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2017-03-09
下周(3月14-16日),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就要召开了,该展会是亚洲领先的电子行业展览,也是行业内最重要的盛事。届时,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组件及生产设备等电子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厂商及相关人士将汇聚上海。作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起步最早、产业链最完整、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上海一直备受关注。那么,目前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如何,你一定想知道。
近日,解放日报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作为先进制造业的代表,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去年实现两位数增长,销售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53亿元。与此同时,整个产业向高端发展,设计业和芯片制造分别实现销售366亿元和262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20%。其中,设计业规模首次超过封装测试,成为真正的产业龙头。
集成电路是信息产业的核心,也是当前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焦点之一。上世纪末,我国电子工业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国家战略项目“909”工程应运而生并落户上海,当时由上海市与原电子工业部共同出资组建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完全自主可控的8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
■ 上海重大项目频频落地
“十三五”开局之年,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竞争更加激烈,产业并购加剧导致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其中晶圆制造环节更是如火如荼,投资力度空前。市委市政府也下定决心抓住机遇,加快产业向高端引领发力,去年先后开工两个“巨无霸”项目,力图继续保持在行业内的话语权。
去年10月13日,中芯国际新建“12英寸集成电路先进工艺生产线”项目启动。本次新建的12英寸集成电路项目工艺节点可覆盖14纳米—10/7纳米,全部满产后总计达每月7万片,产品方向主要集中在新一代移动通讯和智能终端领域。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表示,该产线预计投资675亿元,加上配套建设高端光掩模生产线等项目资金,总投资近千亿元。
这一项目的落地也彰显了上海发力先进制造的决心。在项目落地中,上海各相关部门全力协调,打破常规,攻克道路红线规划调整、建筑限高、容积率与绿化率调整等18个瓶颈问题,将开工建设时间大幅度缩短,仅仅用了180天。
两个月后,总投资387亿元的华力“12英寸先进工艺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项目也在浦东正式开工。该项目是国家“909工程”的二次升级改造项目,也被列为国家《“十三五”集成电路产业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虽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所占规模非常可观,但是支撑电子信息产业的芯片却主要依靠进口,国产高端芯片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占比很有限,所以本土芯片制造能力需要不断提升。”上海华虹集团董事长张素心坦言。
目前,上海华虹集团已经拥有三条具备国际竞争力的8英寸芯片生产线,一条全自动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和一个国家级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此次开建项目将是华虹集团的第二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项目投产后,华虹集团在12英寸芯片的月产能将翻上一番,该产线将重点服务国内设计企业先进芯片的制造,并满足部分事关国家信息安全的重点芯片制造需求。”
■ 上海依托产业基金模式突破困境
“十三五”时期,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低端环节向成本更低的地区和新兴国家转移,对上海来说,这一现象较为明显,近年来不少加工型企业主动进行结构调整,为了实现资源最优配置,逐渐将低附加值环节外迁,短时间内造成一定压力。同时,伴随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制造业,不少高端环节回流的趋势日趋明显。
“高端难承接、低端被转移”,是当下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但与此同时,产业格局深度调整也为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全球布局、提升技术和能级提供了新机遇。“在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上海只要聚焦力量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就有可能将上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在相关领域的潜在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市经信委电子信息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年底,上海完成了首期总规模300亿元的集成电路制造业基金公司的注册。根据“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设立方案”,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总规模500亿元,采用“1+1+3”模式:即100亿元设计业并购基金;100亿元装备材料业基金;300亿元制造业基金。外界评价,这充分体现出上海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上海希望通过产业基金的组建,引导企业、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将资金投入到集成电路产业,打破当下面临的双重困境。
政府出资体现对产业发展的战略意图,但基金的运作和管理仍坚持市场化原则,遵循市场规律、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基金的运行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财政资金运用上的一个创新,改变了传统的财政资金直接支持企业、支持项目的形式,有利于提高资金运行和使用效率。”傅新华说。
出资方之一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从发展战略和投资论证两方面考量项目,主要支持12英寸生产线建设及16/14/10纳米先导工艺技术研发,提升12英寸28纳米及以下先进产能的规模。据悉,该基金年底前已经完成对华力一期、华力二期等三个项目首期出资。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上海仍将依托产业基金模式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提升工艺水平、布局先进产能,加强芯片设计制造、装备材料等领域资源整合,支持集成电路制造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突破。同时,加强与国内外领先企业、各类资本的合作共赢。
■ 上海浦东IC产业发展概况
一、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
1、浦东是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最重要集聚地。 由于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和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尽管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下滑 0.2% (SIA 数据), 2015年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产业仍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根据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统计网(SICS)的统计,2015 年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 605.79 亿元,同比增长 17.5%,产业规模占全市集成电路产业的 63.8%。
2、浦东集成电路产业链结构不断优化。从产业链来看,浦东新区集成电路设计业、制造业、封测业和设备材料业均持续快速增长,各环节占全市比重均超过 50%,其中设计和制造业均超过 70%。 2015 年,新区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额218.74 亿元,同比增长 20.19%;制造业销售额 154.95 亿元,同比增长 21.3%;封测业销售额为 182.24 亿元,同比增长12.69%;设备材料业销售收入近 50 亿元(表 1)
▼ 表 1 2015 年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产业细分行业增长情况:
3、浦东集成电路产业主要集聚于张江高科技园区。根据 4 SICS 的统计,2015 年浦东新区从事集成电路产业的企事业单 位共 248 家,占上海市总数(481 家)的 51.56%;从业人员 计 60,995 人,占上海市(130,873 人)的 46.61%。与 2014 年 相比,2015年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企业增加了 10%,从业人员 数量增加了7.83%,其中张江高科技园区最为明显,企事业单 位数量由原 160 家增至 176 家,从业人员数量由原 41,227 人 增至 43,959 人。
(一)芯片设计业
1、IC 设计业销售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2015 年浦东新区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收入为 218.74 亿元,占全市 72.1%,比 2014 年的 179.95 亿元增长20.19%。 2011-2015 年,浦东新区集成电路设计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设计业占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比重也呈增长的趋势,但设计业占上海设计业比重并未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设计业占全国设计业的比重反而呈下降趋势(表 2)。
▼ 表 2 浦东新区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收入:
2、IC 设计龙头企业占位保持不变。根据 SICS 的统计,2015 年浦东新区主要设计业企业中,销售收入 10 亿元以上的超大型企业数量有 3 家,销售收入 5-10 亿元级大型企业 4 家。2015年上海设计业企业销售规模前 10 位中浦东新区仍占 8位,其中展讯通信、格科微电子、联芯科技位稳居前 3 位。前8名设计企业销售收入,占浦东新区设计业总销售额的72.54%,占上海设计业总销售额的 52.3%。
3、IC 设计技术创新有所突破。在设计方面,2015 年展讯通信在取得 28nm 基带芯片成功生产的基础上,研发成功16/14nm 多模多频手机芯片。联芯科技的移动通信芯片设计技术也从 28nm 推进到 16/14nm。上海兆芯研发成功 X86 架构桌面计算机 CPU,并实现批量销售。上海澜起研发成功 DRAM缓存控制芯片,达国际领先水平。格科微电子 CMOS 图像传感器(CIS)全年出货超过 10 亿颗,保持了 30%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 70%的国内市场占有率。
(二)芯片制造业
1、芯片制造业销售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趋势。2015 年,浦东新区芯片制造业实现收入 154.95亿元,比 2014 年增长21.3%。 2011-2015 年,浦东新区制造业占浦东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比重和占上海芯片制造业的份额,除了 2012 年有所下降外均呈现增长趋势,而占中国大陆制造业比重呈现小幅波动态势(表 3)。
▼ 表 3 浦东新区集成电路制造业销售收入:
2、芯片制造主要企业经济效益平稳增长。上海 8 家主要芯片制造企业中浦东新区有 4 家,除台积电(中国)有限公司外,排名前 4 位浦东新区有 3 家。 2015 年,4 家主要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 138.14 亿元,占浦东新区芯片制造业营业收入的 89.15%。在出口金额和利润总额方面,4 家主要企业经济效益呈现差异化增长态势,中芯国际利润率大幅减少,华虹宏力出口金额也呈现负增长。
3、芯片制造企业技术水平取得较大进展。中芯国际的28nm 的 PolySiON 和 HK/MG 制程先后投放晶圆代工市场,16/14nm 技术专利申请数量跃居全球第六位。华力微电子的40nm 制程成熟,2015 年取得了 20 亿元收益,28nm制程开发成功。华虹宏力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工艺类型最多的特色工艺平台,自主研发的“0.13μm 嵌入式自对准分栅闪存技术与技术开发”项目荣获 2014 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封装测试业
根据 SICS 的跟踪统计, 2015 年浦东新区集成电路封测业的销售规模为 182.24 亿元,同比增长 12.69%,占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比重为 30.1%,占上海集成电路封测业的份额为 54.9%。 2011-2015 年,浦东新区集成电路封测业整体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其中绝大多数封测企业是世界著名封测企业在浦东新区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业务为母公司封测加工,其营业收入受世界半导体市场起伏而变化(表 4)。
▼ 表 4 浦东新区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销售收入:
(四)设备材料业
根据 SIC 的统计,2015 年浦东新区设备材料业的销售规模为 49.86 亿元,同比增长 13.05%。 2011-2015 年,浦东新区设备材料业的营业收入从 31.24 亿元逐步提升至 49.86 亿元,整体呈现较快上升的走势。设备材料业占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比重基本保持在 8%以上。设备材料业已名副其实成为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表 5)。
▼ 表 5 浦东新区集成电路设备材料业销售收入:
二、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一)产业发展规模比较
1、浦东总销售收入比绝大多数全球十大半导体厂商低。 与 2015 年全球十大半导体厂商营业收入比较,浦东新区 2015 年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 605.79 亿元位居全球第 9 名,排名 第一位的 Intel(英特尔)营收是浦东新区的 5 倍,排名第二 位的 Samsung(三星)营收是浦东新区的 4 倍,排名第三位的 TSMC(台积电)营收是浦东新区近 3 倍,比排名第 9 位的 9Broadcom(博通)仅多 50 多亿元。
2、浦东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占我国大陆比重逐渐减小。从占我国大陆的比重看,2011 年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占我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比重 19.23%,2015 年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占大陆集成电路产业比重 16.78%,占比有逐渐减小的趋势。从全球占比看,2011 年浦 东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占全球半导体产业比重 1.91%, 2015 年占全球半导体产业比重 2.78%,占全球的比重有逐渐 增长的趋势(表 6)。
▼ 表 6 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我国大陆及全球比重:
(二)浦东芯片设计业国内发展水平比较
1、面临与深圳差距越来越大的严峻形势。截至 2015 年, 深圳集成电路产业 4 年来稳居全国各城市首位,在集成电路 设计方面亦连续 4 年领跑全国各城市。2011 年深圳设计业产 业规模 126 亿元,2011 年浦东新区设计业产业规模 106.15 亿 元,相差 20 亿元; 2015 年深圳设计业产业规模 380 亿元, 2015 年浦东新区设计业产业规模 218.74 亿元,相差 160 亿元。
2、深圳龙头企业优势明显。除产业规模深圳超过浦东外, 在主要企业发展方面新区也落后于深圳。作为国内 IC 设计业 的龙头企业,2015 年海思销售收入达 220 亿元,在全球设计 厂商中排名第 6,是展讯销售收入的 2.4 倍,比浦东新区芯片 设计业的产值规模还多。此外,深圳还有中兴微电子、敦泰 科技、汇顶、国民技术等一批实力比较强的公司,2015 年增长率均在30%以上。
(三)芯片制造业技术水平比较
1、浦东新区已处国内领先水平。浦东新区芯片制造企业主要由中芯国际、华力微电子、华虹宏力和凸版中芯彩晶电 子等 8 家企业。浦东新区 12 英寸晶圆生产线共 2 条,合计产 能为 5.0 万片/月。其中中芯国际 12 英寸晶圆生产线,产能为 1.5 万片/月,制程技术为 65-40-28nm,是目前国内自行建设 12 英寸晶圆生产线中制程技术最先进的一条。华力微电子 12 11 英寸晶圆生产线制程技术为 65-55-40nm,2015 年底已完成 28nm 制程开发。此外,浦东新区 8 英寸晶圆生产线共 6 条, 合计产能已提升至 27.5 万片/月。
2、浦东新区与国际先进相差两代。近 3 年来在 28nm 制 程经历了全盛时期之后,2015年全球CMOS技术又从22/20nm 节点迅速过渡到 16/14nm 节点,之后又导入 10nm 技术,2016 年底进入量产。2015 年英特尔利用 14nm 技术推出了 3 款处 理器,即 KabyLake、Broadwell 和 Skylake。为了保持世界技 术领先的地位,英特尔于 2015 年底提前发布了开发成功 10nm 技术的信息。2014 年台积电推出了 20nmFinFET 制程,紧接着迅速超越 20nm 技术世代,在 2014 年底推出了 16nm 制程 并迅速进入量产。2015 年台积电公布了 10nm 制程计划,并在 2016 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
附:国内各地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情况汇总
除了上海依托产业基金模式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国各地成立基金支持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风起云涌,目前各省市均有规模不等的集成电路投资基金,总计规模超过3千亿元,如果加上民间资金很可能已经超过3500亿元规模。
地方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 北京300亿元
◇ 湖北300亿元
◇ 合肥100亿元
◇ 深圳200亿元
◇ 湖南50亿元
◇ 上海500亿元
◇ 厦门160亿元
◇ 四川省100-120亿元
◇ 辽宁省100亿元
◇ 广东省150亿元
◇ 陕西省300亿元
◇ 南京500-600亿元
◇ 无锡200亿元
◇ 昆山100亿元
写在后面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大基金"两年多来共决策投资43个项目,累计项目承诺投资额818亿元,实际出资超过560亿元。已实施项目覆盖了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生态建设等各环节,实现了在产业链上的完整布局。
近几年,在各地方政府及半导体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重大项目频频落地。其中,上海集成电路在产业基金模式推动下发展迅速。 根据规划,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要在“十三五”建成国内最为完备、技术最为先进、最具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形成设计、制造、装备材料、封装测试联动发展,巩固在国内领先的地位,到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力争达到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