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分析了智能制造评价的意义,提出了智能制造评价模型、评价指标及评估方法。
关键词: 智能制造;评价模型;评价指标;评估方法
1 智能制造及其评价的意义
智能制造是利用智能科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实现工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过程与机械装备、经营管理、决策和服务等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各种工业资源与信息资源整合和优化利用,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业务工作流的高度集成与融合的现代工业体系。智能制造是“中国工业4.0”,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
智能制造是一个长期发展和推进的过程,政府、行业、企业为分析判断智能制造发展现状、水平,制定规划及发展战略,需要智能制造评价指标及评估方法,为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提供一个指导、考评本地区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工具,为企业制定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2 智能制造企业评价模型
本文所提出的智能制造企业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3 智能制造企业的评价指标
智能制造企业按生产流程特点有离散型(如机械、电子工业)、流程型(如石油、化工)、混合型(如冶金、轻纺工业)等三种类型,现提出如下智能制造企业通用的共性评价指标,智能制造企业的评价指标由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及33个三级指标构成。
3.1 智能制造企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
3.1.1 信息基础设施评价
(1)信息技术设备装备率:百人计算机安装量,宽带接入率;信息化投入:年投入占年经济收入%,累计投入占固定资产比例%。
(2)企业物联网覆盖率、机械设备联网率、智能终端普及率。
(3)数据中心及软件平台覆盖率,指提供的服务对象覆盖企业内外客户需求的程度。
3.1.2 供应连、产业链的适应性、协同度
(1)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互联互通和协同程度;
(2)产业链企业、合作伙伴的年人均产值;
(3)产业链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水平(信息数据集成、业务集成、企业集成)。
3.1.3 人文环境、信息文化先进性
(1)网民占职工总数比例;
(2)大学生、专业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
(3)企业信息文化建设内涵的先进性;
(4)企业信息文化教育职工覆盖率。
3.1.4 领导的智慧和能力、领导力和执行力
(1)智能制造认知度,决策能力;
(2)管理改革创新力度、资源整合与掌控能力;
(3)规划、决策的执行力,年均信息化、智能化的投入(年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累计投入占固定资产比例)。
3.1.5 职工智能教育覆盖率及智能职工普及率
(1)职工智能教育培训覆盖率,职工参加智能教育培训的人数占全体职工总数的百分比;
(2)智能的职工普及率,指有技术革新及有智能技术知识的网民占全体职工总数的百分比。
3.2 制造关键业务智能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3.2.1 制造关键业务智能化普及率、覆盖率
(1)制造关键业务智能化普及率是指智能化技术在制造核心业务中应用的百分比(%)。
(2)制造关键业务智能化覆盖率是指智能化业务占全部业务总量中的百分比(%)。
制造企业关键业务是指产品数控化、智能化率,产品中微电子的含量,产品研发设计和生产过程与装备控制中智能化应用普及率、覆盖率,是指智能化功能(自适应、自校正、自诊断等)及智能技术(知识处理、专家系统等)在企业产品、研发设计和生产过程及装备控制中应用的普及率、覆盖率。
(3)生产服务智能化普及率、覆盖率是指智能技术(知识处理、专家系统等)及自适应、自校正、自学习、自进化等功能在企业提供客户的全部生产性服务中应用的比例。
3.2.2 经营管理智能化普及率、覆盖率
(1)智能化管理普及率是指智能技术在企业资源管理(人财物管理)应用的比例。
(2)智能化管理覆盖率是指智能管理、调度指挥、智能决策、风险管理等智能应用的覆盖程度,智能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业务务量占企业全部管理业务总量的覆盖比率(%)。
(3)经营智能化覆盖率,主要指网上采购、销售智能化的覆盖率,指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网上精准采购营销的金额占企业总采购销售额的百分比,智能商务在网上采购销售的覆盖率,指基于商务智能、大数据挖掘的网上精准采购销售额占企业总采购销售额的百分比。
3.2.3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1)数据中心规模、数据仓库、模型库、方法库的数量。(2)商务智能、数据挖掘在企业管理、经营决策运用的普及率、覆盖率。
3.2.4 客户服务智能化普及率、覆盖率
客户服务智能化普及率是指智能技术(商务智能)在客户各类服务中应用的百分比。客户服务智能化覆盖率,指企业用智能技术提供客户的各类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的百分比。
3.3 智能制造企业效益评价指标
3.3.1 经济效益评价
(1)人均经济收益(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率,是指对比一个会计年度内,智能制造企业建设后比建设前对比人均企业经济收益(销售收入与利润)增长之比例(%)。
(2)劳动生产率提升率,是指对比一个会计年度内,智能制造建设后比建设前对比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之比例(%)。
(3)投资回报率,指在对应的一个会计年度内,实施智能制造建设总投入的收益率及投入/产出比。
3.3.2 社会效益评价
(1)对企业生态环境、生活环境改善的贡献率,智能制造企业建设对节能减排、城市绿化、低炭环保、宜居环境建设的促进作用,职工、居民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的改善程度,可用空气质量提升和发病率下降来度量。
(2)对行业(地区)创新能力及竞争力提升的贡献率
对行业(地区)创新能力提升率及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对上下游企业转型升及智能化的带动作用,即促进行业企业开展智能生产及智能管理与服务的推动作用。
(3)职工满意度,职工幸福指数提升率,智能制造企业建设后一个时期内职工对智能制造建设满意度,职工幸福指数提升比率(%)。
4 评价方法
4.1 智能制造单项指标的评价标准
总结国内外智能制造企业经验制定每个单项指标的评价评分标准,将评价标准、评估级别分优、良、好、中、差五级;覆盖率 86-100%,76-85%,61-75%,41-60%,0-40%五级;评分为100分制,分五级,依次为86-100,75-85,61-75,41-60,0-40分。
4.1.1 制造关键业务智能化普及率覆盖率评价
制造关键业务智能化普及率覆盖率评价如表1所示。
4.1.2 经济效益评价
(1)成本费用降低率及收益增长率分五级,如表2所示。
(2)投入/产出比分优、良、中、低、差五级,如表3所示。
4.2 采用综合分析评价法
通过专家采用综合分析评价法对智能制造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4,参照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及各权系数,可求得智能制造企业发展水平的总分,也是智能制造企业发展指数,如式(1)
E=∑〔IiWi〕(1)
其中,E表示智慧企业发展指数(总评分);Ii表示i个评价指标;Wi表示i个指标的权重,∑Wi=1。
根据智能制造企业发展指数划分智能制造企业为入门级、初级、中级、高级四个层次:(1)高级智能制企业:86≤智能制造企业发展指数<100;(2)中级智能制造企业:61≤智能制造企业发展指数<85;(3)初级智能制造企业:41≤智能制造企业发展指数≤60;(4)入门级(单项智能化应用):智能制造企业发展指数≤40。分阶段、分层次、分步推进智慧企业建设。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R].2006.
[2] 国务院国发[2015]28号.中国制造2025[R].2015.
[3]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公布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的通告.2015.
[4] 涂序彦.广义智能学[C].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11届全国人工智能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
[5] 李杰.工业大数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6] 龚炳铮.我国社会与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探讨[C].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产业战略研究分会第11届年会论文
[7] 龚炳铮.分层次分阶段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我国信息化技术应用发展战略的思考[C].管理科学,2007(增刊).
[9] 龚炳铮.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融合指数)的评价指标和方法[J].中国信息界,2010(11).
[10] 龚炳铮.关于推进我国智能化发展的思考[J].中国信息界,2012(1):5-8.
[11] 龚炳铮.发展,智慧企业的思考[J].中国信息界,2014(2):64-71.
[12] 龚炳铮.简析智能工业与信息安全的关键要素[J].微型
机与应用,2015(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