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电源技术 > 业界动态 > 动力电池目录与新能源汽车补贴“解绑”

动力电池目录与新能源汽车补贴“解绑”

2016-10-20

  国家工信部公布第四批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32家动力电池企业目录。在此之后,近四个月过去了,新一批的动力电池企业目录迄今为止依然没有公布。

  动力电池企业目录一再延后,加上国家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删去了对动力电池目录的硬性要求。这让人不禁产生一丝怀疑:动力电池目录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是否就此“解绑”了?

 

6(1).jpg

  动力电池目录规定“一波三折”

  说起这个在业界被称为“企业白名单”的动力电池目录,其近期的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今年5月,国家工信部决定对2009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进行修改,并制定了第一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意见稿新增了对动力电池企业需符合2015年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要求的规定。

  此举将新能源汽车补贴与动力电池企业目录“挂钩”,在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此次意见稿出台之前,动力电池企业目录已经由工信部公布了三批共25家企业。意见稿出台之后,已经进入目录的企业暗自庆幸,没有进入目录的企业焦灼不安。媒体关于动力电池企业目录的讨论非常热烈。

  6月20日,国家工信部公布了第四批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由于征求意见稿将动力电池目录和新能源汽车补贴进行了“绑定”,此次目录的名单格外引人注目。与前三批每次仅有七、八家企业上榜不同,第四批电池目录一次性公布了32家企业名单。对此,很多媒体表示这是“大家要一起吃大锅饭的节奏”。又由于已经公布的四批企业名单中均没有三星、LG化学等外企(很多合资企业的新能源汽车搭载了日韩等外企的电池),也有很多媒体认为这是对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一种变相保护和缓冲。

  到了今年8月,国家工信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第二版征求意见稿。这个新版本与5月披露的版本有很大不同。专家和企业人士普遍感觉新版《管理规定》的基调比之前的版本严格很多,但是此版征求意见稿偏偏删去了对动力电池企业目录的硬性要求。

  一时间,舆论又是一片哗然。很多媒体认为国家工信部要将动力电池目录和新能源汽车准入及补贴“解绑”,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将马上迎来与三星、LG化学等日韩电池企业的正面竞争。

  此后,从8月到现在,动力电池企业目录一直搁置,预计在9月公布的第五批动力电池企业目录迟迟没有公布。

  而众所周知的是,今年9月,动力电池的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频繁的调整期,先是“骗补”名单公布,很多知名车企被处以巨额罚款,有的甚至被取消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随后,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等规定相继出台;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有媒体认为,骗补的波动和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调整给动力电池目录未来的走向带来了诸多不确定的因素。

  质疑之声:流程繁琐遏制创新

  应该说,由于相关政策仍处于调整期,现在对动力电池目录今后的走向下结论为时尚早。但是在记者进行企业调研时,确实听见了不少质疑动力电池目录的声音。

  一种声音是对申报动力电池目录工作的繁琐进行“吐槽”。有企业高管表示,为申请进入动力电池“目录”,企业向相关部门提交的资料数量巨大、申办手续纷繁复杂,以至于企业要专门安排一至两名工作人员处理相关事务,这对企业管理和人力成本增加了负担。

  由此,业内人士认为,将动力电池目录与新能源汽车准入及补贴“解绑”,此举简化了准入流程和手续,为企业减负,值得肯定。况且,虽没有对动力电池企业进入目录的强行规定,并不代表国家放松了对电池的安全管理。新的征求意见稿并没有对电池标准要求降低,各项标准仍然要符合新国标要求。

  还有一种声音认为,对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行业设置太多的准入门槛,不是对行业进行规范,而是“扼杀创新”,这样的管理思路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

  对此,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认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采取行业准入这种产业管制方式是非常失败的。“本来是要支持这个产业的发展,结果采取产业管制,不让企业进来参与竞争,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他表示。

  赵晓建议,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该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辅以产业政策引导,这样的结合才会取得更好的效应。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也表示,不强调“电池企业白名单”与补贴挂钩,目的是让市场发挥作用。

  对于这些质疑的声音,笔者认为是很有道理的。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步退坡至最后退出,以及新能源汽车积分制度的实施,因与补贴“绑定”而身价倍增的动力电池目录的含金量也将逐步下降,最后可能还会回归到推荐性标准的地位。

  但是笔者担心的是,如果目前就完全放开对动力电池企业的限制,相对“羸弱”的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将如何与日韩企业展开竞争,用国民纳税所支撑的财政补贴是不是大多会被外企收入囊中呢?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