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如何将从 iPhone 赚到的钱布局新赢利点
2017-03-01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的掌舵人,今年67岁的鸿海精密集团(下称“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最近的心情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一个月前,郭台铭刚因为鸿海集团20年来业绩首度下滑而向股东、员工黯然致歉,一个月后,这家富士康科技集团的母公司,则正因下一代iPhone的到来而显得士气高涨,乐观情绪弥漫。
鸿海集团发布的业绩预报显示,2016 年,鸿海全年营收为4.35万亿新台币,同比下滑2.81%,净利则预计下滑13%。不过,根据博彭社收集的分析师平均预期,今年其利润增长率可能会重回到12 %以上。
随着全球智能手机销售的放缓,以及土地、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这家代工界的老大哥遇到了成长的瓶颈,转型势在必行。眼下,鸿海创始人郭台铭正着眼于对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调整。如何将从 iPhone 赚到的钱,投入到新的领域,寻找新的成长机会和盈利关键点,至关重要。郭台铭亦希望摆脱“代工大王”的标签,贴上“智造大王”甚至“科技大王”这样的标签。
新iPhone刺激鸿海股价上新高
iPhone十周年临近,苹果公司股价节节攀升,除了果粉满心期待,仰其鼻息的相关概念股亦借势上扬,水涨船高。
记者梳理相关财务数据获悉,苹果主要代工厂商鸿海精密(2317.TW)的股价,在今年2月16日收盘价达到91元新台币,为近十年以来的历史至高点。其自今年1月份以来,洪海股价已累计上涨达10%,而若以去年1月初73元新台币左右的股价计算,鸿海一年来股价累计上涨达25%。
根据2015年的财报数据,苹果业务占据了鸿海53.67%的营收,因此,对于鸿海的业绩表现,苹果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鸿海集团发布的业绩预报显示,2016 年,鸿海全年营收为4.35万亿新台币,同比下滑2.81%,净利则预计下滑13%。这是鸿海集团近20年来业绩首度下滑。业内分析人士认为,iPhone 7 用户需求量不大和智能手机市场饱和是造成富士康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记者查阅月度销售数据获悉,在iPhone7发布的第三季度,富士康财报显示净利润为新台币346亿元(约合75.68亿人民币),同比下滑8.7%。去年第四季度,10月和11月份营收增长率分别为-6.17%和-7.12,但到了去年12月,营收同比突然猛增9.76%。业内人士认为,因为临近新年,更多人购买智能手机。此外,顾客对5.5英寸 iPhone 7 Plus 的需求也比较稳定。
而苹果方面,在截至去年9月份的2016财年,除了整体营收下滑外,苹果还经历了首次 iPhone 销量下滑,这也是 iPhone 发布后的第一次。2016年,苹果 iPhone 的总销量为 2.07亿元,相比2015年的2.36亿元下滑了不少。
不过,苹果2月初最新发布的2017财年第一财季业绩显示,苹果公司期内净营收783.5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58.72亿美元增长3%,创下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苹果8 的新功能目前还无实锤,但OLED面板,无线充技术、功能大变等招式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备受期待。分析师预测,苹果和富士康将在今年逆转,因为消费者对苹果10周年 iPhone 都很期待。2017年,iPhone出货量可能会攀升至2.21亿部。
积极布局新盈利点
作为代工界的老大哥,富士康曾经借着人工成本低的红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过,随着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代工者的身份遭遇瓶颈,或难以为继。近年来,富士康在多元化的实践中不断尝试,郭台铭亦希望摆脱“代工大王”的标签。
此前,郭台铭独排众议斥巨资收购夏普,鸿夏恋于去年8月份才最终尘埃落定,目前已经见到郭台铭操盘后的成绩单。
夏普日前公布的2016财年合并财报预计中显示,夏普2016财年的经常损益有望达到99亿日元,而2015财年为亏损1924亿日元,大幅止血。时隔3年,曾经的日资电子巨头夏普终于扭亏为盈,迈出复苏计划的第一步。
业内人士分析称,在对夏普投资有良好进展之后,鸿海还可以为 iPhone、iPad 提供更多的零组件,像是指纹辨识等部分。尽管夏普和智慧手机的关联度不高,但是具有显示面板的技术,加上长期在消费电子的声望,这些可能会帮助郭台铭的野望往价值链上游移动。
此前,有两件事曾引发国内业界广泛关注。去年底,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宣布投10亿美元赴美建厂,并称“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对此有观点认为福耀“跑了”。另一件事就是,有消息称,在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的推动下,苹果考虑把在中国的代工厂搬到美国,以促进美国就业。
而在去年12月,特朗普在美国会见了日本软银掌门人孙正义,孙正义则意外透露了鸿海也有意在美国建厂的信号。随后,富士康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正对在美国的潜在扩张计划进行初步讨论,但其规模尚无定论。这亦被外界视为“富士康可能会跑了”的信号。
随后,在2017年新年前夕,郭台铭便给广州送去了一份新年“大礼”,还表示将继续深耕中国大陆的愿景。富士康在增城投资610亿元人民币建立8K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项目预计一年半内完工。这是郭台铭近十年来,对国内投资的最大一笔项目。
郭台铭表示,从项目谈判到落户广州进行签约不到50天,可以看到中国政府的效率和对高科技的执着。大陆现在推动实体经济,去虚返实,软硬整合,这是一个对的方向。
根据合作协议的内容,堺显示器株式会社(Sakai Display Production, 以下简称SDP)将在增城建立10.5 代8K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生产大尺寸8K超高精细影像液晶显示屏幕,量产后年产值将高达920亿人民币。作为SDP的最大个人股东,郭台铭表示,8K超高精细影像液晶显示屏幕将会给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娱乐、医疗、社交、教育、安全等领域带来一场影像数据革命,该市场规模将达到35.8万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和夏普联手兴建全球最大的LCD工厂,能将富士康的资金与夏普的技术充分结合,通过价格优势来挑战韩国竞争对手。
资料显示,当前,富士康拥有或投资了三家LCD公司,分别为夏普、群创(Innolux)和酒井显示器产品公司。这三家公司的LCD面板产量占全球份额的20%,这也使得富士康成为继三星和LG之后的第三大LCD制造商。
有分析人士认为,郭台铭此次大手笔投资,意在淡化“iPhone代工”标签,带领富士康进行多元化发展,寻找新的盈利突破口。
郭台铭于去年10月份还表示,要在深圳推动新一代产业革命,带动半导体、面板等产业,计划在 2020 年实现产品在深圳开发、测试的目标,在深圳建立1-2个制造育成中心。
郭台铭表示,富士康未来将以珠三角为根据地,转型成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龙头。与此同时,富士康亦正在大举引进工业机器人,以降低制造成本。据报道,在2016年富士康已经在中国大陆部署了4万台机器人。
此外,根据国外媒体报道,富士康日前斥资6亿美元收购软银集团在新加坡一家投资公司“SoftBank Group Capital Apac”的54.5%股权,旨在有效结合富士康的制造实力和软银的专业投资经验,寻找新的投资方案。此外,据国外媒体报道,富士康已经开始生产软银的人形机器人Pepper。
这家总部位于中国台湾的公司可能在制造方面很出名,但在收购上也毫不陌生。富士康的投资还包括印度的聊天应用Hike、中国最大的专车公司滴滴出行、自拍应用和自拍手机制造商美图、360度摄像头制造商Lytro,以及国内热门自行车租赁公司摩拜单车。
记者研究鸿海2015年财报获悉,鸿海该年的科研投入为525亿新台币,研发费用占应收净额比例为1.17%。鸿海方面表示,集团持续扎根不同科技领域科技研发,在全球专利精实战略的引导下,根据全球专利资料库IFI CLAIMS调查,鸿海2015年共获得1083项美国专利,全球排名29。在台湾地区,更是以659项申请和1661件获证,连续13年蝉联台湾专利榜单第一。未来,鸿海将更进一步积极推动国际化、科技化和年轻化。
启动最大规模招募计划
在大规模的转型变革节奏中,人才亦被郭台铭视为重要一环。
2017年2月20日,郭台铭在深圳厂区表示,将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启动迄今为止富士康最大规模的大学生及中专技校生招募计划。富士康方面向记者发来的资料显示,今年预计招收1.2万名大学生,以及6000名技术职业院校毕业生。招募人才涵盖了电子商贸、咨询技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自动化、新材料、机械工程、精密模具等行业。
据悉,自投资大陆近十年来,富士康每年招募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大概在7000人左右,这是迄今为止富士康启动的最大规模的大学生及中专技校生招募计划。此次招募计划遍及富士康在中国大陆30多个厂区,主要以深圳、郑州、太原、成都、重庆、烟台等为主。此外,富士康还推出了三年擢才计划。上述人才经过三年一线锻炼之后,将有机会进入集团接班人梯队。
郭台铭表示,今年的招募计划不仅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也是对“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大学生就业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契合。未来,富士康将持续推进“硬软整合、实虚结合、强基向实”,以企业转型带动人才升级。
郭台铭日前在深圳的记者会上表示,鸿海不仅会深耕中国大陆,还会加大人才和实体经济的投入。未来这些年轻人群会从基层做起,扎根制造业,希望年轻人作为领军人,主导鸿海生产线和实体经济。“我的位置绝对属于年轻人,希望他们都能成为实体经济的接班人和领军人才。”
郭台铭表态称,富士康未来将以珠三角为根据地,转型成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龙头,并打造包括工作生活、教育生活、娱乐生活、家庭社交生活、安全生活、健康医疗生活、财产交易采购生活到循环环保交通安全生活在内的智能生态系统。
在郭台铭看来,产业经济要繁荣健康发展,首先必须是实体经济的发展,这离不开制造业本身的扎根耕耘和升级转型。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领头羊,在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当下,富士康更需要新一代大学生共同投入到实体经济的行列,进而引领全球智造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