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新趋势
2016-04-26
高科技市场的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一直是中国经济存在的一个隐患,不久前的“中兴事件”再次直戳国人的这一痛点。作为当今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物联网正引发时代的巨变,中国新型的科技企业迎来了一个赶超欧美的契机。然而,在“缺芯少魂”的硬伤面前,物联网行业如何才能挺胸昂首?唯一的答案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笔者近期与北京博大光通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廖原进行了一番交流,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全产业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物联网核心技术第一股,博大光通掌握着中国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底层核心通讯协议(简称GTiBee协议)。本次对话中,廖总谈及了“自主创新”对于一个企业的意义,以一个20多年通讯行业“领军老兵”的视角,深度解析中国企业在物联网机遇下核心技术构建的思路。
万物互联的掣肘: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通讯管理“无中心自组织”机制的弊端显现
受益于MEMS、MCU、低功耗无线网络的进步,无线传感网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万物互联感知世界的基础。然而,随着需要接入网络的设备量级越来越大,传统的自组织多跳形式形成的无线传感网络已然无法支撑百亿级设备联网的需求。在廖原看来,传统无线传感网络存在着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处理能力有限:传统无线传感网的控制中心分布在任意一个终端节点上,依靠单片机来管理,因此该控制中心处理能力有限;
2.节点数量的限制:由于节点作为通讯管理的控制中心,使得一个局域网络拥有的节点数量有限(几十个),虽然理论上在节点基础上可实现网状扩散,但其通讯管理的处理能力就受到了限制,要实现节点数量的突破,需要革命性的技术变革;
3.功耗问题:传统无线传感网由于接入、组网、重连等过程均比较复杂,因此在组网通讯上面的能量开销较大,不利于进一步降低节点功耗;
4.硬件性能要求:由于每一个终端节点都具备网络通讯管理能力,这对硬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节点的硬件成本很难降低,影响物联网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