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MEMS|传感技术 > 业界动态 > 应用需求持续放量 传感器产业如何突围

应用需求持续放量 传感器产业如何突围

2016-03-09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传感器在各类产品上的应用更加广泛了。 智能产品市场前景乐观也足以表明时代进步的步伐之快。传感器市场需求持续强劲,市场总量开始增长,吸引越多公司进入市场。

  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感器迅速地被普及,进而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传感器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在工业生产、智能家居、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巨大潜力。传感器将在智能时代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2016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上,以下领先传感器企业集体亮相,展示了最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力传感器产业突破重围。

1.png

  产业发展亟待强化顶层设计

  据行业统计估算,我国2014年敏感元件与传感器销售额突破1200亿元;据预测,2015年需求量可达约652.9亿只,增长率高于18%,销售额将突破1300亿元,其产业辐射和带动作用较大。目前,我国已有1700余家从事传感器研制、生产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传感器产品达到10大类、42小类、6000多个品种。

  但由于传感器产业横跨多个领域,长期以来分属不同的行业及部门管理,致使产业管理过于分散,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所制定的传感器产业发展政策,因管理范围不同难免会有局限性。国家长期以来出台的产业发展政策,缺乏基于全产业链高度的战略规划,无法满足国内高速发展的产业需求。

  传感器分属不同的行业及部门管理的另一个弊端,就是产业顶层规划设计及产业体系研究缺失。“九五”规划以后,我国再也没有制定过传感器产业规划,导致产业发展缺乏科学、权威、公正的产业支撑体系,在标准、检测、投融资、产业化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没有根本性转变。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源生建议,政府需要对传感器行业重新定位,并确立发展目标,结合行业特征进行顶层设计,针对传感器行业的顶层设计,开展系统化、科学化的研究,制定产业化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出台具有延续性的产业发展政策,加强产业宏观引导,促进产业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对行业进行合理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为行业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应用促进产业发展

  近年来,全球传感器产业呈井喷发展态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10大重点领域的发展都与传感器息息相关。预计未来5年,全球所有传感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都将超过10%,仍属高增长行业。2015年,全球各类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市场将达到1770亿美元。

  随着汽车、智能装备、家电类产品领域的迅速增长,传感器用量将大大增加。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更为传感器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空间,农业、环保、食品检测、智慧医疗、健康养老、可穿戴设备、汽车、机器人、3D打印也为传感器技术的提升和应用创新拓展了思路。

  在全面分析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以及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传感器存在的巨大市场空间后,郭源生认为,从传感器角度来看,任何固定和移动系统都只不过是传感器技术应用和展示的平台而已。我国是传感器应用大国,仅以汽车工业为例,若按照最低配套20只/辆(仅发动机系统),将需要4亿只以上各类汽车传感器。加上产品生产储备及市场周转余量,以及配件市场20%的维修更换率,至少将需要5亿只以上汽车传感器,产值高达400亿元,若按200只/辆基数按,产量将扩大10倍以上。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推出,不仅传感器提供数量上扩大,在传感器种类上和参数指标上都有进一步拓展与提升。但由于国内尚无汽车传感器产业化规模生产能力,致使95%以上的产品仍依赖于进口。在其他领域,如家电、医疗、大型工程配套等行业,市场情况和汽车传感器市场情况类似,长期被国外产品占领。因此,国内传感器产业存在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权威引领各显神通

  同期举行的创新论坛也是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的亮点之一。来自于高校、企业的教授、专家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其中汽车电子、电动车、嵌入式、医疗等主题的创新论坛现场人气颇旺,其中,国际嵌入式系统创新论坛将主要探讨物联网开发技术和创新应用,共同促进电子供应商与行业客户之间的互动,搭建一个探讨技术创新的平台。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