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 人们想象将成为现实
2016-08-01
日前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成为网民关注焦点。这背后,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建成国际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成为重要目标。
记者调查发现,实时公交、智慧工厂、远程手术及无人驾驶等应用场景正离百姓生活越来越近,其背后的下一代高速移动通信网络5G正谱写一部畅想曲,颠覆着人们对网络与连接的想法。
发现身边的5G影子
在科技创新成果频出的北京,4G、4G+、Pre5G等技术正应用于日常生活、产业创新等场景,让人们一窥5G将带来的种种颠覆。
北京市民吴鸿每天搭乘公交车上下班。通过一款名为“北京实时公交”的手机应用,他可以准确掌握他要搭乘的公交车进站时间,每天能为他省去近半小时等车时间。
实际上,北京用4G等技术在公路上搭起了新的隐形“信息高速路”。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张继红说,“北京实时公交”和“公租自行车动态信息服务和诱导系统”应用已覆盖公交线路611条、站点3.3万个,移动网络提升了城市运行智能化程度。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的全部公交车站及公交车、地铁已建线路等均已实现4G网络全覆盖,理论下行速率达到300Mbps的4G+网络也覆盖北京主要区域。目前,北京移动4G用户已超过900万,占手机上网客户的60%以上。
北京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张建国最近多了一个机器人助手,这个多模态影像融合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规划穿刺路径等。技术研发企业柏惠维康首席运营官聂智说,依托高速网络传输,这个机器人还可以实现远程“互联网+医疗机器人”的功能,即专家通过远程进行手术规划,剩余部分由机器人和当地普通医生完成,大幅提升治疗效率。
在北京,前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辞职后组建驭势科技研发团队,锁定无人驾驶处理器“大脑”的研发。他相信,包括移动互联网、传感器、自主研发算法等将让中国的无人驾驶技术很快取得突破。
华为则呈现了下一代移动网络及传感器给产业带来的可能。酿酒工业一直被认为是程序极其复杂,且温度湿度控制极为严格的产业。华为在酿酒工厂控制设备上,部署了基于4G的无线宽带集群系统,实时采集湿度、温度、成分比例、设备状况等,大数据实时分析,为工厂提升了40%产能、降低能耗30%。
开启5G的深度想象
“这些应用都还是我们朝着5G网络方向做出的一些探索,未来的场景将更多。”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5G网络理论下行速率是现在4G网络的100倍左右,可以达10Gbps,这无疑给产业界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想象之一——躺着“驾驶”、自动巡航。
邬贺铨指出,不同于以往的移动通信技术,5G技术最大应用将是面向产业的创新。而5G最让人注意的技术特点是低时延,最低达到1毫秒延迟,比现在主流的4G网络延迟大幅降低。
“低时延可以让5G应用于更多尖端领域,例如公路上时速300公里的飞奔汽车、时速500公里的高铁等,可以实现即时通信、即时判断。”邬贺铨说。如此看来,配合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技术的突破,躺着“驾驶”、自动巡航将成为现实。
想象之二——无人工厂。
5G支撑下,“无人工厂”将成为现实:工厂工序都由机器人、数控电脑加工设备、无人运输车和自动化仓库设备操作。无人工厂内充满传感器、终端设备、机器人,通过毫秒级指令,实现高效能生产。
想象之三——万物互联。
专家说,5G网络的另一个特征是连接密度的大幅度提升,可以实现每平方千米100万个接入数量,这便可以实现大规模物联网部署,万物互联将更快地成为现实。
万物互联意味着更加智慧化的生活即将到来:移动智能终端将打破“手机”“手表”“可穿戴”的界限,并与万物连接,实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
等待5G的“风口”到来
“全球移动通信技术每十年更新一代,速率翻上千倍,这就要求我们要抢占这个技术先机。”邬贺铨说。
记者调查发现,面对如此酷炫的“脑洞”技术,我国目前正加速推进关键技术研发、配套技术演进及市场空间发掘等,等待5G“风口”的到来。
“这一轮技术浪潮,中国是极有可能实现引领的。”邬贺铨说。据了解,如大唐电信已经完成北京市“5G无线传输与网络关键技术研究”相关成果,发布了综合验证平台及大规模天线等。
同时,政府也在加紧营造适合新技术运用的环境。张继红告诉记者一个细节,在北京快速推进的地铁新线路建设过程中,除了覆盖当今主流的4G网络信号,也预留了未来5G网络的信号空间;北京市更推动5G网络借由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冬奥会等重大契机,带动区域协同发展。
根据我国通信发展的总体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正式迈入5G时代,届时,人们想象的系列产业变革、颠覆成果将成为现实。
信息社会也将步入全新的智能化时代。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说,可以预见的是,未来“IT”信息技术时代将变为“新IT”时代,即“智能技术时代”,人工智能等更多前沿科技将渗入生活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