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皆有度 ——专访德州仪器(TI)全球销售与市场应用高级副总裁谢兵先生
2015-09-14
作者:于寅虎
编者按:
谢兵,从德州仪器中国区的一名普通员工,经过十几年突出表现不断获得升迁机会,现在荣任德州仪器全球销售与市场应用高级副总裁一职。日前,谢兵以新的身份在深圳出现在媒体记者面前,他对于企业文化、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商业模式和市场热点等方面都表达了的全新见解和独到观点。
大公司的生意经
记者:最近这一两年中全球半导体企业间的合并重组时有发生,通过合并的新企业规模和竞争力都得到了加强,同时德州仪器公司此前也有过对于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收购案例,您如何解读收购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
谢兵:每个公司追求的东西不同,德州仪器追求的是更强而不仅仅是更大。因为强和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很多公司可能很大,但未必强。
如果从财务角度来讲, 我们追求的是每股现金流的变化率。如果看我们过去五年每股现金流,我们的复合成长率达到了15%—16%。所以德州仪器追求的是更强,这个更强是从技术上,从服务客户的能力上,从现金流的产生上体现。
接下来我谈谈对于并购重组的看法。
收购或者并购的发生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慢慢进入到成熟阶段时,在股东压力下提高回报率的一个很自然的动作。既然谈到这个话题,我相信很多人会很自然地想到,德州仪器的现金储备状况还不错,会不会有收购计划?
实际上德州仪器收购美国国家半导体在当时是业内最大的收购,最重要的是合并之后对客户的持续支持,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加强了。举个例子,大约在2006年模拟和嵌入应用只占我们业务的44%,而现在这部分产品占到我们全球业务的85%,我们目标是90%以上。德州仪器的营业额基本上是持平的,略有浮动,但是产品组合在六七年里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同时德州仪器在战略转型上也是成功的,并不是所有公司都有这种胆识去主动做这种变化,尤其手机部分的转型是在最高峰的时候决定的。原因很简单,我们发现差异性越来越小,给用户的价值越来越小。
记者:毕竟行业竞争环境发生了变化,您如何看待接下来的企业间竞争?
谢兵:德州仪器一直在关注这次合并浪潮,但我们不会因为别人做了什么而去跟风,也不会因为别人没有做什么就不会去做。我们不排斥任何机会,但也不会因为别人做而去跟风。
德州仪器在企业并购方面的的决策必须符合两个大方面的要求。
第一,战略上符合我们的所关注的领域,具体来说是模拟业务,一方面要能带来新的技术或者新的客户群,而且在文化上能和我们兼容。
第二,在财务上要有相应的回报率。
如果有符合这两个方面的合适的对象,我们会有兴趣。德州仪器这么多年一直在关注着市场和行业的变化,保持着自己的发展思路,不会因为最近这些动作而受到影响。
德州仪器是一家有着80多年历史的公司,有它的底蕴,有它的自信,有它成熟的套路和章法。
记者:现在半导体产业处于发展的拐点上,您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层核心成员之一,您预见德州仪器的下一个战略调整会有什么样的新变化?
谢兵:第一,我们关注的是客户群,这个客户群没有变化;第二,我们同时也非常关心行业。一方面我们很自信,而且核心价值没有任何变化;另一方面我们也很关注行业变化,去做适当的调整,比如跟客户的配合方式会有很大的改进。实际我们公司内部的生产制造、研发、销售也在不停地调整。我们希望成为更强壮的公司,而不仅仅是更大。
记者: 2006年模拟+嵌入式是TI整个业绩的40%多,到上一季度或本季度是85%,刚才您谈到希望今后能达到90%。为什么会定这样的目标,如何确定这样的目标是正确方向?
谢兵:为什么模拟和嵌入式会成为德州仪器的业务方向?
首先,模拟和嵌入式应用市场很大,一个是400多个亿美元,一个大概200亿美元,加一起大概600亿美元。这个市场足够大。
第二,相较而言它的客户群很多元化,也就是说很分散,理论上讲只要做电源就会用到模拟和嵌入式,尤其随着智能的提高,都会用到这两种技术。
德州仪器大约有10多万个客户,实际上真正的数据比这个数字还多,这提供了很广阔的客户基础,任何新的技术和趋势出来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更早的了解到。从金融风险防范角度来讲,我们产品组合基数大也会有好处。
第三,我们的产品有10万多个,这样我们能给用户带来整体的系统解决方案。除了器件、整体解决方案之外,德州仪器还有晶圆制造和封装厂,拥有整个上下游的技术,而且不管峰值高低都能保质保量供货。德州仪器供货的准时率大概有30多个月是95%以上。所以我们选择这个的嵌入式和模拟实际上考量了很久,最终确认德州仪器拥有战略优势。
市场热点在哪里
记者:全球电子市场正处在快速变革的时代,商机瞬息万变,请问在未来的一年里,德州仪器的重点市场方向是什么?都有哪些应用领域是当前公司营收的重要来源?究竟哪些应用市场会成为极具潜力的营收来源?
谢兵:我想讲两个层面的,德州仪器的定位和大部分的公司有很大的差异性,我们是全行业覆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产品决定了我们的定位,德州仪器目前来讲大概有十万多个产品,在全球有大概十几万个客户,因为我们的产品很广,在行业中都处于领先地位,理论上来讲,只要是电子产品,无论手机、电视机、空调、显示器、工业类的安全消防、工控机器人以及汽车电子都是我们覆盖的领域,因为TI的产品线很多,所以我们希望能够覆盖所有的行业或领域。
另一方面,我们确实有一些应用范围是特别看重的,一个是汽车,一个是工业。如果看汽车行业的变化,它的每辆车平均下来电子器件的含量都从过去极小的投入到现在增长到较高的投入,原因很简单,无论是在安全驾驶上、辅助驾驶还是在信息娱乐系统上的投入都会越来越多,同时电动汽车的发展和创新也极大的推动了半导体在汽车中的运用。实际上像这个领域里的创新对我们来说可能只是刚刚开始,因为对汽车来讲,传统的机械含义上的创新一直在持续,但是那些领域相对来说越来越成熟,而相反的电子行业里面,汽车电子的发展和运用还只是一个开始,所以我们非常看重这个领域。
以智能照明和抬头显示为例,汽车电子的运用能够让汽车通过前方反光的变化自动够调节近光和远光,或是在会车的时自动将车灯降低,会车完毕后再抬高。另外还会有行人检测的功能,当行人靠近汽车时,汽车的灯会变得柔和,行人通过后再自动调节亮起。此外还有抬头显示(HUD)在汽车中的运用,这项技术以往多是用于战斗机或自动驾驶仪上,能够在车辆前方显示很多关键信息。所以,汽车电子上一方面是发展很快,一方面对技术要求很高,德州仪器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能力会较强较好,所以我们非常看好这个领域的发展。
另外一个应用是工业类,工业类实际上非常宽广,包括无人机、安全监控、IOT、机器人、医疗等,我们都称之为工业类。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德州仪器都与大部分主流的企业在早期建立了很好的联系。所以,我们一方面希望做到全行业覆盖,另一方面希望有选择,有更多的突破,而且这些也符合目前国内和国际热门趋势的发展。
在这两个领域,我们会看到了良好的复合成长率和很大的成长空间,同时也为业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需求,例如汽车的安全性、产业链的管理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和技术支持能力等,同时还要有一个良好的性价比,我们在这些方面都具备很强的基础和实力。
记者: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工信部推进的重要项目,德州仪器如何看待这一计划带给公司的市场机遇,会有哪些措施来支撑获得较大市场份额?
谢兵:所谓的工业智能制造,它本身是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它的可靠性、降低成本,另外能够有更多的信息提供给人来做更好的决策。但是不管是“中国制造2025”或者是“工业4.0”,我觉得纯粹从工程学角度讲,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回馈会越来越到位、越来越简洁、越来越精准,同时把更多的智能放到前端。
以机器人为例,它的很多控制功能是从后台到前台甚至到机器人手臂上的,实际上这种应用也为德州仪器带来了很多的机会,因为我们的电源产品和信号处理技术都能够为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提升。
如果从技术分项角度来说,机器人大概包括了感知、信息采集和收集、信息处理、反馈、控制等单元,例如在信息采集单元,前端有传感器、温度、湿度、光线声音等,我们有很多产品可以运用到这些领域,包括信号放大、数模转换、数据处理、电源管理等,我们能够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因为我们具有广阔的产品线。
作为老牌的半导体企业,我们的工程师发明了第一个集成电路,也将这种创新延续到我们的企业基因中,所以无论是“工业4.0”还是智能制造,随着行业的发展,我们面对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把工控当成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集中精力在发展。
全球视角看中国
记者:您从中国成长到现在的这个位置上,回过头来您如何重新评价中国市场和中国电子行业?
谢兵:我作为职业经理人,另一方面也作为个人,这两者会有很多重叠,又有差异性。作为职业经理人我需要“在其位谋其职”,也就是说首先要保证业绩的成长,要使我门的客户满意,同时配合客户推出新产品,而目前来说我的客户群是面向全球的,所以我必须要有一个全球性的视野和观念。在这种状况下,中国只是一个最重要的、发展最快的客户。
其次,中国仍然是增长最快、机会最大的国家之一。例如,中国创客的蓬勃发展,对我来说不仅代表了技术,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企业家的创业冲动和要与众不同的精神,这种大环境和氛围在其他地方时很少见。在这种状况下,我在美国做的工作实际上是曾经在中国所做工作的一种自然延续,也就是说我在美国同样支持国内的客户,为国内的客户提供广阔的支持和服务。
现在的职务让我有机会更客观看待中国的发展。例如对于珠三角的加工能力的认识。以前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珠三角有很多污染,代工价值链太低或者利润太低。但在当我设身处地的去了解其他的国家地区之后,我认为在价值链上,中国所处的地位是牢不可破的,而且它很有价值,对整个产业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而这个作用在以前可能被低估了。
我记得一两年前有一家做手表的公司在深圳寻找代工。这个公司的负责人去了深圳,一家一家找代工,最后还真发现了一家行业的领军公司。为什么去深圳找代工?很简单,深圳的企业能在很快的时间内做产品,全球没几个地方的企业能够做到一点。所以,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来讲,深圳非常重要。任何一个想法或创意,把它变成产品或者服务推向给客户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中国所处的位置,全球没有其他国家能替代。
记者:电子工程师一直都是德州仪器服务的核心群体,那么请问经过对于全球业务的了解,您现在中国的电子工程师的评价有变化吗?
谢兵:中国电子工程师有其他国家都没有的儒家文化,崇尚用心工作,天道酬勤的信念。这一点造就了中国人辛勤劳动的美德,创新和创造力的集聚。
另外在教育体系上,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每年培养了全球最庞大的工程师团体。虽然工程师团体的水平可能参差不齐,但在庞大的基数中总有一拨人会脱颖而出。
其次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空间,为创新能力的快速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保护知识产权,其实是对创新的的一种认可,当创新成果得到足够多的认可时,在国内这种环境下会有群体效应。也就是说当某个公司在研发上投入有产出,而且得到了包括法律上的、商务上、名誉上的认可时,中国可能出现效仿、跟进、持续改进的潮流。
实际上中国在价值链所处的位置非常良好,能够保持这种价值链的位置并持续加强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作为一位从中国走出去员工能够担任高层管理人员,与您后来领导下的德州仪器中国业务的快速发展不无关系,您如何评价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谢兵:我想讲一下,我之所以能够走到德州仪器全球总部任重要岗位,有两个重要因素缺一不可。
第一,从公司角度讲,德州仪器公司地处美国德州,文化非常开放。德州仪器公司88%的产品是在美国之外研发的,我们是一个全球性公司,这也决定了它管理层和大环境的多样化。
第二,在德州仪器公司内部,无论是对底层经理还是对高层领导的业绩都看得非常重。过去的十年正好是中国电子行业大发展的时机,最开始我接触的很多客户都在某个很小的领域里,员工只有十几到二十几个人,通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基本都变成了他所处领域里的领军企业。
而我运气非常好,恰好赶上了这样一个好的时代,使我有机会把业绩做得更好。
所以中国对于德州仪器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性,我们在中国业务的成长也在过去几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后记:跟谢后相识确实有很多年了,也他的老师程天纵当年相比,他在中国区总裁的位置上显得过于低调了些,能够有机会采访到他的媒体记者实在不多,其实谢兵的大把时间都用在了客户的身上。“天道酬勤”是谢兵的座佑铭,而正是这种勤奋使得他可以成为“中国白领”的佼佼者。如今身居显位,谢兵依旧保持着勤奋工作习惯,不忘初心地努力实现着自己的价值观,他说自己是一个“趟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