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一年后 英特尔中国再战移动端
2015-04-13
在4月8日举行的IDF(英特尔[微博]信息技术峰会)上,包括第六任全球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在内的一众高管第二次同时亮相深圳。
为了“取悦”这个如今已经成为英特尔全球战略创新源头的城市,科再奇甚至一上台就有些夸张地说:“2014年基于英特尔芯片的平板电脑出货量达到了4600万台,而要是没有中国合作伙伴的鼎力相助,不要说4600万台了,可能连400万台都做不到。”
这个成绩的确超出目标不少,去年年初,上任CEO不久的科再奇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很激进的目标:2014年要卖出4000万台搭载英特尔芯片的平板电脑。业内有传言称,英特尔在华大力扶持的深圳生态圈贡献了其中的43%,而主管这项业务的全球高级副总裁施浩德(Kirk Skaugen)之后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说“40%以上”的出货量来自于中国。据他透露,鉴于英特尔在深圳推行的补贴政策很有成效,今年不会减少对中国的补贴。
从2013年11月开始,英特尔就确定了向中国的补贴策略,科再奇在当月的财务分析师会议上称,英特尔将为其平板电脑比竞争对手高出来的成本买单,而且还要负担OEM厂商设计产品的成本。所以财报显示,英特尔移动芯片业务在去年亏损了40亿美元,这其中在补贴上的支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包括科再奇在内的美国总部高管都认为这样的“冒险”是值得的,在他们每一个人看来,中国的数字革命正在加速进程中,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经济体,而英特尔则大有可为。主管物联网业务的高级副总裁Douglas.Davis也提到,未来物联网的机会非常大,有350亿台设备将互联起来,它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会在中国。
更何况,中国战略方向正在重点转向创业与创新。中国“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提出,让科再奇兴奋不已,“我已经向中国政府发了30年的伙伴信号,合作是实现双赢,现在这个国家发生的一切都不可思议。”
重返手机
在平板电脑业务上打开市场之后,英特尔今年的重头戏将会是智能手机。去年上半年,英特尔突然入股了中国芯片公司瑞芯微,两者将共同研发针对入门和高性价比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芯片产品——SoFIA。今年4月,新产品开始量产,并且已经有14家ODM(原始设计商,俗称“贴牌”)拿出了48款设计。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7寸以下的智能手机。
英特尔在2012年重新回到移动终端市场时,第一主打的就是智能手机,在当年,他们密集地与联想、摩托罗拉[微博]、中兴等厂商推出搭载英特尔芯片的智能手机,而且其中的大部分都是OEM厂商的旗舰机型。但事与愿违,即便联想请来NBA球星科比给K900做了一系列的代言推广活动,这款手机依然没有击穿市场。
因此,到了2013年下半年,英特尔就开始把重心转移到平板电脑上了。内部人士的解释有两点,一是平板电脑更接近PC,英特尔更熟悉;二是在智能手机上,英特尔需要一点时间去反思和修正。
所以去年一整年,英特尔几乎重建了手机业务的产品路线。除了入股瑞芯微之外,英特尔还在去年9月斥资15亿美元收购了清华紫光20%的股份,因为这家公司拥有两个重要的中国手机芯片设计公司——展讯和锐迪科,新产品将在今年下半年上市。
英特尔跟他们的合作方式都是史无前例的,双方共同去研发和推广产品,而不是像往常那样把被收购对象的技术融入到英特尔的产品中。更何况英特尔还要把他们带到全球市场,那里是英特尔更容易进入的市场,来自中国的产品总是能够比对手便宜一半。
蓝岸通信是英特尔在深圳合作非常紧密的设计方案提供商,他们会针对英特尔的芯片设计出多个方案,那些中小OEM厂商在拿到这些方案之后,甚至只用装一个外壳就可以销售了。这也是英特尔在去年大力推广的“Turn Key(交钥匙)”模式,即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台湾联发科[微博]公司(MTK 全球著名IC设计厂商)曾用它创造了中国的山寨奇迹。蓝岸通信CEO贺涛在演示过程中,从西装口袋里拿出了基于他们方案的产品,4寸的45美元,5寸的50美元,8寸的通话平板才65美元,这让施浩德吃惊不已。
英特尔只是列出了他们在智能手机业务上的产品路线图:从X3,X5到X7。尤其是更具性价比的X3和X5在深圳受到极大的关注,本报记者去年下半年走访了包括蓝魔、昂达、酷比魔方在内的多家深圳OEM厂商,他们都在计划着把更多的通话平板从ARM(现在最主流的芯片平台)转到英特尔上来。这些厂商都是英特尔在平板电脑上的重点扶持对象,他们越来越认同英特尔平台的价值。
在业界看来,英特尔一定会在智能手机业务上延续他们在平板电脑上的策略。从今年4月14日开始,英特尔将会采用新的会计方法,把移动业务的业绩合并到PC业务中去。而且两个部门也会合并,从长远来看,两个部门的产品路线图也有可能会合在一起。科再奇的逻辑是他始终相信这个业务之间的互联互通只是时间问题,但更现实的意义就在于,移动业务在PC业务的“掩饰”下,会得到几年珍贵的缓冲期。
所以,今年英特尔会基于在深圳庞大的合作伙伴群体,把智能手机业务的产业链条打通。尤其是在交钥匙模式上,英特尔也会像在做平板电脑业务时那样,扶持众多的零部件厂商和设计公司,把交付周期和成本都降下来。那么到了明年初,科再奇很有可能再喊出一个激进的目标……
重新定义未来
但这终究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业务,在科再奇的计划中,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更广泛的计算才能真正重新定义英特尔的未来。“的确,原来Galileo、Edison(英特尔在物联网领域的产品平台)都不在我们原来的产品路线图上,它们停留在实验室里的理念阶段。”科再奇说。而现在,英特尔专门成立了一个事业部来做这件事,他把战略重点放在零售业、工业和汽车业上。“现在全世界有70%的视频摄像头是安装在中国的,而且大部分是由中国本土OEM厂商生产的,这种视觉和图像系统我们可以将之称为物联网的‘眼睛’。”Douglas.Davis说,“让我们近距离来看一看物联网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样的机会:世界其它地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是10%,而中国的是20%。”
于是,物联网产品事业部同深圳也开始有了紧密的合作,做法和移动业务没有多大区别。补贴、扶持中小厂商、共同研发技术、深耕中国市场……类似的例子还发生在智能硬件业务层面上,这也是科再奇上任之后力主成立的一个部门,并直接向他汇报,它的主战场同样是在深圳。
“英特尔的全民创客项目在华要加速启动,以此来响应中国提出的全民创新和万众创业,我们将继续投入1.2亿元,在中国的几个一线城市开放在线创新中心、联合创客空间,还会有风投的加速服务。”科再奇说。
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正在亲自做这件事,他甚至把创新链条延伸到了校园,跟八所高校建立了联合众创空间实验室,还头一次尝试用天使基金对接小而精的项目,第一期就有8000万元,“Yahoo、Google、Facebook,一大堆的巨头都是从校园里走出来的。”
总之,科再奇在中国的策略都很直接:作为一个技术提供方去搭建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中国企业和组织参与进来。借此进入中国市场,也把来自于中国的创新引入国际市场。
“今年很特殊,我们将迎来摩尔定律的50周年,大家都在讨论我们能不能把它延续下去。”科再奇说,“我个人认为摩尔定律仍然可以再接下来持续几代,至少十年。看看现在中国发生的一切吧,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