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可编程逻辑 > 业界动态 > 2009年中国IC市场规模5676.0亿元,首次出现负增长

2009年中国IC市场规模5676.0亿元,首次出现负增长

2010-04-30
作者: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

1、2009年中国IC市场规模5676.0亿元,市场下滑5.0%
  200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2263.1亿美元,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市场同比下滑9.0%,增长率是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的最低值,从5年发展周期来看,2005-200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复合增长率为-0.1%,市场发展连续多年处于低迷期。
 
  在连续5年的增速降低之后,2009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首次出现下滑,下滑的直接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下游产品对上游集成电路产品需求量下降,另一方面就是集成电路产品价格的下降。近年来,中国下游整机产量增速连续放缓,直接影响对集成电路产品的需求;集成电路产品价格一直以来都呈下降趋势,而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价格下滑更加明显,2009年芯片均价与2008年相比下滑幅度超过10%。此外,产能转移趋缓,下游产品出口下滑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对芯片的需求量。


图1  2005-2009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销售额规模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10,02

 
2、计算机、消费、网络通信三大领域占中国IC市场近九成市场份额
  2009年,计算机、消费、网络通信三大领域占中国IC市场近九成市场份额。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的国家,汽车电子类集成电路市场也延续了前几年的势头,在整体市场出现明显下滑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16.3%的高增长率;IC卡主要应用于行业市场,此次衰退实质上并没有影响IC卡芯片市场的发展,中国诸多地方社保卡的发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市场的发展;计算机市场则得益于笔记本产量大幅增长的带动,虽然其他计算机产品产量不同程度出现下滑,但全年中国计算机类集成电路市场依然保持正增长。网络通信方面,虽然手机产量依然保持微弱增长,而且中国3G建设大规模展开,但是由于芯片价格的明显下滑,导致了2009年中国网络通信集成电路市场下滑5.2%,消费和工控领域则明显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下滑幅度均超过10%。


图2  2009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应用结构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10,02
 

3、存储器价格企稳,市场依然份额最大
  在产品结构方面,存储器仍然是份额最大的产品,2009年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依然保持高增长率,因此CPU、计算机外围器件二者保持了正增长,得益于中国3G建设,ASIC、嵌入式处理器只有微弱下滑,而存储器市场在价格稳定的保障下,市场也只有2.4%的小幅衰退。其它产品市场则不同程度出现明显衰退。


图3  2009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产品结构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10,02
 

4、整体竞争格局基本不变,存储器厂商表现相对较好
  在品牌结构方面,Intel和Samsung依然是中国集成电路市场上的前两位厂商。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品牌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AMD受益于中国PC产量大增,排名上升到第4位,而MTK在2008年进入前10的基础上再次在市场上取得成功,2009年排名第8,前10大厂商中,TI滑落到第6,NXP和Freescale则分别滑落到第9和第10。整体来看,2009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上中国厂商只有MTK一家进入前20名,其余全部为外资企业,在各类厂商中,存储器厂商则表现相对较好。从市场份额来看,Intel依然遥遥领先,而前20大厂商的市场份额在2008年64.0%的基础上提升到2009年的65.6%,市场呈现出“马太效应”现象。


图4  2009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品牌结构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10,02


5、2010年市场将增强回升向好势头,进入新一轮成长期
  无论是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市场,2010年必定会成为市场回升向好的一年,2010年市场在2009年的基础上实现超过15%的增幅并不困难,具体来看,未来3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发展速度将保持在10%以上。


图5  2010-2012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预测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10,02
 

  分领域来看,计算机领域仍然将是未来带动市场发展最重要的领域,汽车电子和IC卡领域虽然可能保持相对较高的发展速度,但是由于所占份额太小,对整体市场无法产生较大影响,其它领域市场将会随着全球经济的好转有一定程度的复苏。未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电子书、智能表,监控和医疗电子产品等将可能成为推动集成电路市场发展的热点产品。整体来看,从2010年开始,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将会步入一轮新的成长期,但市场的发展速度将不会再现前几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平稳增长将成为未来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发展的主要形式。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