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为工地装上“智慧大脑”
2015-12-15
《武汉印象2015》活动自开展以来,不少网友以文字、摄影等不同的形式参与了讨论,表达了他们心中不一样的武汉,一组组现代大都市范儿十足的武汉美景照片爆红网络。
近日,一段关于工地现场的描绘文字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现在的工地居然长了“眼镜”、“鼻子”和“耳朵”,看得到现场的工人和车辆,闻得到扬起的粉尘,听得到发出的噪音,一旦超过标准就会发出警报。塔吊和升降机们也非常和谐的跳着自己的舞蹈……
有网友说,对武汉这座城市的印象,除了十足的都市范儿,还有越来越多的文明、绿色、环保的景象,让他感到自豪。
“工地长出智慧大脑”
据了解,我市正在全力打造智慧工地,并拟向全国推广。网友所谓的工地长了“眼睛、鼻子和耳朵“指的是智慧工地所采用的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被称之为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IT浪潮”。
就物联网技术而言,其本身是一项信息技术,使建筑施工管理变得智能化、信息化。概括来讲,通过安装在建筑施工作业现场的各类传感装置,构建智能监控和监管体系,就能有效弥补传统方法和技术在监管中的缺陷,实现对工人、机、料、法、环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
传统的施工管理方法主要靠人力,效率较低。针对目前安全监管和防范手段相对落后,全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仍较低,信息化尚未深度融入安全生产核心业务的现状。湖北恒信国通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全力研发了全国智慧工地大数据云服务平台,该平台核心技术之一就是先进的物联网技术。
据全国智慧工地大数据云服务平台负责人介绍:所有搭载了全国智慧工地大数据云服务平台的施工现场,利用视频探测器、智能设备传感器、环境传感器等传感设备进行实时信息采集,将工地现场作业视频数据、施工升降机、塔式起重机作业产生的动态情况、噪声粉尘数据等信息上传至全国智慧工地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就像给工地装了一个智慧大脑。
智慧大脑如何做决策?
建筑工地属于环境复杂,人员复杂的区域。考虑到工程监督、项目进度查看、设备及人员的安全管理,一个有效的远程监控系统对于管理者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工地现场装载的传感器将前端采集的数据上传至平台,管理者则可以利用无线移动网络,通过监控中心LED大屏幕、台式电脑、平板等不同终端,远程查看工地现场画面解到现场的施工进度,可以远程监控现场的生产操作过程,可以远程监控现场人员、材料的安全。也实现远程云控制球机转动、远程接收现场报警、远程与现场进行语音对话指挥等功能。这是科学技术助力建筑行业管理创新的典型应用。
全国智慧工地大数据云服务平台作为政府部门、企业、施工现场三级联动平台,有效实现视频数据共享。各级监管部门可通过系统24小时全天候监控在建工地的作业情况,形成移动巡检的监管闭环。与执法人员定期上门抽检的方式相比,该方式能尽早发现安全隐患,减少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此外也可促使企业更好地对工地进行安全质量监管,落实企业责任主体。同时还有助于企业进行自我监管,实时掌握工地现场信息,减少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