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空气监测的商业化之路该怎么走
2016-08-04
2015年,智能硬件的风口来临,许多空气监测类的APP开始做起了硬件,物联网这个词随之被迅速炒热。
“穹顶之下,无论贫富,我们同在一片雾霾下”。
13年底,诸如此类的调侃亦或是正经吐槽传遍互联网,那时的笔者,尚在内蒙的草原深处,对肆虐华北乃至全国大部的雾霾,仅仅是有所耳闻却未能一睹真容。
14年初,30多小时的颠簸,通过K40斑驳的车窗,笔者第一次看到心之向往的北京。
作别故乡的同时,笔者也告别了地图上的那片蔚蓝。
同事、朋友这么建议笔者:
户外:
1、专业防霾口罩或者防毒口罩。
2、减少在户外的时间,或选择合适的地点。
室内:
1、切勿开窗通风
2、多吃具有清肺功能的水果、蔬菜,如海带、木耳。
3、适当摆放可以吸收有害气体的绿色植物,如绿萝、吊篮等。
……
初到北京的那段时间,除了尝试上述各种防霾手段,笔者同时也花大价钱购置了空气净化器,化被动为主动,空气的确改善不少,虽然只是在室内。
在笔者自己看来,硬件层面,基本上尽我所能了,接下来是硬件和软件的配合。
不比现在,14年的手机空气质量相关的APP真的不多,它们所做的,无非是把国家监测站上测得的数据给显示出来,甚至有些人,宁可去相信“美国大使馆”。如同理性经济人在购物时,都会选择货比三家一样,笔者同时安装了多达5款空气质量或天气香瓜的APP。当然,这肯定不能完全解决我们的的“痛点”。为此,笔者动员了自己的同事及好友,本着世界这么大,总会撞上他的原则,利用“人肉搜索”的方法,提前人工告知笔者要去目的地的空气质量状况。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