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眼中的3D打印企业成长之路
2016-10-21
3D打印是增材制造的简称,是对基于离散-堆积成形原理的先进制造技术的总称,相较于传统的“减法”和“等比”制造,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加法”生产。3D打印技术可以将多工序简化为一个工序,甚至将一个车间简化为一个设备,并使大规模批量复制化制造向大规模批量定制化制造转变,从而使其成为以创新求变为企业核心竞争战略争订单、抢市场的利器,成为降低产品开发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如今,3D打印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汽车、医疗设备等多个领域,也成为各路投资人追逐的热点。
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
比翼起飞
产业专利数量的增幅大致可以呈现产业技术创新的活跃度。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球3D打印行业的新增专利数量为3350项,而就整个行业而言,最近5年新专利总量约等于过去从第一个3D打印专利诞生以来的总和。在中国,2015年新公开的专利数量达到1880项,是2014年317项的5.93倍,超过了2015年之前所有年份的总和,也超过了同年全球专利总量的50%。
沃勒斯2016财年数据显示,2015年4月~2016年3月的财务年度内,3D打印产业直接产值已达到51.65亿美元,相较于2014年41.03亿美元的产值,增长率达到了25.9%。另有机构预测,2018年3D打印的总规模预计在128亿美元,2020年将超过200亿美元。
技术创新和产业成长足以证明3D打印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有着确定的增长和真实的投资价值。
并购趋势揭示
产业应用价值
在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业的内部整合不可避免,在成熟资本市场更是如此。国际上,两家龙头企业3DSystem和Stratasys在2011~2014年间均进行了不下20起并购。并购标的多是对既有技术路线的补充、产业链的完善以及新的应用领域的拓展。
以Stratasys为例,2011年通过3900万美元并购了SolidsCApe,从而获得其独有的DoD石蜡喷射打印技术及一系列材料研发能力,大大提高了公司在消费电子行业高精度的零件原型打印竞争能力;2012年以公司45%的股权换股收购了(相当于定增原股数量81.81%新股)Object,从而获得了其独有的Polyjet技术以及数百种3D打印材料研发、生产能力,并直接动摇了产业老大3DSystem的市场地位。
与此前行业内的整合不同,今年9月6日,通用电气宣布分别以6.85亿美元和7.62亿美元的对价对3D打印企业瑞典Arcam和德国SLM Solutions实施并购,这一行为揭示了传统工业巨头对3D打印作为成熟制造技术的认可。
这些工业巨头的介入在为3D打印技术背书的同时,无疑将进一步加快和推动其在传统制造领域的应用。
泡沫:从成熟市场
漫延到新兴市场
从3D打印全球的上市公司数量及市值规模来看,在全球9家以3D打印为主业的公司中,美国拥有5家,并且市值及营收规模最大的两家公司3DSystem和Stratasys都位于美国。从上市时间来看,2012年~2014年的新一轮3D打印产业发展热潮催生了更多的上市企业。
与新公司上市的活跃度相对应,产业内龙头上市公司的市值也从2009~2014年初经历了一个快速提升的过程,3DSystem的市值大概增长了近20倍。在经历了疯狂的市值蹿升后,成熟市场自2014年整个3D打印行业进入了价值回归期。以并购迅速扩大收入规模的3DSystem和Stratasys,两家公司因为在“泡沫期”高价收购了大量的同业企业,而被收购企业在2015年又未能提交亮丽报表,从而带来了大额度的商誉减值计提,导致资产缩水,市值迅速下滑到2011年的水平,缩水约70%。
与国际市场相比较,期间国内也曾有多家上市公司,如光韵达(26.45+0.61%,买入)、金运激光(32.52-1.90%,买入)等宣布涉足3D打印,并成为市场一时之星。不过这些公司3D打印的收入占比较小,纯粹以3D打印为主业的公司在国内还仅见于新三板,尤以先临三维为代表。先临三维以三维数字化、3D打印装备及服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为主业,以2015年1.9亿元销售收入,1300万元净利润,支撑其当下16.7亿元的市值。从市场募资并实施并购,先临三维也同样学习了美国龙头企业的做法。
先临三维的示范效应,推升了国内整个3D打印产业的估值,特别是一级市场的估值。以今年挂牌的联泰科技为例,其2015年的销售收入约为1亿元,对应的利润为242万元,在挂牌前最后一轮的估值则达到了3.8亿元。
一些未挂牌而试图找到资金的公司,其估值也令人望而生畏。尽管这些公司都有业绩记录,但因其在技术上与国际公司相比较并无优势,其客户和应用也往往处于导入期,未来的成长和客户资产规模都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高估值就一定意味着高风险。
产业投资:锚定真实成长
那么对于当下国内的3D打印产业,创投应坚持怎样的投资原则呢?我们认为就是锚定真实成长,聚焦前瞻应用。
在3D打印产业链的全球地理分布上,美国是产业的发源地,产业链最为完整,产业规模最大,其次为欧洲、日本。不过,从2016年一季度数据看,美国3D打印产业规模占全球的37.8%,而中国则超越日本和德国,成为第二大应用国,占比为9.5%。
2015年4月~2016年3月的财务期内,3D打印在行业应用方面,工商业机械为第一大应用领域,其次即为航空航天领域,该领域的直接功能件需求在逐步上升,在对价格不太敏感的前提下,随着各种应用情况的渐趋成熟和成功匹配,航空航天已超过汽车、消费电子等大行业。
另外,3D打印产业之所以率先在美国和欧洲发力,不仅仅那里是3D打印技术的诞生地,更重要的是其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对于在航空航天、造船、汽车制造等方面有庞大产业规模的中国市场来说,完全可以相信3D打印产业必将迎来规模化发展的机遇。
那些将新技术深植于行业应用,从而为用户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的从业企业,那些超越一般消费,深植于产业制造方案提升的从业企业,那些不依赖于政府补贴,有强大造血能力的企业,都将进入投资人的视野,而投资人也大可不必匆忙出手,以免在泡沫褪去后成为“裸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