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引领3D-MIMO 布局4G网络5G化能力
2017-05-16
在5G技术4G化的道路上,拥有全球最多移动用户的中国移动,表现十分抢眼。目前,基于TD-LTE网络,中国移动积极部署了CA(载波聚合)、3D MIMO、分布式MIMO (D-MIMO)、NB-IoT等技术,引领了行业发展趋势。
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运营商,通过5G技术4G化,可以获得4方面价值:一是有效提升现有网络用户体验,二是实现业务向5G的平滑演进,三是提升网络经营能力,四是保护LTE网络投资。
技术层面的变革撑起业务的数字化转型。通过5G技术4G化,运营商可以布局未来业务5G化演进,如随时随地的高清视频体验;继续推进4G高清语音能力,提升用户感知,释放频谱资源,助力5G频谱战略布局;探索物联机会,为5G万物互联进行商业模式探索。
目前已知的5G关键技术中,Massive MIMO/3D MIMO、4×4 MIMO和分布式MIMO可以应用于当前4G网络,提升现网能力。而据了解,围绕5G技术4G化战略,华为等产业链企业,发挥在5G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与中国移动等重要运营商一起探索演进之路,从标准、产业、研发等全维度投入,确保了解决方案规划的前瞻性、解决方案交付的领先性、关键技术性能的优异性。
3D MIMO已在中国移动商用部署
Massive MIMO/3D MIMO是采用类似相控阵雷达技术,通过更为精准的波束赋型能力与多用户复用系统多流能力,实现了频谱效率的大幅提升。其针对网络中高容量、高层覆盖、高干扰、上行能力提升等场景都有很好的效果,是目前全球各国在5G技术4G化探索过程中一项关键技术。
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分别在杭州、深圳、合肥、洛阳、石家庄等地实现3D MIMO多场景商用部署,帮助普通用户实现2~3倍的感知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借助3D MIMO强劲的波束赋形能力,运营商可大幅增强用户在网络边缘的体验能力,从而助力运营商实现用户随时随地高清视频体验。
在3D MIMO方面,华为从2014年9月率先完成了3D MIMO技术样机的开发以来,就积极开展产业牵引,提出BBU+RRU分布式架构,支持未来5G演进。目前该技术思维已得到业界认可,也是当前3D MIMO全球部署的主要方案。
华为还推动实现3D MIMO的宽频能力,确保投资收益及整体性能最大化;推动芯片及配套产业成熟,助力运营商商用部署需要。
3D MIMO并非终点。在上述3D MIMO多天线网络条件下,运营商通过开启4×4 MIMO等技术,可在现有LTE网络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用户感知和网络容量,是实现“体验5G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通过4×4 MIMO可以实现用户感知翻倍,网络容量增加30%以上。对此,产业方面已有共识,高通、海思等主流芯片从2016年已支持。从2017年开始,华为、三星等主流终端也将支持。
分布式MIMO今年具备商用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分布式MIMO也是5G网络UCN(User Centric Network)建网思路中一项关键技术,将分布存在的空口无线通道,通过基带进行协同,在物理层实现多通道的能力整合,将原来基站间的干扰变为基站内的有用信号。对于当前移动越来越复杂的4G网络,一方面,D-MIMO可以有效提升网络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分布式MIMO可以进一步借助多通道能力获取用户体验及网络容量增益。
对此,华为等设备商同样积极实践。就在2015年,华为率先完成技术能力展示,得到中国移动等客户认可。2016年,华为联合中国移动在上海和杭州进行了一阶段外场试点,大幅提升边缘用户体验。2017年,华为针对移动典型场景,将进行分布式MIMO第二阶段的外场试点。届时分布式MIMO将具备商用能力。
相比其他设备商,华为在推动5G技术4G化的进程中,无论是3D MIMO还是分布式MIMO,都处于领先地位。华为在业界首提4.5G概念,得到产业链认可。而5G关键技术的探索面临算法、芯片、材料、工程等方面的诸多高要求,需要整个产业链联合推动。面向未来,华为表示,还将持续推动5G技术4G化中一些技术的标准化和产业化。