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带动科技专才 缓解行业就业压力
2017-03-29
香港曾有“亚洲四小龙”之称,工业发展蓬勃,技术成熟,领先亚洲,可惜受到生产成本上涨影响,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掀起工厂北移潮,香港工业从此沉寂多年。香港工业总会主席郑文聪表示,工业界在回归前已期望政府成立创新及科技局,支持业界提升生产水平,结果却是逆水行舟,“香港浪费了近20年‘青春’,现在,新加坡及台湾都比我们走得前,正正是我们没有提升自己技能”。
智能工厂外形如高级商厦
港府近年加大力度推行“再工业化”,包括拨款扩建科学园,利用工业邨容纳智能工厂。郑文聪欢迎这些措施,认为本港仍有优势,可以急起直追。他形容,在“工业4.0”之下,工厂工人不再是基层“蓝领”,而是高学历专才,甚至拥有博士学位,解决程序以至机械问题,工厂内不再是劳工密集式。
郑文聪指,智能生产并非要将内地的厂房“倒模”迁回香港,而是将部分工序回流本地,利用本港有限空间,设置智能厂房作智能生产。将来市民见到的工厂,不是以往低层、污染严重的厂房,而是拥有像高级商厦般的外形。
24小时运作节省人手开支
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曾提到,本港再工业化可参考“DarkFactory”,即是工厂内大量采用机械人操作,经工程人员预先以程序计算,并设定所需工序,让机器之间互相通讯,更可以24小时运作,为企业减省人手,节省开支。
黄克强认为,全自动及全机械人运作的模式适合某些工种,如危险性高的高空或建筑工作,以及处理废物或需与细菌接触的工作等,他相信这些传统由人手处理的工序日后亦可自动化。
“再工业化”未来更可带动本港高学历、技能人士就业,提供向上流的机会。黄克强称,新兴产业将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切合香港知识型社会的工种需求,美国当局有研究报告指出,每增加一个制造业职位空缺,便可为其他产业带来2.9个职位,为本地人才带来更多发挥所学所长的机遇。
业界倡政府提供退税优惠
智能生产实施初期,成本会提高,郑文聪认为是长远投资,当运作上了轨道,便会发现生产更精准,出品的售价也可相应提高。他期望政府除了提供资助做科研,也应考虑向愿意投资科研的企业,提供三倍退税等优惠,鼓励行业提升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