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业界动态 > 失去了黄金盔甲的运营商 生存游戏该如何玩下去

失去了黄金盔甲的运营商 生存游戏该如何玩下去

2016-01-06

  中国的运营商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好光景。然而,市场瞬息万变,伴随全球4G业务发展风生水起的同时,对内,运营商需要庞大的资本支出用于新基站的建设;对外,面临“营改增”、“提速降费”等政策影响,以及外界对于降低网络流量资费的诸多声音,可谓集三千“宠爱”于一身。重压之下,运营商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黄金时代已过 运营商如何“返老还童”

  梳理运营商2015年首季业绩,三家企业罕见地出现了净利润同时下滑的局面。其中缘由,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传统的语音、短信业务都在走下坡路,新兴的流量业务又青黄不接导致。与以往相比,三家运营商已经初显“疲态”,开始告别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迈入存量竞争时代。

  而外因部分,今年以来造成三家运营商利润下滑的一个大因素已经显现,即“营改增”。2014年7月,为消化由于实施“营改增”造成的电信业核算收入和利润水平下降的影响,国资委要求三家电信运营商大幅压缩营销成本以保利润,三年内连续每年降低20%的营销费用,受此影响,三家企业三年总计减少营销费用超过400亿元。

  中国电信在财报中公开宣称,“营改增”试点对集团收入和利润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此外优化发展和营销模式,进一步加强营销费用管控,对收入也造成一定影响。中国联通也认为,盈利下滑主要是“营改增”销项税及营销模式转型等因素所致。

  临近5.17电信日,工信部又提出网费同比降三成的年度目标。同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公布了“提速降费”方案,资费最高降幅达35%以上。

  紧接着,10月1日,三大运营商同时推出“流量不清零”服务。第三季度财报已经明显看出,该政策对企业收入及盈利带来的影响:前三季度,中国联通净利润为81.8亿元,同比下降22.6%,营收2119.13亿元,同比下跌1.59%,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营收和净利增长仅为个位数。这一系列“新政”进一步危及了运营商的业绩。

  不管外界如何耿耿于怀运营商的“日进斗金”,如今,曾经被视为香饽饽的电信业开始失去曾有的光彩,失去了黄金盔甲的的电信运营商又该何去何从?

  穿行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如何利润与责任共赢

  从网速的快慢到资费的高低,从信号的强弱到基站的辐射,运营商一直被诟病。2015年年底的“天价流量”更是把运营商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运营商的被吐槽史上,被吐槽最狠的无非是“垄断”。公众对垄断本能的嫌恶,让拥有超大规模和听起来重量级的营收上来看,运营商很自然地成为众矢之的。但在电信业观察家项立刚看来,中国电信业历经30年的分拆重组改革,最终构建了目前三家全国性主导运营商竞争的市场格局,尽管行政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归根结底仍是电信业通过市场竞争最终实现的市场选择。

  如果忽略中国电信业30年重组改革史,单看运营商的盈利数字: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2014年的净利润分别达到120亿元、176亿元,中国移动盈利更是高达1094亿元。似乎只有贴上“垄断”的标签了。

  “但实际上,电信改革几十年,电信资费价格在一路走低,大量不合理收费逐渐取消,而其服务水平和网络覆盖却有了很大提升,这实际上是打破垄断、促进竞争的结果”。不是有一个段子么:这个年代,什么都在上涨,除了工资和通信资费……

  而压死骆驼的那一根稻草——天价流量和高资费,似乎引起众人的口水更多。

  那么,中国电信资费水平真的比别国高吗?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数据,以后付费套餐的相对价格为例,在被统计的166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位居第104位。以绝对数字对比,国内电信资费并不算高,但其所占居民收入比例则远高于发达国家,这就似乎给“资费过高”一个合理的理由,运营商也只能吃点哑巴亏了。

  一边是对资本市场的交代,一边是身为国企所要背负的责任,运营商面临两难尴尬。穿行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如何实现利润与责任的共赢,运营商恐怕比我们更想知道。

  坚守与变革 运营商转型“在路上”

  从传统的话音时代到今天的数据时代,电信运营商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这是个最坏的时代。传统通信市场日趋饱和,用户增长放缓,通信资费逐年降低,民资与虚拟运营商的杀入,使运营商发展举步维艰。

  这也是个最好的时代。作为“资深”超大型国企,具备广泛覆盖的网络,庞大的用户规模,以及充足的的资金流等天然优势,乘着“互联网+”的东风,进一步开放,云计算、大数据、基础网络等网络和渠道资源,共建包容合作的生态圈……其实,还是有很多事儿是可以做的。

  坚守OR变革,并不重要,要紧的是能够勇于“自我革命”。失去了黄金盔甲的运营商,当会捡到新的武器装备继续游戏。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