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对策解决“机器换人”正遭遇的成长烦恼
2015-07-24
佛山“机器换人”的浪潮正在一浪接过一浪,但发展的瓶颈似乎已提前来临。
应用类企业如何解决升级改造与资金链衔接、设备投入与人员配置问题……佛山16日举行“机器换人,提速工业生产”交流分享会,来自全市的机器人企业代表纷纷就“机器换人”正在遭遇的“成长的烦恼”进行头脑风暴寻找对策。
瓶颈:
人才难引难留企业着急
据悉,佛山已有120多家企业引入3500多台机器人,未来三年内,佛山工业机器人需求量将达2.5万台左右。
机器人的需求正盛,研发制造机器人的人才却稀缺。“与整个市场需求相比,研发处于滞后的短板位置。”佛山市利迅达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霍锦添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由于10年前国内的机器人制造企业寥寥无几,此前的社会就业结构也导致机器人制造相关专业出现空白,几乎很难在高校发现相关专业,遑论招聘机器人制造的技能人才。
霍锦添说,佛山“机器换人”眼下最着急的是难以吸引和留住机器人制造方面的人才,因为入户积分不够等原因,从外地引进来的相关人才无法享有与本地居民同等条件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政策优惠,从而影响了相关技能人才的稳定性。
利迅达机器人副总经理袁小云说,为了确保相关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公司在发展空间、生活环境、工资待遇等方面都做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单凭企业一己之力还是不够的,因为人才问题是一个行业问题,更是一个政策问题”。袁小云说,如果在政策上能提供一些扶持,突破人才引和留的瓶颈,不仅能够大大促进佛山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在智能制造方面也能令佛山抢占先机。
据了解,目前佛山引进人才的政策中,尚未有针对机器人制造领域人才的积分优惠等扶持政策。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