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嵌入式技术 > AET原创 > 智能制造助燃“中国制造2025”

智能制造助燃“中国制造2025”

2015-10-14
作者:杨庆广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而制造技术的智能化改造将是这一战略实现的重要前提条件。

       如今,智能制造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它是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是自动化和集成技术向纵深发展的结果。智能制造无疑为相关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制造2025图表.jpg

核心是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创新。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成为全球制造第一大国,世界500种产品当中,中国220种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钢铁、煤碳占世界产量的一半,水泥占到世界产量的60%,化纤、造船、汽车、家电等等全球产量第一。再加上我国的载人航天、探月、深潜都位居世界前列。这些是非常可喜的,但我们仍然要看到中国工业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们的关键设备、核心和关键技术依赖进口,缺乏自主品牌,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其次,我们在高端制造业上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如何实现新的突破,智能制造必不可少。

       智能制造的核心是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融合创新,重点包括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关键零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专用装备等。它能实现各种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精益化、绿色化,带动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在实现智能制造的过程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通过信息技术与各产业领域的融合创新,推动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技术变革,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选取重点领域集中突破

       目前国家为了推进智能制造,各级政府密集出台了很多扶植政策,在这一过程中要实现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要突出重点,选取重点领域集中突破,避免一哄而上。

       首先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性技术,包含新型传感原理和工艺、高精度运动控制、高可靠智能控制、工业通信网络安全、健康维护诊断等。其次是智能测控装置,包含机器人系统、感知系统、智能仪表等。最后是基础工业软件开发。

       为了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可以综合以上的智能制造相关技术,针对不同行业建立起一系列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为后续企业引入智能制造建立起标杆体系,通过示范效应引领其他企业进入。

       在推进智能制造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共性需求,也要注意个性化需求,不同的制造业需求重点不同,智能化改造方向也都有所不同。比如工业机器人,由于每家企业生产产品参数不同,对于工业机器人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尤其是当形成自动化生产体系时,这种差异化还会被进一步放大,这就需要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不仅要有基础的软硬件开发能力,还需要有定制化开发能力。

       当然,智能制造的引入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比如数字化技术的大量进入,就让企业的信息安全的风险提升,主要包括黑客攻击、病毒、数据操纵、蠕虫和特洛伊木马等技术。为了防范信息安全风险,还要在智能制造引入初期就引入防范这类风险的软硬系统,要和整个智能制造体系紧密结合,防止产生信息安全漏洞。

       为了共商智能制造在中国的发展路径和具体解决方案,欢迎大家参与2015中国智能制造技术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主要议题

• 中国智能制造政策解读

•中国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介绍

•智能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先进传感器技术

• 智能控制软件解决方案

•先进机器人技术

• 工业物联网

• 工业云与大数据

• 智能工业信息安全技术

• 智能工厂

• 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展示

时间:2015年11月12日

地点:上海卓美亚喜马拉雅大酒店 欢厅1

报名请猛戳

ico_qrcode.png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