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排行榜出炉:通讯企业表现抢眼
2016-12-28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新发布的年度报告《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显示,2015年中国专利申请数量超过美国与日本之和,我国的中兴通讯和华为成为全球专利数量排名前十的企业。
海外专利申请数量直接评判的是一个国家企业的创新能力,信息通信相关企业虽然继续走在我国技术研发与专利申请的前沿,但在从数量向质量的跃升中,还待努力。
通讯企业专利创新能力表现抢眼
与其他大国相比,我国85%的专利来自电信、计算、数字通信和视听技术领域,这其中,领袖型企业表现抢眼。
据中兴通讯首席知识产权官申楠介绍,中兴通讯连续六年位居国际专利申请量前三、中国专利奖7金31优、蝉联PCT第一、芯片专利中国第一、物联网专利全球第三。
公开数据显示,中兴通讯在2015年的研发投入高达122亿元,同比增长35.4%,位居国内上市公司首位。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兴通讯拥有超过6.8万余件全球专利资产、已授权专利超过2.5万件。
凭借知识产权实力,中兴通讯已成功狙击海外多起专利诉论。据申楠介绍,自2011年以来,中兴通讯连续6年应诉美国知识专利运营公司TPL、IDCC、Flashpoint等发起的7起337调查,成为唯一获得美国“337调查”5连胜的中国企业。
但是,这些胜利不能抹杀我国企业对于国际竞争规则的理解和运用与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无序的市场及相互之间知识产权竞争,更给企业的发展及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很多消极影响。对此,申楠表示,中兴通讯越来越认识到国内产业合作者应当坚持开放、共赢的态度,在政府或行业协会的引导下建立产业联盟,减少内耗形成合力。
和设备商相比,运营商之间很少见到相互的专利诉讼,有人因此认为专利创新与运营商没有太大的关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贾晓辉在2016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第五届ICT产业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大会”上发言时透露,运营商的高质量专利一点都不缺乏。
公开数据调查显示,在全球主要运营商拥有的专利数量中,排名第一的日本运营商NTT年申请量为3000—5000件,中国移动排名第三,约1500件左右。在标准专利方面,中国移动排名第四。
5G专利申请要与标准之争同步
涉及垂直行业众多,5G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革命的核心孕育着极大的商业价值,我国推动5G标准的士气很高,在5G研发上的积极性和争夺5G话语权的决心更显而易见。
据申楠介绍,中兴通讯在位于中国、美国和欧洲的10多个研究所,已投入800多位专家针对5G领域进行研发,2016年—2018年计划累计投资20亿元。截至2015年底,中兴通讯已有近千件涉及5G关键技术相关的专利的布局。
虽然我国对5G专利申请的意识提升很多,但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雷表示,现在世界各国都处在5G发展的起跑阶段,我国虽不落后但也不能盲目乐观,专利技术的申请应该与5G标准研发同步。
王雷的观点代表了业内人士的普遍态度,通信产业是标准至上的技术产业,专利作为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标准卡位战的重要战场。在我国积极投入5G标准研发的同时,唯有构建强大的专利库、专利保护体系,才能在当下以及未来的通信舞台上占据主动。
与此同时,王雷强调,专利申请不能只注重数量,还是要注重质量。据了解,目前5G专利申请量中,如果说我国占申请总量的三成,那美国占两成,欧洲韩国各占一成,日本占半成,但我国有价值的5G技术专利还很欠缺,很多5G关键技术,我国还没有成型的专利,诸如,5G高频通信、能够减少能耗的5G基站休眠技术等。
国产手机专利能力并不被动
虽然专利诉讼是一场耗时费钱的持久战,但在移动通信互联网领域愈演愈烈的竞争中,无论是国外的苹果、三星、爱立信,还是国内的华为、小米、魅族等纷纷卷入专利纠纷。但是,我国相关手机企业在专利能力上并不完全被动。
金立董事长刘立荣对记者表示,知识产权是产品的入门券,是品牌建设的助推器,更是为金立手机全球化保驾护航的“宙斯盾”。金立知识产权海外专利布局已覆盖美国、印度以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金立专利申请量达千余件,截至目前,金立手机累计专利申请超过3000件。
在我国手机企业中,中兴通讯、华为在专利领域的积累最为深厚。截至2015年底,中兴通讯终端专利资产超过2.2万件,其中已经授权专利超过4600件,PCT申请量近万件。语音操控专利申请量超过200件,双摄像头专利过百件。
在提升专利能力上,与老牌手机厂商边发展边布局不同,我国的新兴手机厂商往往在成立之初就将知识产权和专利布局提到战略高度。
360手机执行副总裁李开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深知专利不仅代表着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也代表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60手机虽然仅有一年多的历史,但自建立之初就非常重视专利的发明和申请。”据李开新介绍,360手机从成立到现在的一年半时间里申请了近500个有关手机的专利,包含了手机设计、交互、结构、功能等。
虽然我国手机领域缺乏核心技术的硬伤仍未根治,但在从“技术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中,我国手机厂商围绕材质、设计与功能,推出了许多创新的技术、应用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