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业危机四伏 集体往大尺寸靠拢
2015-12-30
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国内面板生产技术不断革新,中国正逐步摆脱液晶面板过分依赖进口的现状,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投资建厂,国内的高世代面板线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于神州大地,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共有8条8代线投入量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球面板产能逐步出现过剩的现象,面板价格下滑迅速。以32英寸举例,价格由年初的90美元快速下滑至12月份的55美元左右,下跌幅度近40%。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了保持自身的赢利能力,各大面板厂逐步将现有的产能转移至大尺寸。
除了价格不断下滑外,日益增长的面板制造产能也为新兴品牌带来了更高的面板可得性与进入平板电视市场的契机,互联网品牌电视将主要的发力点放在大尺寸高清晰度电视上。在面板逐渐普及和市场需求引爆的双重利好下,2015年新兴互联网品牌均将战略机型部署在55英寸超高清电视上。从2015年初起,55英寸平板电视均价一路下滑,在线市场更是受到低价互联网品牌市场份额攀升的影响,均价从4983元跌至3873元,累计跌幅达到22.3%。
传统品牌自然不愿意将大尺寸市场的蛋糕拱手让于新兴品牌,也将战略重心不断向大尺寸转移。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2015年新发布的电视机型号中50英寸以上大尺寸电视的占比已经从2014年的40%升至45%。从零售量来看,整体市场中,大尺寸的份额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捷孚凯全国零售市场推算数据显示,2015年份额增长最为迅速的55英寸产品的渗透率从2014年的9.8%增至2015年的14.7%,预计2016年有望达到19.8%。
从面板资源来看,面板厂商为抢占市场份额不断压低出货价格,其中55英寸面板价格从年初200多美元一路下滑至12月下旬的150美元左右。面板价格的下滑不但为互联网品牌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为彩电市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促销空间。
展望2016年平板电视零售市场,市场体量将达到4600万台,较2015年增长4%。主要城市趋于饱和的同时农村及郊县消费潜力对于市场的带动力度不足,线下市场或将难以挽回2015年上半年以来的颓势,市场规模预计在3300万左右,同比下降3.6%。得益于电商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和互联网品牌的发展,在线市场2016年仍有充分的成长空间,同比增幅有望达到30%,市场规模预计在1300万台左右。
随着互联网品牌逐渐打开市场,传统品牌不断推陈出新丰富大尺寸电视产品,50英寸以上大尺寸电视市场份额将不断提升。根据GFK中国平板电视市场预测报告,2016年55英寸电视市场份额将实现4.7%的增长,份额达到19.4%。面板价格的失守将导致55英寸面板的盈利能力逐渐下降,面板产能会继续向大尺寸段迁移。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超高清电视和曲面电视的青睐也会助力大尺寸电视在市场中地位的巩固。作为超大尺寸的代表和曲面电视集中的尺寸段,65英寸份额有望加速增长,预计在2016年,65英寸比重将进一步扩大至2.7%,达124万台;价格将跌至11000元,其中4K电视的需求比预计可达85%,均价下跌至12000元左右,曲面电视需求比则将快速上升至33%,约41万台,均价下跌至14500元。70英寸电视均价下跌放缓至12000元以内,4K则在15000元左右。
伴随着我国未来更多高世代线的陆续投产,以往被国外品牌所垄断的面板资源将逐步丰富,尤其是55英寸及以上尺寸的产能将进一步不断扩大,价格也将持续下跌,越来越多的新兴品牌将不断进入这个市场,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大背景下,如何平衡规模与赢利将成为各大厂商在2016年面临的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