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扫货” “中国制造”的吸引力呢
2015-11-09
时下,中国人海外疯狂扫货早已不再是新闻。数据显示,我国出境游人数和购买力已连续3年居世界第一。2014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达1.09亿人次,海外支出同比增长28%达到1648亿美元;预计2015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达1.2亿人次,消费支出将高达1940亿美元,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初出国门的中国人,可能只是热衷于彼时国内还很罕见的电视、冰箱等家电产品。到后来,则更青睐名牌手表、名牌衣服、高端化妆品等价差较大的高端名品,而近年来,除了高端名品依旧高热不退之外,甚至连面膜、牙膏、刀具、锅铲、洗衣粉等寻常日用品也成为游客的“扫货”对象。
很多人据此质疑国内的税率、运营成本、渠道利润的反差以及零售业的发展滞后,并倡言不如多搞一些免税店以“引导消费”。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如果在国内能够很方便的购买到国外产品,且价格也还过得去,人们又何苦大老远跑到外边去当“搬运工”?只是,账不能这么算。在“世界是平的”已成共识的今天,依然立足于静止、封闭的思路,试图留住“外流”的购买力,不啻是在缘木求鱼。
首先,中国人纷纷“走出去”,并不仅仅只是去购物、去消费、去“流失购买力”,更有“睁了眼看世界”的意味在。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究竟是上面样子,而惟有亲身体验而非他人代言,才能够看到一个真实、不虚妄的外部世界。特别是,看清楚了外面,也才能够对自身的现实环境、处境有一个基本的认知。这就是比较的好处,任何人都不可能替代。
如果我们过多的盯着国人在海外的巨量消费,甚至潜意识里还在计算“如果这些消费都放在国内”会怎样怎样,则未免有点一厢情愿。且不说,时至今日,已经不可能再动用行政力量,或者祭出爱国主义的大旗让国人裹足不前,即便人为设限,恐怕老百姓照样会持币待购,不会将这些钱在国内花出去。这种计算方式本身,就暴露出一种短视和肤浅。
很多情况下,国人的海外购物不过是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的衍生品。不承认这一点,还在那里抱怨、惋惜,只能说,我们在消费心理的研究上依然十分隔膜。当然,也不排除国内一些研究机构是在投官员之所好,甚至是在试图为国内的消费不振找“洋借口”。
其次,老百姓的消费意能引导吗?当然能,但前提是应该立足于激发其内生动力,并尊重其自主选择权,而非限制、堵截的思路,更不是动辄挥舞道德大棒,强调“中国制造”如何如何。其实,老百姓从来没有排斥过国货,也并非不会算经济账,恰恰相反,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消费主体,都会算账,并不需要别人指手划脚。
为什么现在出去的老百姓很少买国外的电视、冰箱什么的?很简单,无论是品质还是价格,我们的国货完全可以满足老百姓的消费意愿。同样,为何那么多人都从国外往回背奶粉?如果国产奶粉能够让人放心,不会吃坏宝宝,相信老百姓也不会慌了手脚。
可见,问题并不在于老百姓的购买力外流,而在于我们究竟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国货产品,以及我们要为一个产品的全环节流通支付多少成本。即便单纯谈算账,似乎也不应该只注意到一年一万亿的大账,也该帮着老百姓算一算个体的小账:性价比如何?安全性如何?返修率如何?等等。搞清楚这些问题,事情反倒简单了。
市场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会具体到每一个消费者,每一单生意,每一件商品。老百姓只关心自己的钱是不是花得值,只关心自己不要总是在“质次价高”的消费活动中成为鱼肉。“中国制造”应该真正对消费者负责,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吸引资金回流,而不是眼热“购买力外流”。
果如此,则国人的纷纷“走出去”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经过一番比较之后,确认国货的“性价比”更高,而这,应该说是最理想的“睁了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