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电源技术 > 设计应用 > 铅酸蓄电池智能快充的电路设计
铅酸蓄电池智能快充的电路设计
2015年微型机与应用第17期
孙安全,潘永雄,苏成悦
(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 为了缩短铅酸蓄电池的充电时间,提高电能转换效率,本文在传统充电模式的基础上,依据蓄电池可接受的最佳充电状态和充放电的关系,设计制作了快速充电模式电路。该模式运用较为简单的反激拓扑,增加了提高PF的前置电路,采取了灵敏的控制电路芯片——STM8S103C6单片机。该智能脉冲快速充电电路通过软硬件相结合,增加了电路的可靠性。实验数据分析表明,该电路在不影响铅酸电池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前提下,提高了充电电路的PF、效率,缩短了充电时间。
Abstract:
Key words :

  摘  要: 为了缩短铅酸蓄电池的充电时间,提高电能转换效率,本文在传统充电模式的基础上,依据蓄电池可接受的最佳充电状态和充放电的关系,设计制作了快速充电模式电路。该模式运用较为简单的反激拓扑,增加了提高PF的前置电路,采取了灵敏的控制电路芯片——STM8S103C6单片机。该智能脉冲快速充电电路通过软硬件相结合,增加了电路的可靠性。实验数据分析表明,该电路在不影响铅酸电池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前提下,提高了充电电路的PF、效率,缩短了充电时间。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PF;STM8S103C6;快速充电

0 引言

  铅酸蓄电池发展至今,因其价格低廉、制作材料简单、工艺成熟、性能稳定而使其应用价值与日俱增,其应用领域小到家用电动自行车,大到汽车、船舰等[1-3]。但一直以来,铅酸蓄电池存在充电时间过长、效率低、寿命短等问题。如今,市场上铅酸蓄电池的充电模式一般还采用恒流模式、恒压模式或分阶段充电模式,其充电时间过长。为了解决铅酸蓄电池充电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本文以单片机为辅助手段,结合改进的三段式充电模式,设计制作出了新型脉冲快速充电电路。

1 快速充电理论及最优方案

  1.1 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原理

  铅酸蓄电池主要核心部分有正负极板、电解液、隔板。正极板的活性物质由二氧化铅(PbO2)构成;而负极板的活性物质则由灰色海绵形状的铅(Pb)构成;27%~37%浓度的硫酸(H2SO4)溶液作为其电解液[4]。充放电反应式如式(1)。当铅酸蓄电池放电时,正极板的二氧化铅(PbO2)与硫酸(H2SO4)反应下生成硫酸铅(PbSO4)和水(H2O),负极板则有铅(Pb)与硫酸根离子(SO-4)反应生成硫酸铅(PbSO4)。此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负载供电。电解液浓度降低;当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硫酸铅(PbSO4)在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被氧化和还原,转化为二氧化铅(PbO2)和铅(Pb),该反应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硫酸(H2SO4)的浓度升高。但同时,在充电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铅酸蓄电池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包括内阻极化、浓度差极化、电化学极化等[5]。极化又带来水电解的副反应,称为析气现象。反应式如式(2)、式(3)[6]。

  @3S0`ZZ[H72J6DI0S2}A2UJ.png

  副反应方程式之负极:

  2H++2e-→H2(3)

  1.2 蓄电池的最佳充电接受方案

  基于蓄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最低析气率,马斯提出了蓄电池接受的最佳充电电流曲线图[7]。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可接受的最佳充电电流曲线如图1所示,对于蓄电池充电的任意时间,蓄电池可接受最佳电流为一个衰减指数变化的曲线,可以用式(4)来表示。

001.jpg

  [5P81LYCS@PQ%XW]UU)2AWD.png

  式中,t为充电时间;I是任意时刻蓄电池接受的充电电流;I0是最大起始可接受的充电电流;B0C3}GUB8G4J~$)4QW2A`QP.jpg是衰减率常数,亦可以称为充电接受比。

  从图1所示的马斯最佳充电曲线可以看出,在对蓄电池的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只有在低于蓄电池可接受的最大充电电流时,蓄电池内部才不会出现析气现象;反之,如果充电电流过大,高于蓄电池充电可接受的最大充电电流时,就会加剧蓄电池内部温度的升高,促进电池内部水的电解,析气现象严重,缩短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8-10]。

  在传统的恒流方法中,在短时间内以大电流给蓄电池充电,虽然加快了充电速度,但是后期温度的升高加剧了蓄电池内析气的产生;恒压方法中,由于整个过程充电电流由大逐渐减小,充电电流趋势虽满足蓄电池充电电流曲线图,但临界充电电流值不易控制,故造成充电时间过长或温升。

  此后,马斯依次提出了马斯三定律[11],总结了蓄电池的放电电流和其可接受的最佳充电电流的内在关系:如果在蓄电池的充电过程中,对蓄电池在某时刻给予较大深度的放电,可以提高?鄣因子,即提高蓄电池的充电电流接受比,这正是加快充电进程的有效方法[12]。蓄电池充电可接受最佳电流值与放电电流脉冲的关系如图2所示。

002.jpg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设计了快速充电的模式:第一级充电方式为涓流;第二级充电方式为大电流的恒流;第三级充电方式为恒压;最后一级充电方式为浮充。由于在第二级大电流恒流充电过程中,蓄电池温度升高很快,析气产生严重,故在其充电过程加入了一个按时间比例控制的深度放电负脉冲。而在其他几级充电模式下,在检测到蓄电池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同样加入深度放电的负脉冲,以便降温和降低析气程度。

  以12 V·7 Ah的铅酸蓄电池为例,12 V的铅酸蓄电池由6个2 V的单体组成,铅酸蓄电池单个电池充电的最高电压介于2.35 V~2.45 V,平均电压为2.4 V。依据单个电池的最佳充电电压,12 V的铅酸蓄电池能够充电的最高电压为:Vmax=6×2.4=14.4 V。涓流充电时,充电电流为0.1 C(C代表的是蓄电池的容量,此处为7 Ah)=0.7 A;浮充充电时,当充电电流达到0.02 C=0.14 A时,意味着铅酸蓄电池充电的结束;而在第二级大电流充电时,最大的充电电流设定为铅酸蓄电池容量的0.15~0.25倍,以此来保护铅酸蓄电池的寿命。即Imin=0.15×7=1.05 A,Imax=0.25×7=1.75 A[13],为了最快速充电,选其最大充电电流为1.75 A。

  铅酸蓄电池充电曲线图如图3所示。

003.jpg

2 硬件电路的设计

  2.1 铅酸蓄电池快充硬件电路构架

004.jpg

  铅酸蓄电池快速充电电路框图如图4所示。其中,箭头代表信号流动的方向,该系统主要由第一级的AC/DC的APFC升压模块、第二级的DC/DC反激降压模块、第三级控制模块(包括铅酸蓄电池充电模块、放电模块、以Stm8s103c6为核心的采集电路模块)构成。

  2.2 Boost APFC模块

  近年来,提高开关电源的功率因素、减轻电路对电网的污染已经成为电源发展的方向。为了使输入电流谐波满足要求,需要加入功率因素校正(APFC)电路[14]。该电路通过对第二级反激拓扑结构输入电流的采样,反馈到带有调节APFC功能的芯片FAN7930C中,最终通过该芯片调节MOSFET的占空比。其主要作用是:(1)把交流输入全电压(90 V~265 V)转化为直流输出电压(390 V);(2)提高了输入电路的功率因素。这部分技术目前市场上虽然比较成熟,但是为了节约成本和减小充电器的体积,市场上一般都没有设计该电路。控制芯片FAN7930C不同于飞兆公司的其他功率因素芯片,因其引脚增加了RDY检测脚,RDY引脚是通过检测第一级电路输出正常时,引导第二级工作。FAN7930C周围电路设计如图5所示。依据FAN7930C芯片资料,当第一级输出达到设定输出的89%,即输出电压UO1=89%×390=347.1 V时,RDY脚输出为高电平,NPN晶体管Q1饱和导通,此时电解电容C3充电,当C3端电压达到第二级芯片开启电压时,第二级电路正常工作;反之,RDY脚输出为低电平,NPN晶体管Q1截止关断,第二级因电解电容能量不足而停止工作。故RDY脚控制着第二级电路的开通与关断,避免第二级因欠压而使变压器磁芯饱和,造成第二级电路损坏。

005.jpg

  2.3 反激输出电路

  本文电路设计的输出功率相对不高(PO=UO×IO=  14.4×1.75=25.2 W),所以第二级电路采用较为简单的反激拓扑电路,工作模式采取连续模式(CCM)。该反激主电路控制芯片由UC3844B构成,频率为fsw=1.72/(R×C),设计为150 kHz;输入电压由上一级电解电容C3提供;输出因电流较大(1.75 A),故输出多并几个快恢复二极管,用于分流和减少反向恢复时间。因芯片AP4313内部有精准的1.21 V参考电压、外围所用元器件较少、耐温值范围宽(-40℃~105℃),故选其作为恒流恒压控制芯片。AP4313内部电路简图如图6所示,其内部其实就是带有基准电压的两个运算放大器。采样电压(采样电流转化为采样电压)与基准电压的比较决定着电路输出是恒压还是恒流。AP4313周围电路元器件布局如图7所示。

006.jpg

  2.4 控制电路

007.jpg

  充放电控制电路是控制器设计过程中的关键[15]。控制模块电路如图8所示,控制开关由两个P沟道MOSFET(Q2、Q3)构成,而驱动Q2、Q3开通与关断的则是STM8S103C6芯片的引脚PA1、PA2。STM8S系列芯片具有抗干扰性强、可靠性强、运行速度快的特点,并内置了高速中分辨率的10位ADC转换器。故其能及时有效地采集充电数据并通过A/D转换处理,从而确定充电模式。正是两个P沟道MOSFET的开通和关断,使得充电过程包含了对蓄电池正向通电、停止充电和反向深度放电三个阶段。

  当Q2管导通,Q3管关闭时,整个电路对铅酸蓄电池正向充电;当Q2管关闭,而Q3管开通时,整个电路对铅酸蓄电池反向放电;当Q2管关闭,Q3管也关闭时,铅酸蓄电池停止充放电。放电电路最大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

  因此,两个开关管通过开通与关断,增加了铅酸蓄电池的停充和反向放电时间,减弱了铅酸蓄电池内部的极化反应,缓解了铅酸蓄电池内部的析气现象,加快了蓄电池的充电接受率,实现了对铅酸蓄电池快速充电的目的。

3 软件电路

008.jpg

  由快速充电模式分析可知,要得到较好的去极化现象,应采用充—停—放—停—充的循环模式。铅酸蓄电池充电流程图如图9所示。在监测铅酸蓄电池的端电压与采样电阻的电流过程中,须在铅酸蓄电池充电前,首先关断两开关管,电压传感器监测其端电压的大小,以此来确定充电开始模式。充电模式进入浮充模式充电,其主要是用来补充铅酸蓄电池自放电,不断以小电流补充,使其始终处在慢电流充电状态,也标志着充电过程的结束[16]。整个充电、放电电路,须时刻检测蓄电池两端的温度,随时调整充电模式,从而有效地保护蓄电池的寿命。

4 实验结果

  在本次试验中使用的充电器是传统的三段式充电器(规格为:12 V/1 A)。充电数据如表1所示,而本次快充数据如表2所示。

  从两种不同的充电数据对比可知,本文设计制作的快充充电器,无论时间、PF或效率都优于市场上部分传统的充电器,达到了实验的目的。

5 结论

  本文在传统的充电模式下,设计制作了四阶段的快速充电模式电路。即涓流、恒流、恒压、浮充与负脉冲结合的模式电路,通过对12 V·7 Ah铅酸蓄电池的实验分析、对比可知,此方法在不损害铅酸蓄电池的基础上,缓解了铅酸蓄电池内部的极化现象,缩短了充电时间,实现了对铅酸蓄电池快速充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文倩,尹斌.基于ATmega128的智能充电系统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3,21(22):120-122.

  [2] 段朝伟,张雷,刘刚.电动汽车铅酸电池脉冲快速充电系统设计[J].自动化仪表,2013,34(7):75-77.

  [3] 王萌萌,刘斌,王丹.基于单片机的脉冲快速充电系统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3,21(8):2213-2216.

  [4] YILMAZ M, KREIN P T. Review of battery charger topologies, charging power levels, and infrastructure for plug-in electric and hybrid vehicl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13,28(5):2151-2169.

  [5] 张瑞芳.基于ARM的蓄电池智能充电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4.

  [6] 姜俊斐.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维护方法[J].科技视界,2014(29):108-109.

  [7] 张军,董鹏.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控制策略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1,11(1):34-36.

  [8] 李淑芳.铅酸蓄电池快速充电器设计与实现[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2.

  [9] ALBERS J. Heat tolerance of automotive lead-acid batteries[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9,190 (1):162-172.

  [10] WONG Y S, HURLEY W G,WOLFLE W H.  Charging regimes for valve-regulated lead-acid  batteries: performance overview inclusive of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8, 183(2):783-791.

  [11] 田萌.基于单级AC/DC谐振拓扑的蓄电池快速充电技术[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4.

  [12] 杨占录,王宗亮,张国庆.大容量铅酸蓄电池脉冲快速充电技术[J].自动化应用,2014(9):8-10.

  [13] 张飞,余涛,李洁,等.电动自行车三段式充电设计[J].电源技术,2014,38(8):1535-1537.

  [14] 李广全,王志强,张梅,等.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的设计[J].电源技术应用,2003,6(10):555-558.

  [15] 刘春鹏,贾金玲,杨红英,等.基于PIC单片机的太阳能控制器设计[J].硅谷,2015(1):25-26.

  [16] 郑强胜.基于单片机技术的电动自行车快速充电器设计[J].通信电源技术,2014,31(2):66-67.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