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业界动态 > 4G迎来“+”速时代 中国移动“4G+”领跑

4G迎来“+”速时代 中国移动“4G+”领跑

2015-09-30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中国移动4G业务的特点,那么“快”字当之无愧。这个“快”字不仅体现在抢红包、刷视频时的秒抢秒刷的酣畅淋漓,更体现在中国移动4G网络的建设速度上,自2013年年底正式商用以来,中国移动4G网络发展迅速,仅一年时间就发展到2G时代十年、3G时代四年的用户规模。

  4G迎来“+”速时代

  10个月,用户数达5000万;13个月,用户数破亿;19个月,用户数破两亿……自2013年年底商用以来,中国移动4G一直在刷新着自己的速度。截至2015年8月31日,4G用户数2.3亿,占中国移动8.2亿用户总数的28%。

  “用全球最快速度,打造出全球最大4G网络。”已经完成TD-LTE网络“两宗最”的中国移动在继续扩大4G网络规模的同时,加速向着“精品网络”的目标踏实迈进。“但凡有流量需求的地方都应有中国移动广覆盖的适度领先、连续覆盖的相对领先、深度覆盖的绝对领先,并且最终要确保用户感知”,“三领先、一确保”正是中国移动为领跑4G给自己的加码。

  201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4G基站达到94万个,网络能力持续增强,覆盖日益完善,成为覆盖人口超过10亿的全球最大4G网络,基本实现全国城市、县城的连续覆盖,发达乡镇、农村的数据业务热点覆盖。全部3A级以上景区、高铁的全覆盖,数据业务需求覆盖率已达到90%,充分满足客户的移动上网需求。同时,开通了82个国家和地区的4G国际漫游,并透过GTI(全球TD-LTE发展倡议)的推动,不断加快TD-LTE的全球规模化发展。

  在完善4G网络覆盖的同时,中国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通过载波聚合等技术,大力推进4G+建设,目前已在广东、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进行试商用,下行峰值速率超过200Mbps,为广大客户提供了更加高速流畅的网络体验。移动“4G+”技术相当于让每位4G用户从单车道行驶升级到双车道甚至多车道,高品质视频的传输速度将持续倍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移动用户来说,享受高速网络,除了网络覆盖和速率的提升,还少不了终端的同步跟进。正是大力引导终端产业链,推出款型更丰富、价格更适宜的4G终端,帮助中国移动迅速扩大4G客户规模,巩固了4G发展领先优势。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全渠道销售4G手机1.4 亿部;通过推动终端、USIM卡和4G套餐一体化销售,全面加速客户向4G迁移。随着4G+业务的商用,中国移动年底前支持4G+的手机将达到22款,其中不乏苹果iPhone6s和6splus这样的明星机型。

  “互联网+”的4G加速度

  “中国移动将以提供数字化服务,打造无所不在的可靠网络、提供无所不能的支撑能力为目标。”正如在上海世界移动大会召开期间发布的中国移动技术愿景2020+白皮书中所提,网络的加速建设和网速的加力提升也为各行各业拥抱“互联网+”时代的征程走上了快车道。

  交通、旅游、教育、医疗……4G给传统行业拥抱互联网提供了“快速通道”。在浙江衢州,中国移动与衢州市农办联合开发了“移动掌上农家乐”平台,让农家乐的菜品、价格、住宿环境、采摘信息、地理位置、促销优惠等信息一览无余。长久以来,旅客和旅游产品提供者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难题迎刃而解;在北京市第二中学,移动智慧课堂的应用开辟出“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老师通过录制讲课视频并上传到手机App课堂平台上,还可以同时布置练习题作业。学生能够在线针对课程提出疑问,同时获得老师的针对性回答;在四川,三甲医院的专家已经完全可以通过移动4G手机视频,高速4G网络传输,全程“手把手”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百姓生活也正在享受着移动4G高速网络带来的便利,基于4G网络的各种互联网服务正在让人们的生活变得“so easy!”开车上路,4G网络让导航没有时延、网速比车速快,再也不会错过出口;乘坐公交,不仅能实时掌握车辆的运行信息,还能在4G公交上畅游网络;网上购物,4G秒拍所向披靡;4G可穿戴医疗设备,方便患者实时把血压、血糖和心率等健康数据传输到医院,让医生实时监测病情变化并通过4G网络实现与专家进行高清视频问诊。

  随着“互联网+”内涵及外延的逐步拓展,特别是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许多垂直行业的发展,都对移动通信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4G逐步完善的同时,其演进技术5G的发展也亟待加快。中国移动在面向“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愿景2020+白皮书”中提出要为4G提速增效,并且面向新市场开展5G研究,实现灵活高效的网络转型,到2020年以后与行业各方实现“智连万物,无限可能”的愿景。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