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标识码: A
DOI:10.16157/j.issn.0258-7998.2015.11.026
中文引用格式: 陈俊超,王平玉,申滨. 基于FDC准则的认知无线电宽带频谱感知[J].电子技术应用,2015,41(11):93-96,100.
英文引用格式: Chen Junchao,Wang Pingyu,Shen Bin. FDC based wideband spectrum sensing in cognitive radio[J].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15,41(11):93-96,100.
0 引言
随着人们对无线频谱资源需求量的与日俱增,无线频谱资源已经成为一种稀缺性资源,由于当前的频谱固定分配机制,导致了频谱资源的严重浪费。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1]作为一种新兴的动态频谱接入技术,可以有效改变这一困境。次级用户(Secondary User,SU)为了能动态接入未经主用户(Primary User,PU)占用的授权频带(Licensed Frequency Bands,LFB),需要SU准确地感知LFB是否被占用,因此,频谱感知技术无疑是CR中的一项核心技术。传统的频谱感知技术研究通常聚焦于窄带以及多用户协作[2]方面。近几年,宽带频谱感知(Wideband Spectrum Sensing,WSS)逐渐成为了CR技术研究中的热点研究方向。当前,主要的WSS研究都建立在需要知道PU信号和噪声功率等先验信息的基础上,在通常情况下缺乏灵活度和鲁棒性。因此,基于信号集合势(Signal Set Cardinality,SSC)的WSS算法由于无须预知PU先验信息,且可以避免对噪声功率的精确估计,成为了研究的重点[3-4]。基于SSC的WSS主要是利用信息论准则(Information Theory Criterion,ITC)[5-6],估计LFB上被PU占用的子带个数并最终确定被PU占用的子带的位置。由于估计的效果不佳,导致了基于ITC的WSS方案的检测效果欠佳,尤其是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
为了克服上述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灵活检测准则(Flexible Detection Criterion,FDC)的宽带频谱感知算法。经理论推导和计算机仿真实验证明,基于FDC的WSS算法比基于ITC的WSS算法感知性能更好,并且,经Gerschgorin似然估计(Gerschgorin Likelihood Estimate,GLE)改进之后可进一步提高感知性能。此外,FDC感知算法还可以通过改变灵活系数的值以适应不同环境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1 宽带感知系统模型
在宽带频谱感知系统模型中,SU接收机将整个LFB分成Q个子带且每个子带带宽均为WHz,如图1上半部分所示。其中,P个PU的工作状态是相互独立的,一共占用了K个子带。假设被PU占用的子带集合为SPU=Sp,空闲子带集合为S0,PU信号的相关信息均未知。在各个子带的频谱感知判决完成后,被PU占用的子带集合为PU,空闲子带集合为0,如图1下半部分所示。为了避免虚警和漏检测情况的发生,WSS的目的就是使PU与SPU尽量保持一致。
令Hq,1表示第q个子带处于被占用的状态,Hq,0表示其处于空闲状态。在接收端,第q个子带的第次快拍频域采样信号为rq:
其中,hq表示第q个子带上的等效信道增益, sq表示第时刻第q个子带上对应的PU信号成分,nq(?浊)表示在第q个子带上接收到的加性高斯白噪声。N为感知时间内的快拍次数。在WSS中实现能量检测,一般可采用独立子带门限检测(Individual Subband Threshold Test,ISTT)。
在SU接收端,第次快拍时Q个子带的采样信号为r,。
由式(1)可得,空闲子带的功率只来源于噪声,被PU信号占用的子带的功率由信号和噪声共同组成。假设Q个子带中有K个被PU信号占用,计算出第q个子带的N次采样能量值为eq(q=1,2,…,Q),将eq按照降序排列:
2 基于FDC准则的感知算法
2.1 基于GLE改进的信息论准则算法
基于SSC的宽带频谱感知技术主要利用ITC中的Akaike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与最小描述长度(Minimum Description Length,MDL)准则来估计LFB上被PU信号占用的子带个数。AIC和 MDL的具体函数表达式[3]分别为:
其中,假设LFB上被PU信号占用的子带个数为K,K∈{0,1,2,…,Q-1},将采样信号协方差矩阵R的Q个特征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i表示采样信号协方差矩阵R的第i个特征值,式(3)和式(4)等式后的第一项为对数似然函数项,第二项为惩罚函数项。
可判断的是,对数似然函数项的取值越小,对应的K值在概率上越接近真实值。因此,可得:
即当上式函数值取得最小值时,则得到PU占用子带集合势。
基于ITC算法的WSS性能不是很理想,这主要是因为ITC算法仅考虑采样信号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信息,从而导致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算法检测性能不佳,因此,考虑将GLE算法引入ITC算法中。
Qing等[7]给出了基于GLE算法改进的GAIC和GMDL的函数表达式:
其中,CQQ为采样信号协方差矩阵R第Q行Q列的值,r分别为第i个Gerschgorin圆盘的半径和圆心[8]。式(7)和式(8)等式后的第一项为对数似然函数项,后两项为惩罚函数项。
类似地,在WSS方案中通过式(7)和式(8)得到GLE判决方程:
虽然GAIC和GMDL算法的感知性能稳定,但是仍然不能很好地满足更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虚警率的要求。从估计PU占用的子带个数的角度来说,GAIC和GMDL算法仍是低估了实际的PU占用的子带个数。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灵活检测准则的WSS算法,可有效地改善MDL、GMDL算法低估PU占用子带个数的情况。
2.2 基于FDC准则的宽带频谱感知算法
为了减小低估,FDC准则引入了灵活系数t,且t>1。保持惩罚函数项不变,替换对数似然函数项中的?姿为?姿t,FDC-MDL[9]方程表达式为:
运用FDC准则的条件是该信息准则须是一致估计。AIC和GAIC均不属于一致估计,MDL是一致估计,因此,可以使用FDC准则改造MDL算法。此外,经GLE改进的GMDL也属于一致估计,且GMDL在子带个数估计方面性能要好于MDL,所以考虑结合GMDL算法和FDC准则对WSS算法进行改进,即:
以上提出的基于FDC的GMDL宽带频谱感知算法不需要设置门限或估计噪声功率,从而避免了不准确估计的干扰,具有更好的鲁棒性。FDC算法只是在MDL和GMDL算法基础上的改进,算法的复杂度并没有很大的提高。同时,由于灵活系数的灵活调节,基于FDC的宽带频谱感知在估计PU占用子带个数和感知性能这两个方面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类似地,由式(11)和式(12)得到相应的判决方程:
3 仿真结果及分析
利用MATLAB仿真,设定LFB子带总数Q=64,K=20,灵活系数t=1.9。与ISTT、AIC、MDL、GAIC、GMDL、GBIC[4]等宽带感知算法进行性能比较。在仿真中,为了满足实际应用要求,对于ISTT检测,固定期望的虚警率RFA=0.1,考虑噪声不确定度 dB两种情况。
仿真1 取采样次数为10 000,图2和图3分别反映了在不同的信噪比下各个WSS算法的检测概率RD和虚警概率RFA的变化曲线。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ISTT感知算法性能在时相对较好,但是?驻=1 dB时,RFA很高;AIC、MDL算法的检测性能受SNR影响较大,只能在一定的SNR区间上才能达到较好的性能;GAIC和GMDL算法的RFA比较低,同时它们的RD比AIC和MDL算法高很多;经FDC改进后,FDC-GMDL和FDC-MDL算法的性能较原算法都有比较大的提高;GBIC算法的RD稍高于FDC-GMDL算法,因为GBIC算法包含了更为丰富的统计信息,同时,这也导致了GBIC算法的复杂度要高于FDC-GMDL。此外,从虚警率的性能来看,FDC-GMDL算法的性能较大程度地优于GBIC算法。
仿真2 图4和图5反映了SNR为-10 dB时,不同快拍数下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的变化曲线。
从仿真结果可见,ISTT算法性能在噪声不确定时检测性能很差。虽然AIC算法的RD随快拍数增加而增大,但是即使快拍数达到10 000时其RD仍太低。MDL、FDC-MDL的RFA很低且接近于0,但是RD也很低,难以满足实际要求。改进的GAIC和GMDL算法的性能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了较大提升。随着快拍数的增加,FDC-GMDL感知算法的RD稳定增加,感知性能较GMDL提升明显。GBIC和FDC-GMDL算法都拥有良好的感知性能,但FDC-GMDL算法的复杂度要低于GBIC感知算法,并且FDC-GMDL算法可以改变灵活系数的值以适应不同感知系统要求。
仿真表明,FDC可以明显地改善MDL算法的检测性能。经GLE改进的GMDL算法符合一致估计,将FDC应用于GMDL算法,推导出的FDC-GMDL算法性能也远好于GMDL算法,即使在SNR很低的情况下,FDC-GMDL算法也能有很好的检测性能。
为了说明检测率和虚警率随灵活系数的变化情况,假设N为2 000,SNR为-10 dB,仿真FDC方案在不同的灵活系数下的宽带感知性能。
从表1可以看出,检测率和虚警率随灵活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可以根据系统的实际要求选择相应的灵活检测系数。
4 结论
本文提出了基于FDC准则的WSS算法,以此为基础,结合GLE定理,提出了改进的FDC-GMDL宽带频谱感知算法。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不但能够解决能量检测算法依赖噪声功率等先验信息的问题,而且可以改变灵活系数以适应系统的不同要求,具有很强的可实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MITOLA J.Cognitive radio for flexible mobile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C].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obile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1999:3-10.
[2] Quan Zhi,Cui Shuguang,SAYED A H.Optimal linear coo-peration for spectrum sensing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J].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Signal Processing,2008,2(1):28-40.
[3] Wang Rui,Tao Meixia.Blind spectrum sensing by informa-tion theoretic criteria for cognitive radios[J].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2010,59(8):3806-3817.
[4] 申滨,王平玉,程克非,等.基于GBIC准则的认知无线电宽带频谱感知[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5,38(2):86-91.
[5] WAX M,KAILATH T.Detection of signal by information theoretic criter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Acoustics,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1985,33(2):387-392.
[6] 赵友轩,朱世磊,胡捍英.信息论准则的频谱感知技术[J].电子技术应用,2013,39(4):83-86.
[7] Qing Haobo,Liu Yuanan,Xie Gang.Robust spectrum sensingfor blind multiband detection in cognitive radio systems:a Gerschgorin likelihood approach[J].KSII Transactions on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2013,7(5):1131-1145.
[8] WU H T,YANG J F,CHEN F K.Source number estimatorsusing transformed Gerschgorin radii[J].IEEE Transactions onSignal Processing,1995,43(6):1325-1333.
[9] Lu Zhihua,ABDELHAK M Z.Flexible detection criterion forsource enumeration in array processing[J].IEEE Transactionon Signal Processing,2013,61(6):130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