3.2 上位机软件设计
整个上位机监控系统主要包括电源监控、参数设置以及工作输出指示。而人机界面主要是对监控系统的参数设置、模式设置等提供输入,并通过LCD等显示当前的一些运行状态以及进行操作指示。
蓄电池充放电装置监控系统上位机界面中显示4台蓄电池充放电装置的输出电压/电流、已充放电次数等。
4 装置试验及试验数据
试验前必须做好实验准备,包括查线、相位检测、变流单元检查、整机检查与上电准备,确保仪器能正常、安全运行。
实验分为空载实验、负载试验、放电试验和温升试验四部分。在试验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上位机监测,测得充电工况下输出侧的波形质量分析数据,如表1所示。
本文介绍了对机车蓄电池充放电检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并在整个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一款具有能量双向流动、网侧电流正弦化、功率因数高、功率可灵活调控的检测控制装置。经过测试,系统运行稳定,数据通信采用符合CAN2.0A/B协议的隔离的CAN总线接口,可靠性高。系统实际输出电压为109.988 V,输出电压稳定度高,稳定精度达到0.09%;纹波仅为0.85%,网侧的功率因素接近1,而输出电压总谐波畸变小于仅为3.3,谐波污染小,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 邓木生,陈新喜,李华柏.基于PWM技术蓄电池充放电与检测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1(7):207-209.
[2] 胡沁春.正交小波变换的开关电流电路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2013,39(10):36-38.
[3] 刘辉.基于双闭环控制的三相三电平PWM整流器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3,39(8):72-75.
[4] 刘洋,王海斌,赵红,等.基于ARM9和CPLD的四导心音采集显示系统的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13,39(12):18-21.
[5] 卢建华,吴晓男,陈万勇,等.一种基于嵌入式平台的原位测试设备研制[J].电子技术应用,2013,39(10):91-94.
[6] 刘晓艳,卢健康,马艳.PWM整流器直接功率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J].微特电机,2013,41(3):48-51.
[7] 陈瑛,宋俊磊,王典洪.CAN总线在野外地震数据传输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2013,39(9):34-37.
[8] 周国伟.基于双闭环控制的电流型PWM整流器试验研究分析[J].电子世界,2013(5):45-47.
[9] 荣智林.基于三相PWM整流器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
[10] 霍艳,张全柱,杨太石.机车蓄电池检测系统的地面分析软件[J].蓄电池,2007(1):30-33.
(收稿日期:2014-03-03)
作者简介:
张敏三,男,1957年生,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工电子、自动化控制。
吴海波,男,1979年生,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工业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