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分水岭 如何避免成为炮灰
2016-09-27
互联网风口最为强劲的细分市场,无疑是移动医疗。政府利好消息助推医疗O2O孵化,资本催生热潮,这片互联网医疗蓝海,闯进去了,谁说不能造一个财富神话。然而,整个行业在呈现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也有大批医疗O2O企业创业梦想折戟,在还未抵达资本温床的时候就默 默退出市场。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反被螃蟹伤多不胜举。
移动医疗APP虽遍地开花,却面临抓不住用户需求“痛点”难题。在网上流传的《移动医疗公司最新死亡名单》中,就爆出移动医疗勇敢破门者,折戟数十家。这引起了从业者的思索,如何才能避免成为炮灰?
App遍地开花,却抓不住用户的核心需求
到目前为止,移动医疗App数量超过2000款,且在不断增加中。这些App主要分为5种:医药产品电商应用,如掌上药店、1号药店、药品网等;提供专业医学信息和医学参考资料的应用,如医学时间、医学文献、白衣天使公开课等;提供寻医问诊需求的应用,如春雨医生、微问诊、易诊等;提供预约挂号及导医、咨询和点评服务的应用,如挂号管家、挂号通、微医等;细分功能产品,如记录女性生理周期的「大姨吗」、测量心率的「心率区」。
移动医疗分水岭:如何避免成为炮灰?
虽然移动医疗App被分为5种,看起来大有文章可做。但是诸多的App中难免不出现「你抄袭我,我模仿你」的同质化现象。这在「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互联网领域就难以突出激烈的竞争重围。与此同时,被炒热的移动医疗市场陆陆续续地仍有企业进来,整个行业出现爆照式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医疗健康互联网公司数量已超过1000家。但这些企业中最终会有一大批移动医疗公司和项目经不住市场和时间的考验,还未获得资本的青睐就会死亡。
风口依然强劲,各家纷纷找突围点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移动医疗是互联网+传统医疗行业发展的潮流,移动医疗依然风力强劲,深受资本青睐,在未来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格局将有望演变为“一全多垂”的行业生态的大环境下,和春雨医生等起步早,资本雄厚,用户青睐的行业先锋相比,如何在2016年找到突围点是众多中小型移动医疗企业必须跨过的坎。
微问诊: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线下入口引人关注,进入重点发力阶段
由于资本全球化和中外医疗综合能力落差,资本出海投资、高端客源出海比较容易,而移动医疗行业才兴起不过短短几年,受文化背景、医疗背景等因素影响,产品出海还比较少。据动脉网的官方消息,今年7月,以视频问诊为切入点的移动问诊平台“微问诊”整合了美国CyberMed公司(其电子病历系统是纽约市推荐的4个电子病历系统之一)业务,将“微问诊”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模式复制到美国,打造出美国版微问诊--Cdoc。据悉,Cdoc既结合了微问诊视频问诊模式又将美国本土CyberMed公司擅长的电子病例系统功能以及保险优势融合进来,最终将打通患者、药店、医院诊所、检测机构、保险公司流程,覆盖了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医生在线诊疗、医疗账单保险、智能设备数据采集、家庭医生等业务。此外,微问诊通过与东南亚电信集团合作,在柬埔寨建设基于4G网络的在线远程视频医疗服务平台。
当资本和行业都将注意力放在连锁诊所和互联网公司上时,近30万散布全国的单体药店或许是更值得关注的市场。据悉,微问诊目前已经在四川、山东、贵州、湖北、重庆等十几个省近两万家药店布局,将线下药店入口转变成流量。这一连串动作似乎表明,微问诊的远程医疗模式已然走通,即将进入到发力阶段。
康大预诊:预诊横向延伸,线上线下形成闭环
诞生于2013的康大预诊,在2015年获得了红杉资本、DCM近千万美元的投资,这也让它2016年的发展方向和布局显得引人注目。
在前几年做好产品,增加用户粘性的基础上,2015年下半年至今,康大预诊逐渐完善预诊横向延伸流程,即使得线上预诊之后,用户与医生线下面对面门诊的对接在App端具象化。这就好比一个链条环,线上预诊是环的初始位置,接下来是线上预约门诊,最后落地到线下面对面门诊。不难理解,预诊是诊断的前一步,当用户有症状需要进行接下来的步骤时,康大预诊打通线上线下,通过线上的预诊为用户提供与医生线下门诊面对面的机会,即“私人医生”服务的实现,这对于康大预诊也将是扩大用户基数,增加用户粘性的最好契机。
这一阶段,康大预诊仍然是以积累用户、培养用户使用习惯为主,逐渐探索盈利模式。目前看来,其盈利模式主要将基于健康数据的合作。由于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且女性群体非常大,消费地位高,通过平台积累庞大的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用户需求,挖掘商业链条中上下游的盈利点,为合作商提供精准的、直达交易的供需匹配服务。
发展势头不减,基层医院、慢病管理,或许是移动医疗的出路
至今国内没有一家移动医疗互联网公司对外公布实现盈利的消息,2016年移动医疗的分水岭,大批移动医疗项目融资无望陆续死去,还有一部分仍在继续探索商业模式中,而且发展势头十足。
要避免成为炮灰,移动医疗公司必须紧扣用户需求,而能够提供用户真正需求的首选是医院。患者就医肯定是先选医院,医院是在医疗服务中最基本的,也是无可取代的。因此移动医疗领域要寻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就必须从基层医院着手。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医院资源,才有资本去提升医疗资源效率,也只有掌握了医院和医生资源,在中国医疗需求上升的情况下,才能与医院、医生形成一种共享经济发展模式。
此外,移动医疗领域的未来或许不是那种高精尖诊疗,而是小病慢病管理。据统计,2005年,我国由慢性病所致的经济负担为15345亿元,慢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9%,而且我国慢性病管理的系统、执行并没有做到位,给移动医疗带来了许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