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MEMS|传感技术 > 业界动态 > 人脸识别技术跨界引领场景应用革命

人脸识别技术跨界引领场景应用革命

2016-04-22

  近来火得一塌糊涂的人脸识别技术又火了! 4月22日召开的中国绿公司年会创新性的首次引入人脸识别技术,成为国内首次大规模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高端盛会,包括柳传志、马云、周军等1200余名国内外商业领袖、各界精英统统需要刷脸入场,人脸识别技术再度成为人们热捧的黑科技,更带动了参会人、主办方双方的场景应用革命。

  人脸识别签到系统严把出入关

  作为高逼格高质量的会议,绿公司年会往年常有冒名、代名参会现象发生,为了杜绝此现象,本届年会创新性的采用天诚盛业公司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会议签到。在报名注册时,参会人员需要提交本人照片,系统后台将人脸图像入库,建立比对模版。到达年会现场时,参会人员无需刻意配合,不到1S即可完成参会嘉宾身份核查,即使佩戴眼镜也不影响识别结果,精准、便捷的完成整个签到流程。智能化的实现参会人员的身份核查工作,并且通过系统后台日志管理功能,自动处理嘉宾签到信息。

  “超能”人脸识别技术步入“看脸时代”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特征处理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人脸识别技术还可应用于很多场景中,在金融、社保、教育、公安、企事业等行业中都已经有了人脸识别技术的身影。

  1.在金融行业,人脸识别常常用于客户身份确认的辅助手段,比如柜面联网核查、VTM机自助开卡、远程开户、直销银行等业务场景中,天诚盛业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深圳农商银行、晋城银行等20+银行成功上线,帮助银行提高柜台人员30%的工作效率,缩短客户40%的平均等待时间,在提升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的前提下,有效降低银行运营成本。

  2.在社保行业,人脸识别技术可有效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对于内部工作人员,日常工作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加强了内部管控,做到事后可追溯;对于参保人员,通过人脸识别杜绝冒领、骗保现象发生,针对远距离、年龄大等人群,足不出户,他们就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及检活技术远程完成身份验证。

  3.在教育行业,人脸识别技术在考生身份确认、校园安保方面大放异彩,在中小学、幼儿园,偏重于校园安全,通过人脸识别,杜绝小孩被冒领现象发生;在高考、大学,偏重于考生身份确认,在今年3月份东北大学举行的数学上机考试中,东北大学携手天诚盛业首次将人脸识别技术用于无人监考,通过人脸识别全程“监拍”,杜绝中途替考现象发生,既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性,又大大降低了学校的人工成本。

  4.在公安行业,人脸识别主要用于嫌犯追捕,一方面用于嫌犯定位,通过在火车站、机场等人口集散的公共场合安装摄像头,将现场抓拍照片与公安追逃库进行人脸识别,识别成功后反馈嫌犯位置;一方面用于嫌犯身份确认,通过将嫌犯照片与常驻人口库、暂住人口库、追逃库、重点人口库、CCIC在逃人员库等进行人脸比对,确认嫌犯身份。为户籍管理、治安管理、刑侦破案、维护稳定等提供高科技手段,使不法分子无处藏身。

  5.在高级会所、餐馆等服务行业,人脸识别技术常常用于VIP客户识别和大数据分析,通过第一时间识别VIP客户,让商家提前做好服务准备,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商家统计不同性别消费者在不同年龄段的爱好,实现精准化服务,留住更多潜藏VIP客户。

  6.在物业方面,人脸识别常常用于智能门禁和监控,刷脸代替刷卡,使住户出入更加轻松、便捷,也杜绝了陌生人复制门禁卡进出小区,极大的增强了小区安保力度;在小区重要角落安装摄像头,可实时排查可疑人物,对于惯偷等黑名单人员有很好的预警功能。

  7.在公益方面,人脸识别可以用于寻找走失儿童,天诚盛业开发的 “千脸千寻”应用就是很好的一个应用案例,父母通过该应用将孩子的照片和信息上传,有谁无意间拍到被拐卖者的照片就可以通过应用上传,这样方便父母找到自己的孩子。

  人脸识别应用关键在场景,多模态识别是发展趋势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成熟,人脸识别凭借独有的友好性、便利性,已经成为了科技领域最火的一项技术,但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照片造假、双胞胎识别、用户整容等存在客户身份核查验证的潜在风险,因此在部分应用场景,尤其是移动支付、远程开户等安全级别要求高的情况,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需求远远高于其本身能够到达的深度和高度,人脸识别并未达到万能的程度。

  任何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限制,只有将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组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才提供最彻底、体验最好的解决方案,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一定是场景应用未来发展趋势!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