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铁三角”布局已成
2017-04-26
紫光集团与成都天府新区打造晶圆厂项目正式落地,全国已形成武汉、南京、成都的“铁三角”布局,未来对于晶圆团队与技术人才的吸力将会更具威力。面对台湾地区行业对大陆半导体行业的挖角,大陆晶圆厂高管回应称,同样被同业挖角其中不乏台湾地区业者,其实“缺人才”是共同面临的处境。
众所瞩目的紫光成都项目正式签约!日前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与紫光集团正式签署紫光IC国际城项目合作协议。四川省委副书记、四川省长尹力,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共同签约。此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是近年来在成都市投资最大的先进制造业项目。
紫光目前生产基地晶圆厂已经先后形成华中武汉、华东南京、华西地区成都的铁三角布局,未来在华南地区的下一阶段项目何时成形?外界也众所瞩目。而紫光下的这一盘大棋局,未来也势必得吸引各路英雄好汉持续投效,行业内人才的“磁吸”效应逐渐放大。
日前紫光也公开声明,在相关法律与商业惯例的原则下,紫光与子公司会持续在世界各地吸引需要的人才加入,“并提供较好的薪资与未来发展机会”。外界解读,紫光借由这一份声明“意在言外”,不畏各界眼光,透过公开讯息向半导体行业人才继续“深情喊话”。
这份声明起因于,业界盛传紫光大挖华亚科的人才队伍,使得相关人员被举报后遭到限制出境。台湾地区半导体行业协会监事长詹益仁便指出,就在清明节后,许多台湾的大陆企业高管返回台湾地区探亲,但节后就被发现遭到限制出境,无法回到工作岗位。
这是部分台湾地区晶圆厂对大陆业者的“人才引进”采取的相关法律措施。
但是另一方面,除了台湾地区行业的“不满”,同样的,大陆晶圆厂高管也为人才团队伤透了脑筋。上海地区一位晶圆厂负责人就表示,事实上他们也同样面临着被挖角的情况,其中更不乏被台湾地区的晶圆厂挖角,“不只听到台湾地区在喊,其实我们也一样!”这位主管也无奈叹,面对挖角想虽想留人,但是相关的薪资条件也得按至公司制度,无法随意涨薪,否则更加助长此风。
另外一位不愿具名的上海晶圆厂负责人也表示,其实这个行业内人员的流动非常正常,只是大陆晶圆厂新盖的项目较多,无疑是对行业“吹皱了一池春水”,搅动原本行业内人员按照正常发展升迁轨迹,人员跳动率较高。
IC咖啡创始人胡运旺就对这个现象称为“拿来主义”。他说尤其近两年来盛行,IC行业四处挖角搬风,人员流动率大,显见多数IC厂家都靠着汲取“近水”来救团队人才紧缺的燃眉之急。
对于现阶段IC产业的发展热潮有更为冷静和客观的角度,他认为,大陆当前发展最不缺的就是“钱”但最紧缺的却是“人”,然人才培养却又非一蹴可几。
根据一项不完全估计,大陆半导体产业的从业人员保守的数量应该达到50-60万人,但实际情况现在只有不到30万人,尤其缺乏有经验的领军人才。这是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曾分享的数字,这缺口非常大。
未来几年内大陆还要建设12座芯片制造厂(事实上可能达16到20座之多),大陆需要集成电路上下游人才将突破10万人。“即便是倾全国26所国家重点推进建立的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毕业生数,全进入集成电路行业也不够”,胡运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