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各业界大佬谈机器人发展
2015-07-24
7月21日,第19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产业峰会在合肥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是机器人世界杯开启19年来,首次举办机器人产业峰会。峰会的举办,机器人一下子成了合肥人不得不说的话题,下面来看看业界大佬是怎么看待机器人发展的。
陈小平:
机器人精确测试是量产瓶颈
首次服务机器人精确测试,是第19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的一大亮点。在机器人产业峰会上,RoboCup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陈小平表示,精确测试是国际服务型机器人实现产业化的一大瓶颈。目前,中国科技大学团队正在致力于打造机器人精确测试技术,将为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奠定基础。
陈小平说,精确测试是当前国际机器人研究领域竞争的焦点之一,对突破如今国际服务机器人研究瓶颈有着积极的意义。据悉,这套系统由中科大牵头,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研发。陈小平表示,精确的标准测试不仅是在大赛评判上,而且在今后的服务机器人量产方面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陈小平还展示了可佳机器人的科研成果,引起现场业界人士的高度重视。陈小平表示,可佳机器人在长期的技术积累上,成本已经变得很低。未来,以“可佳”为代表的国产服务机器人,最终将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近年来,中科大启动了“‘可佳’低成本移动平台”项目。在“可佳”机器人底层平台的基础上,对主要零部件进行了国产化改造,对底层控制和感知系统进行了优化和升级。目前,已完成两台“可佳”低成本移动平台原理样机的研发,并利用服务机器人自动检测系统进行性能检测与评价。“可佳”低成本移动平台的硬件成本降低,为可佳通用移动平台产品的低成本化开辟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陈小平介绍说,价格降低后,机器人移动平台大约在1.5万元以下。更可喜的是,通过生产工艺和批量生产等工业化手段,有望进一步大幅降低自主机器人移动平台的成本。
韦罗莎:
未来机器人具备学习能力
国际RoboCup联合会前主席韦罗莎表示,未来机器人将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向人类寻求帮助,通过人机互动来完成任务或获取技能。
在峰会上,韦罗莎重点展示了一款其团队研发的机器人。该机器人的构造并不复杂,它和你曾见到过的那些最先进的机器人不同,它没有胳膊和手,也不会发出特别复杂的词汇。它的“腿部”是一套滑轮系统,上身则是由一个传感器集群和一台笔记本组合而成,它的过人之处在于,能在其固有的局限性下面,发挥出最简单,同时也是最有效的功能。在韦罗莎演示视频里,这款机器人能够在一栋大楼里穿梭无阻,完美避让移动障碍物,并且精准地停到指定位置。尽管没有手臂,当它走到电梯门口时,它会用电子口音向最近的人类寻求帮助。“你能按下10楼吗?”在人类的帮助下,这个机器人顺利完成制定任务。
“你很难去设计一款机器人,让他理解人类讲话,而且即便这些机器人有手臂,也不一定能抓住任何物体。因此我决定干脆让它们完全自治,并开发了一种‘寻求帮助’的机器人模型。”韦罗莎介绍说,这是一款“人机合作机器人”,它的功能十分强大,能运送包裹,并且可以接待来宾。目前,这类机器人的服务时间长达数年,而且从未发生过故障。
记者了解到,目前人机合作已成为科学家和创业家们最喜欢探索的领域之一。
徐晓兰:
服务机器人爆发式增长
在昨天举行的机器人世界杯产业峰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秘书长、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秘书长徐晓兰作主题发言。徐晓兰介绍,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了22.5万台,同比增长27%。特别是服务机器人,在过去的一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目前国内机器人企业接近400家,其中工业机器人企业达到了353家,市场快速成长。由于制造业加快升级,人工成本也在快速上升,在这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催热了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中国的服务机器人也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随着应用逐步的扩展,服务机器人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机器人企业从汽车行业向电子信息制造、食品加工、物流等传统行业渗透。”徐晓兰在峰会上说,机器人应用从工业领域向家具服务、医疗康复、教育娱乐、国防军事等领域快速扩展。在世界范围内以个人、家庭、行业服务为特征的服务机器人已接近2500万台套、280亿美元,超过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一半。同时,互联网领域大举进军机器人产业,推动新一代智能机器人快速崛起。
“服务机器人具有友好性、功能性、拟人性、安全性与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功能与智力的替代。”不过,徐晓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也表示,服务机器人的国内市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所以服务机器人产业相对比较薄弱。
我国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瓶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减速器、伺服电机与驱动器等核心零部件,由于受材料耐磨性和强度、设计、加工和装配工艺等限制,产品在可靠性上无法与国外竞争。二是在灵巧操作、感知与智能核心单元中,传感器、仿人脑芯片、实用化智能软件与国外技术差距显着。三是设计理念落后,与行业紧密配合的仿真环境试验数据积累不够,缺乏共性技术数据平台,应用工艺与集成设计、作业与操作工具、系统集成设计软件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