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M的发展与思考:资源整合大难题亟待突破
2017-03-28
M2M(Machine-to-Machine)是一种以机器终端智能交互为核心的、网络化的应用与服务。广义的M2M定义还包括Man-to- Man和Man-to-Machine,从定义上来看,M2M体现的是一种泛在互联的理念。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M2M技术理念得以实现,通过在机器内部嵌入无线通信模块,以无线通信等为接入手段,为用户提供综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以满足用户在数据采集、实时监控和远程调度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M2M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落脚点,也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国家政策导向、关键技术研发、相关标准推动和产业化推广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政策方面,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大的M2M市场之一,在后续产业发展进程中,要继续推动M2M终端、通信模块、网关等产品制造能力的提升,推动基于M2M等运营服务业发展。
技术方面,现阶段对于M2M关键技术的研发已经从多层面同步展开。1)针对M2M整体架构的研究普遍基于物联网架构进行改进和完善,为M2M整体环境建设提供理论指导;2)针对M2M终端设备的研究主要包括设备抽象描述、功能拓展、通信模块优化和设备标识识别等工作,目的是使M2M终端设备能够更好的独立运行并完成数据交互,为M2M应用提供底层支撑;3)针对接入网络的研究基于通信技术、传感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等,致力于为M2M设备提供随时随地的网络接入;4)针对M2M环境中存在的泛在异构性(异构设备、异构网络、异构应用),中间件的研发能够提供不同协议之间的转换接口,实现异构体系之间的兼容和互联互通。
标准方面,CCSA早在2009年完成了M2M的业务研究报告,2012年,工信部发布了《M2M业务总体技术要求》系列标准,规定了在提供M2M 业务时,对通信网的业务功能要求、系统功能架构、系统逻辑功能模块、计费要求、接口要求、业务安全等技术要求。欧洲、美国及中日韩的7家ICT行业标准化组织(ETSI、TIA、ATIS、CCSA、ARIB、TTC、TTA)作为发起组织于2012年7月24日在美国共同签署了伙伴协议,正式成立了物联网领域国际标准化组织“OneM2M”。OneM2M专注于M2M标准的制定,规范化各行业的M2M应用,从而推动国际M2M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方面,根据工信部2014年白皮书统计,到2013年底,全球M2M连接数达到1.95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8%。相关预测表示,到2020 年,M2M连接数将突破20亿,运营商M2M收入将达到1.2万亿美元。因此,电信运营商仍是M2M的主要推动者,全球已有428家移动运营商提供M2M 服务,包括法国Orange、德国电信、AT&T等公司。我国M2M用户数居全球首位,中国移动M2M已成为全球最大的M2M运营商。
随着M2M技术的全面发展,一些相关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基于其承担的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指出当今M2M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要形成高效互通的整体环境。
现有M2M应用多为垂直行业应用,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和信息孤岛,没有最大化的利用现有资源,传统的松散互联方式使M2M资源整合成为一大难题。因此,应当建立统一的M2M平台,实现资源和应用之间的高效整合,并基于此催生新的M2M应用模式。
与此同时,统一的M2M平台并不能简单的进行推广。与传统的互联网资源不同,M2M应用中所涉及的资源更强调与现实物理世界的对应,而且M2M应用也都与现实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智能电网、安全监控、交通监管、智能家居和智能医疗等。出于国家主权、商业利益、技术保护等多种因素考虑,M2M应用中的各个参与者都希望所提供的资源具有自主的管理和控制权限。因此,M2M架构的设计、统一平台的建立必须考虑自主性需求,建立平等互通的M2M应用环境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M2M产业能够顺利推动的先决条件。OneM2M虽然在技术上开展标准化研究试图解决兼容互通问题,但是却忽略了自主性问题。类比于当前域名服务(DNS)系统,各国之间互联互通必须通过由ICANN管理的域名根节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网络自主管理。因此,在M2M技术以及标准化工作初期,我国应当积极参与并大力推动高效自主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提高我国在M2M研究和标准化领域话语权的;另一方面,促进高效的M2M技术框架的建立,自主发展我国M2M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