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嵌入式技术 > 业界动态 > 警惕 机器人如产能过剩将走传统产业老路

警惕 机器人如产能过剩将走传统产业老路

2016-02-02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但是,由于许多地方和企业都看中了这一行业潜在的发展前景,机器人产业园“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初露端倪。与此同时,我国机器人产业的技术空心化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些政府人士和企业界人士都表达了担忧:机器人产业需要理性发展,不能重走我国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老路。

  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年会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了2015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市场数据:2015年上半年国产机器人销售多达11275台,同比增长76.8%。这一增速远远超过了以往6年的平均值。

  2009年至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量以年均58.9%的速度增长,而全球的增速不到30%。当时的预测显示,未来5到10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将高速发展,整个“十三五”期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年需求量将达到15万台,保有量约80万台。

  不应忽视的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高速增长背后是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尤其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大部分产业都在加速下滑,机器人产业却在逆势增长。

  各方提供的数据均表明,中国无论是机器人的产量还是使用量,都在快速增加。在不久前闭幕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国际机器人联盟的统计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中国目前是应用机器人最多的国家,日本、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则被甩在后面。

2016020122.jpg

  据国内机器人企业佼佼者、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估计:“未来10年到15年的时间内,中国将会保持世界第一大机器人市场的地位,而且还有可能保持全球最快的增速。”

  这一判断有详细的数据支撑:机器人在全球制造业密度有0.62%,我国仅有0.3%,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潜力巨大。另外,经过多年的发展,国际机器人市场已经进入“存量市场”阶段,只有中国市场还完全处于全新的增量市场阶段。

  “这就为我国未来的机器人产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重大的机遇。”曲道奎称。

  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和技术的发展,也迫使和促进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

  进入2015年之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15%,中国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红利的结束,每年我国的劳动力都在减少,与此同时,劳动力成本近些年出现持续快速上升的局面,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也加大了企业“机器换人”的动力。与之相反的是,机器人的制造和使用成本则出现了大幅降低,近10年来,下降幅度超过50%,而且机器人的技术也大幅提升。

  “这些因素互相作用,加速了机器人在国内的应用进程。”曲道奎说。

  重复建设存隐忧

  正是基于这种对形势的判断,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对机器人产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成立机器人产业园区,想在这一“高科技”领域分得一杯羹。

  据媒体公开报道,许多省市都将机器人产业当成重要的产业进行规划,比如天津公布到2015年,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沈阳抚顺新城2013年宣布要建全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预计年产值500亿元;山东青岛新区规划了1000亩土地,计划打造北方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上海、哈尔滨、常州等地也已规划和建设了机器人产业园。

  据不完全统计,在各地政府的支持和扶持下,全国已经有30多个机器人产业园区四处开花。

  专门从事机器人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也迅速增加,据了解,我国目前这样的企业超过1000家,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达七八百家,且多是近几年随着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出现的。

  针对这种情况,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现在我国很多工业机器企业都开始进入机器人领域,但良莠不齐,很容易造成质低价廉的恶性竞争。”

  左世全的担忧道出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心声,这也是政府部门所担心的事情。

  近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青岛机器人产业年会上就发出警告:“各地方政府和工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作用,防止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建设。各地应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不能‘重招商引资和扩大规模,轻创新和人才培养,防止重走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的老路,造成‘今天红红火火、明天冷冷清清、后天哀鸿遍野’的局面。”

  高端产业低端化?

  相关数据显示,虽然中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速很快,并连续两年高居全球第一,但自主品牌产品的销量仅占我国市场销量的20%左右,多数产品来自美国、日本等国的四家机器人企业。即便是国产机器人产品,主要的零部件也全部依靠进口。究其根源,则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在核心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欠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对于国产机器人的质量,曲道奎日前在机器人产业年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复杂程度上,多关节机器人,国外公司(产品)占了90%;在体现机器人作业难度的焊接领域,国外机器人占84%;在体现机器人高端应用的汽车行业,国外公司的机器人使用占90%。

  以我们的邻国日本为例,截至2014年,该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有2.2万件专利申请,而中国不到6000件,且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以机器人最重要的零部件减速器为例,中国申请的26件专利中只有一半有效,其中仅2件为发明专利,国外公司同期在华申请的47件中有效的26件全为发明专利。

  据了解,目前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机器人企业在人机交互、共同操作、安全机制、软件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特别是以数据驱动为特色的智能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投入大量研发力量,逐步向以云机器人为代表的软件机器人发展,并不断地提出新的机器人理念。我国除了少数企业在努力追赶外,大多数从事机器人产业的企业都还处于“跟风”状态。

  “中国大部分企业在核心技术、核心部件、感知系统、关键应用工艺上都是欠缺的,虽然我们的产品、市场发展起来了,但是在核心技术、核心部件上,中国存在空心化的风险。” 曲道奎说。

  一方面是巨量机器人产能的快速上马,一方面则是技术水平还徘徊在中低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越来越远,产能过剩的危机不可避免。尤其技术的空心化又会导致应用的低端化和市场的边缘化,这也会加剧我国低端机器人产业的产能过剩。

  有业内人士早在去年就建议,我国应提早关注和调整产业结构,避免形成产能过剩的结局。

  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执行主席罗军就曾提出建议,中国应指导有发展计划的园区认真审视自身能力,包括是否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是否具有庞大的市场辐射能力,以及是否具有非常明显的材料基础等。同时国家层面对于新批园区要统筹安排,已有园区在新上项目审批上应更多选择高新技术。

  辛国斌则强调,要研究制定支持机器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各项资源向机器人优势企业和优势园区集中,防止出现高端产业低端化的局面。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